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睿:臺灣青少年開始在《長津湖》里找共鳴了?
最后更新: 2021-12-07 13:37:35證諸國民黨全代會通過朱立倫“反對一國兩制”的新政綱,可知任意的看法已不容辯駁。換句話說,不健全的政治格局已通過不健全的教育,改造了臺灣人的人格。這種人格特征就是“小器”,沒有大局的關懷,沒有民族國家的情感,也沒有歷史正義的道德感。
孔子說“君子不器”,反面印證臺灣的政局沒有君子之爭,只有瓦釜雷鳴。所以,朱立倫等國民黨人忘卻了國家分裂的歷史罪愆,不愿承擔2005年臺灣統(tǒng)左派前輩陳明忠所指出的國民黨的歷史責任。
那么,想寄望政黨輪替以導正教改,從而恢復臺灣學子的正常人格,顯然是一種奢望。
換個層面看,今日臺灣的水果滯銷,其根本不是臺灣媒體說的“紅綠之間的政治障礙”所致,而是整個臺灣從學者到農(nóng)民、從兒童到大人,已失卻民族復興的道義認知使然。
《易經(jīng)》有言:“利者,義之和也?!比缃裰徽J利益,而不追求將利益與民族大義的統(tǒng)一,必餒。因為,短視近利是人格上的自戕,遭遇鄙視誠屬自侮肇禍。
所謂兩岸間“市場規(guī)律下的供需基本盤”的說法,其實沒考慮到閩、粵、瓊各省的農(nóng)產(chǎn)供能,早已滿足大陸內(nèi)需的事實。過去大陸高價進口臺灣水果,豈是市場供需規(guī)律而已?
2009年,臺灣水果在上海展銷。(新華網(wǎng)資料圖)
然而,每遇大陸惠臺措施,器小易盈者必冠以“統(tǒng)戰(zhàn)”自慰。問題是,自大陸獲利的千億美元順差,曷勝于臺灣上呈美國軍火商的花費?在反共威權統(tǒng)治下的人格如此辨識“統(tǒng)戰(zhàn)”的是非,仍以陳舊的冷戰(zhàn)思維來認知新世紀和自己的前景。說到底,還是民族意識已遭碾壓使然。
雖說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大陸貿(mào)易順差已擴大到1394億美元,但面對扭曲的人格,唯物主義的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無法解釋當前臺灣人的身分認同;兩岸“市場規(guī)律下的供需基本盤”,也無法決定臺灣人的民族意識。那是因為兩岸政治隔閡的一方,仍扈從新殖民主義強權,而逆反科學與人倫規(guī)律使然。
這正如殖民地時期香港的飲用水雖然來自大陸,回歸后的香港經(jīng)濟建設和發(fā)展更離不開大陸,但在清除殖民主義遺毒以前,許多港人不屑于飲水思源的道理。
用科技找回被湮沒的歷史與民族視野
民族意識負傷乃至消亡的臺灣人,遭受一百多年來歐美日殖民主義的科技手段鎮(zhèn)壓,在精神上的祖國因而遙不可及。但在新世紀,由于中國大陸的努力復興,特別在以科技手段為支撐的各方面發(fā)展上,將可能恢復臺灣年輕一代應有的民族意識。
這并不是指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向《華爾街日報》承認臺灣軍事科技不如大陸之類,也不是該部門編列巨額軍事投資所能阻止的趨勢。新課綱下的學生原就被運作成一種信息生物,他們對信息科技的敏銳和服膺卻超乎教師的想象。
不同于被反共威權和反中新殖民主義占領精神高地的人,那些被臺灣教改摧毀歷史認知脈絡的更年輕一代,由于其三觀在島內(nèi)的教育和輿論環(huán)境中找不到新世紀的出路,他們在歷史舊頁的壓抑下,必然通過新進的信息科技尋找精神生機。
那曾是歷史已然翻篇的現(xiàn)實禁區(qū)和認知誤區(qū),將可能成為不再屈服于新殖民主義科技霸權的生活圖景。
為數(shù)不少的臺灣青少年看過《長津湖》,面對不需要翻譯字幕的語言符號和全新的情節(jié),他們表示心里相當感動。關于課本上的“韓戰(zhàn)”,臺灣的教育從來是灌輸貶義或他者的概念,許多成年的臺灣人甚至只有紋身“殺朱拔毛”的反共記憶。盡管直到今天,《長津湖》仍然無法在臺灣院線公開上映,但是通過各類信息平臺,舊時代的政治和科技手段已無法圍堵那些渴望知識救贖的年輕心靈。
《長津湖》海報
臺灣新課綱下的世代固然被消解了歷史抱負,但他們同樣被消解了政治抱負;他們固然對統(tǒng)一無感,但同樣也對“臺獨”無知,正如他們不懂“臺獨頑固分子”。而《長津湖》熒幕中的語文、地理和歷史視聽,就如許多“入島入戶入腦”的大陸節(jié)目,卻可能讓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重新直面認同問題。
這說明“2035去臺灣”的鋪軌工程已然啟動,即便改革兵制、延長教召和動員文宣鋪天蓋地,即便政治性收購大量武器仍然變本加厲,但臺灣當局最深層的疑慮將是:
那些曾被他們帶出軌道卻望見復興號的小清新,究竟是否會心甘情愿地成為負擔他們歷史債務的擋車螳螂?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tǒng)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譜?為何歷史老師常常推薦?
2021-10-29 08:12 -
-
“美國應學學印度,因為印度支配了中國兩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動畫《奇跡有密碼》之“不平凡的扁擔”
2021-09-28 16:31 -
做學問?抱大腿?胡適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適立場不正,但學問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檔案:蘇聯(lián)要求引渡731部隊負責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戰(zhàn)犯筆供 -
河南發(fā)現(xiàn)世界最古老造幣廠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黨史百問匯總
2021-07-06 10:25 建黨百年 -
李光耀觀中國:“中國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沒有列寧主義,五四運動的歸宿就是街頭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朝鮮發(fā)掘9座高句麗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強國”
2021-06-30 10:17 朝鮮現(xiàn)狀 -
我在獄中讀毛選 ————曼德拉與中國革命的不解之緣
2021-06-15 09:54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機密文件首次證實: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zhàn)犯骨灰被美軍揚進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為發(fā)現(xiàn)215具原住民兒童遺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彈幕這句話,讓我流淚了
2021-05-13 00:25 建黨百年 -
“一個共產(chǎn)黨員與廣大群眾取得密切聯(lián)系時就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河南鞏義宋陵上種田,河南考古院:正在進行環(huán)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歷過哪些“至暗時刻”?
2021-05-04 08:17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相關推薦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評論 216巴防長:核選項不在考慮中,但是…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