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睿:說說沈逸讓“臺獨”破防的深層原因
最后更新: 2024-12-25 12:35:40【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
面對臺灣無法理解大陸的善意,復旦大學教授沈逸脫口說出“揍一頓就好”,為什么能引發(fā)島上各色人馬的崩潰破防?
“武統(tǒng)”早被各方勢力當作戰(zhàn)術用詞,經反復借用而情緒價值日低,對于信息繭房內的臺灣人來說,那顯然不是答案。深層的答案是,沈逸這句話,驚動了支撐幸福奴隸的精神認知——美國爸爸日本媽。
類殖民者的精神分析
正如“想要變成白人”的法農(Frantz Fanon)所述,殖民者即使已然離去,但他在社會和心理層面構筑的消滅殖民地原來屬性的殖民體系,往往導致被殖民者的“文化原質失真”。后者在身份認同上成為“類殖民者”——傾慕殖民者優(yōu)越身份的被殖民者及其精神狀態(tài)。
比如在臺灣大行其道的各類身份認同民調,總是伴生焦慮、恐慌、強迫、憂郁乃至歇斯底里的社會情緒。這種集體性的精神官能病癥狀,正說明“臺灣人意識”的底細,其實是自我否定——否定中國源流與中國意識,渴望美歐日他者的認可。而否定內在價值以后的“臺灣人”,只為實現(xiàn)他者的存在而存在。
他者,對于島上不明就里的多數(shù)人來說,是“臺灣人”;對于傾慕賊父的“臺灣人”來說,是美歐日。殖民者奴役類殖民者,類殖民者同化臺灣多數(shù)人。于是,多數(shù)臺灣人自謂的主體性,其實處于被殖民狀態(tài),是精神層面上聽命反中慕洋的奴隸意識。
從當前較突出的幾個實例來看,對棒球賽的日本情結,對祖國的荷蘭認親,對科技和民主的美國崇拜,從來不是因為“臺灣”或“臺灣人”有什么超然于他者的獨立性,而是在依附他者的認可下實現(xiàn)身份認同──有別于中國(人)身份的心理滿足。
所以,復旦大學女生宋思瑤在島上受訪時說出“中國臺北”一詞,為什么立即遭遇瘋狂網暴?
因為“臺灣”是他者認可有別于中國的符號,是類殖民者通過自我否定來進行殖民煉成的通關密語。可宋思瑤不但稱呼臺灣球隊為“中國臺北隊”,還希望臺灣同胞為“祖國”的棒球事業(yè)努力,這能不驚動早已殖民附體的喪尸?
沈逸的風波也如是。臺灣畢竟還是中文社會,“揍一頓就好”不是賊父的用詞。在類殖民者的靈魂已然歸順簡單粗暴的邏輯上,必然反彈、拒絕沈逸們的溫情主義。
也就是說,簡單粗暴足以對付喪尸般的類殖民者,而溫情主義則是洗滌類殖民者靈魂的方法。面對簡單粗暴,類殖民者是只能說“是”的奴隸;而面對溫情主義(或叫統(tǒng)戰(zhàn)),他們居然成為能說“不”的自由人。
志愿兵的歷史遺留
這兩年大陸有部系列電影,叫《志愿軍》,講的是上世紀中葉中國軍人保家衛(wèi)國的歷史。有些人不知道,在更早的1941年,臺灣作家周金波曾有部同名小說《志愿兵》,講的是臺灣青年加入日本“圣戰(zhàn)”,以求“皇民煉成”的故事。顯然,前者是對美帝說“不”的自由人;后者是對日殖說“是”的奴隸。
臺灣作家周金波(1920-1996)
薩特(Jean-Paul Sartre)在納粹占領法國期間有句名言:“我們是痛苦的,因為我們自由!”臺灣“志愿兵”則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只需要對日本殖民者說“是”。然而臺灣“志愿兵”即使幸存過來,仍然是奴隸身份;大陸志愿軍則自始至終都是為自由而戰(zhàn)的人。
從歷史看,臺灣《志愿兵》出現(xiàn)在第一次全島范圍的“去中國化”時期。戰(zhàn)后曾經隱姓埋名以躲避臺灣光復的周金波,又在第二次全島范圍的“去中國化”初始階段現(xiàn)身說法??梢姟叭ブ袊迸c殖民地化,是相互為用的關系。
據(jù)日本學者藤重典子的回憶,1993年12月周金波在一場邀請日本學者的演講會上,效仿殖民者的思維和用語,稱呼大陸的中國人為“支那人”、“清國奴”。面對只字不提日本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整體意義,也不論始自中國、擴及亞洲各國無辜受難的事實的表演,藤重典子震驚地感慨:
“(他)若無其事地演出了半世紀前的戲碼,把日本統(tǒng)治臺灣教育下的思考模式,毫無保留地丟在日本人面前。……他的確不算是那種對人的生命與存在發(fā)出冷笑,讓人讀來怵目驚心的法西斯主義作家。但不也就是這些缺乏思考、幸福的精神奴隸,支撐了侵略戰(zhàn)爭的嗎?”(引自藤重典子《周金波的贈禮》,譯者:邱振瑞,《文學臺灣》第23期,1997年7月。)
換句話說,臺灣類殖民者不僅是反中慕洋的精神官能癥患者,也是帝國主義侵略戰(zhàn)爭的協(xié)力者。殖民地化就是奴隸化,奴隸化社會大量制造類殖民者。所以真正的臺灣問題,是臺灣的類殖民化問題,是“缺乏思考、幸福的精神奴隸”的問題。
在解決臺灣的類殖民化問題上來看,二戰(zhàn)后蔣介石政府雖然收回臺灣失土,但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并未光復臺灣。至今仍擁抱“中華民國”的各色人馬,還是對日本總督府、八田與一、嘉南大圳、神社、慰安婦定位、棒球迷思等遺留,沒有去殖民的知覺,連臺灣“光復節(jié)”也一去不返。
這說明面對真正的臺灣問題,“中華民國”已經失效,不但無法承擔光復臺灣的去殖民工程,反而成為類殖民者寄居繁殖的掩體,異化成為類殖民者與殖民者的反中俱樂部,包括“臺獨”與“港獨”。
后殖民理論先驅法農曾明確指出,殖民是結構的存在。殖民者在戰(zhàn)后淡出殖民地政府,并不意謂根本改善原有的殖民結構。因為掌握政權的新統(tǒng)治階級,往往成為延續(xù)殖民關系的代理人,復制以族群差異為訴求的分化和歧視,形成種族內部的殖民關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冶 
-
學者稱大陸4年內不會制定統(tǒng)一臺灣時間表,國臺辦回應
2024-12-25 11:39 臺灣 -
增值稅法通過!科學技術普及法完成修訂!監(jiān)察法完成修改!
2024-12-25 10:58 依法治國 -
“大V有償刪帖”,最高檢出手
2024-12-25 10:40 依法治國 -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日期來了
2024-12-25 10:03 -
央視蛇年春晚分會場發(fā)布:重慶、武漢、拉薩、無錫
2024-12-25 07:12 春晚 -
國常會:減少入企檢查頻次,杜絕隨意檢查
2024-12-24 21:08 -
王滬寧主持召開全國政協(xié)主席會議
2024-12-24 20:12 -
繼奧沙利文之后,斯諾克運動員特魯姆普也成為香港居民
2024-12-24 18:22 香港 -
吳柳芳等被罰,這次沒讓真正推手“隱身”
2024-12-24 17:30 新潮觀魚 -
還有8天刑滿釋放的他被改判死緩......
2024-12-24 17:19 疑案追蹤 -
“可可西里網紅狼”被大貨車壓死?園區(qū)回應
2024-12-24 16:48 -
財政部:2025年要支持擴大國內需求
2024-12-24 13:26 中國經濟 -
搞“人草大戰(zhàn)”,副市長等9人再被通報
2024-12-24 11:51 廉政風暴 -
中核集團官宣,“零的突破!”
2024-12-24 11:27 核電 -
港府刊憲,撤銷許智峯等7人護照
2024-12-24 10:17 香港 -
-
“我們這代人最大的機會,就是把內地成功模式搬到港澳,再推向國際”
2024-12-24 08:45 -
浙大校長回應“論文署名中科大”
2024-12-23 21:10 -
美國批準對臺8億多美元軍援軍售,我國防部嚴正交涉
2024-12-23 19:10 臺灣軍事 -
中國黃金集團陳雄偉被查,家中搜出大量黃金珠寶
2024-12-23 18:52 廉政風暴
相關推薦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9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6“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407最新聞 Hot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