-
文少卿:人們給“英國病”起了很多名字,就是不敢說出“新自由主義”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文少卿】
在一艘傲立于波濤之中、令人畏懼的巨輪上,船長堅定地站在舵位上,聲稱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盡管水已經慢慢涌入了輪機艙。“全體人員各就各位!”他高聲命令,船員們匆忙用木桶向外舀水。然而,不論他們多么賣力,水位依舊不斷攀升,已經漫過人們的膝蓋,船首也開始傾斜。
對此,乘客們卻反應不一:有人依舊悠然地在甲板上品茶,仿佛對眼前的危機視若無睹;而另一些人則急切地尋找救生衣,翹首期盼著棄船的號令。
這一幕是不是有些眼熟?但我描述的不是《泰坦尼克號》,而是今天的英國。
如果你愿意,就叫它“不列顛尼亞”號吧——這是一艘建立在數(shù)百年的殖民統(tǒng)治、全球貿易和經濟實力基礎上的巨輪。它的風帆曾迎風高揚,在工業(yè)革命與殖民財富的推動下,領先世界。然而,正如任何歷經滄桑的船只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列顛尼亞”號也開始顯露疲態(tài),船身漸漸出現(xiàn)了裂痕?;蛟S它已不再如昔日般光彩奪目、不可一世,但它仍舊是一艘能夠航行的船,對吧?
很遺憾,事實并非如此。
如今,我們目睹的不是這艘船優(yōu)雅老去的景象,而是它緩慢而滑稽的沉沒。長期以來,這艘船一直用財政“膠帶”勉強維持著,而現(xiàn)在,這些臨時的補丁已經無濟于事。
今天的英國,處境與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何其相似
緊縮政策:砍預算卻砍錯了地方
要理解這艘船何以陷入如此困境,我們需要追溯一系列不幸的決策。
首先便是緊縮政策,這可以比喻為船上廚師決定將伙食分量減半,試圖通過減少消耗來延長生存時間,結果卻導致許多船員因營養(yǎng)不良而無力工作。這項被稱為“聰明”的策略,旨在通過削減社會護理、地方政府預算以及公共部門薪資來“治愈”國家的財政創(chuàng)傷,最終卻使得公民們不得不自求多福。
公共服務的資金被削減到了最低限度,社會保障、醫(yī)療系統(tǒng)和地方政府因此步履維艱。但請放心,船長仍然信誓旦旦,只要大家再“勒緊一點腰帶”,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或者我們該說,是勒緊救生艇的纜繩。
“人們給我們的病癥起了很多名字:撒切爾主義、里根主義、緊縮政策、特拉斯經濟學。但它們其實都是同一套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表述,是一種在公共生活中幾乎無人敢于直呼其名的學說:新自由主義?!?
英國左派喉舌《衛(wèi)報》疾言厲色,“44年來,它一直主宰著英國的決策……每一周,我們都見證了一個又一個被忽視的問題浮現(xiàn):破敗的教室、失效的防洪設施、搖搖欲墜的大樓、超負荷運轉的醫(yī)院、人手短缺的社會護理、堵塞的下水道、致命的危房?!?
諷刺的是,在經歷了長達14年的緊縮之后,英國的公共債務總額飆升至2.7萬億英鎊,幾乎是上世紀80年代水平的兩倍,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英國在借貸、公共服務和利率之間如履薄冰,似乎決心要在“財政不負責任”的比賽中勝出?;蛟S,唐寧街應該將“英國債務高山”打造成一個旅游景點,供人參觀。
緊接著,便是那座致命的脫歐冰山。這艘國家之船明明早已預見數(shù)英里之外的危險,卻毅然決然地沖了過去,堅信“不列顛尼亞”號是永不沉沒的。
結果眾所周知:貿易壁壘猶如鋒利的冰刃,劃破了船體,而原本充裕的外國投資與勞動力也逐漸流失。船員們急忙用手頭的材料修補漏洞,但船只已然嚴重傾斜,難以維持平衡。
英國的“獨立之路”就如同一個吵吵鬧鬧要獨立生活而搬出家門的青少年,卻立刻就得向父母借錢。2024年初,工黨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引用了經濟咨詢公司劍橋計量經濟學的一項研究,該研究顯示,截至當時,脫歐已導致英國損失了1400億英鎊,GDP下降了6%,并造成了180萬個就業(yè)崗位的消失。預計到2035年,脫歐將使英國蒙受高達3110億英鎊的損失——無論是在生產、投資、就業(yè)、出口還是進口方面,英國各個地區(qū)的狀況都將比留在歐盟時更為糟糕。
“英國脫歐后寄希望于美國并未給英國帶來任何益處。除了失去了龐大的歐洲市場,英國還損害了與中國的關系?!毙录悠隆堵?lián)合早報》評論道。
地方破產危機:投資失敗的典范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夾擊下,英國的地方政府也不甘落后:這些勇敢的人認為他們可以通過高風險的商業(yè)投資來填補財政缺口。這種做法無異于在船上的餐廳里進行高風險的賭博,將船員的工資全數(shù)押在房地產交易上,最終輸?shù)靡桓啥簟?
不出所料,當紙牌屋崩塌時,瑟羅克和沃金等地政府的金庫空空如也,他們的冒險投資血本無歸。如今,這些地方政府正拼命爭搶救生艇,而依賴他們服務的民眾則感受到了被忽視的寒冷。
從1988年到2018年的三十年間,英國僅有兩個地方政府宣告破產。然而,自2018年以來,這一數(shù)字激增至8個,其中包括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未來形勢更加嚴峻:接近十分之一的地方政府表示,可能在本財政年度宣布破產;而一半的地方政府則認為,他們很可能在未來5年內關門大吉。
英國伯明翰市政府宣布破產,陷入財政危機
2024年的伯明翰正在準備散伙飯。市議會正在考慮出售其珍貴的藝術畫廊,公共廁所已經一去不復返,圖書館很快可能步其后塵。垃圾清理頻率降低到每兩周一次。城市的水資源和天然氣供應先是被國有化,然后又私有化。為了節(jié)約成本,連街燈也被調暗了。從庇護申請到遺囑認證,公共服務幾乎停滯;對白領犯罪的監(jiān)管幾乎不存在,金融詐騙泛濫成災,即使你的銀行賬戶被清空,警方也未必介入調查。
伯明翰的故事只是英國地方政府困境的一個縮影。某些問題是自作自受:工黨領導下的市議會未能確保男女同工同酬,現(xiàn)需支付巨額賠償;甲骨文IT管理系統(tǒng)的失敗采購案雪上加霜,該市積累了約10億英鎊的債務。
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源自外部:作為從2010年開始的緊縮計劃的一部分,伯明翰從中央保守黨政府獲得的資金被削減了10億英鎊,而對服務的需求及提供成本卻急劇增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
“對中國,歐洲就是美國拴著皮帶的小狗”
2024-10-19 08:53 中俄關系 -
中國將征收“海外富人稅”?律師解讀
2024-10-19 08:29 -
安理會一致通過,中方表態(tài)
2024-10-19 08:12 -
朝鮮:韓國無人機殘骸,找到了
2024-10-19 08:07 朝鮮現(xiàn)狀 -
銘記,74年前的這一晚
2024-10-19 08:07 抗美援朝 -
新視頻:坦克炮擊他的最后藏身建筑
2024-10-19 07:09 巴以恩仇錄 -
伊朗:強烈譴責以色列殺害哈馬斯領導人的罪行
2024-10-18 23:03 伊朗局勢 -
這個前蘇聯(lián)國家將決定是否加入歐盟
2024-10-18 22:58 歐洲亂局 -
普京:金磚國家GDP全球占比已超G7,差距還將擴大
2024-10-18 22:48 金磚國家 -
王毅同英外相會談:同意全面恢復兩國各領域對話合作機制
2024-10-18 22:43 中國外交 -
朝鮮稱在朝南部發(fā)現(xiàn)韓國放飛的垃圾氣球
2024-10-18 22:34 朝鮮現(xiàn)狀 -
她對馬科斯發(fā)出“最強烈批評”
2024-10-18 21:39 南海局勢 -
黎巴嫩總理罕見譴責伊朗“公然干涉”,召見伊朗臨時代辦
2024-10-18 20:55 -
哈馬斯證實其領導人辛瓦爾已死亡
2024-10-18 20:47 巴以恩仇錄 -
韓情報機構稱朝鮮首批1500名士兵已抵俄,將投入俄烏作戰(zhàn)前線
2024-10-18 20:34 -
丁薛祥分別會見巴西總統(tǒng)府首席部長科斯塔、英國外交發(fā)展大臣拉米
2024-10-18 20:20 中國外交 -
-
美智庫最新報告:這樣做,中美能共存
2024-10-18 17:47 -
孟加拉國法院對哈西娜發(fā)出逮捕令
2024-10-18 17:30
相關推薦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6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5“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85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407最新聞 Hot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