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暉:中國話語場受美國影響太多
最后更新: 2021-08-25 12:15:02【導讀】 本文依據(jù)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汪暉在全球化智庫舉辦的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上的發(fā)言速記整理,根據(jù)現(xiàn)場視頻錄音進行了校對,并經(jīng)由汪暉教授本人審閱,增訂了部分內(nèi)容,作者授權觀察者網(wǎng)發(fā)布。
汪暉:
關于中國敘事,我覺得要處理好兩個主要問題。
首先,在討論敘事時候,如何協(xié)調(diào)中國作為國家的統(tǒng)一性和內(nèi)部多樣性之間的關系。中國國家在許多方面如經(jīng)濟規(guī)劃、大型基礎建設和當前抗疫斗爭等方面都顯示了舉國體制的特征和力量,但用舉國體制概括全部中國社會的特點又是片面的。在社會層面,存在著許多性質(zhì)不同的空間。中國文化、社會和經(jīng)濟等方面存在著多樣性和不均衡性,即便從中央與地方關系來說,地方的自主性權力也很大。毛澤東時代提出過發(fā)揮兩個積極性,即發(fā)揮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應該把多樣性呈現(xiàn)出來,把內(nèi)部的各種成就和問題呈現(xiàn)出來,不至于讓人們總是盲人摸象,看到一角就以為是整體。這是我們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
我擔任過《讀書》雜志多年的編輯,那個時候有很多的思想爭論和討論,很多國外的知識分子和學者到了中國都愿意到《讀書》來和中國知識界進行對話。這樣的對話我覺得能夠呈現(xiàn)聲音的多樣性和解釋的可能性,因為他們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并且直接面對面地爭論。敘事往往有一個絕對的敘述者,但對話是可以呈現(xiàn)出一個樣貌和狀態(tài)的,所以我覺得不只是一個單一的敘事問題,而是如何呈現(xiàn)中國的整體性和多樣性的問題。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
第二,需要處理中國社會體制的獨特性和全球性的問題。從根本上說,雖然中國和西方有非常大的差別,無論是社會體制、政治體制還是歷史傳統(tǒng),但是面臨的基本挑戰(zhàn)差的并不太多。生態(tài)的問題、抗疫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問題、族群和宗教的矛盾、社會不平等、區(qū)域差別、科學技術促成的人類生活形態(tài)的巨變等等,這些問題是全球面臨的基本問題,哪兒沒有呢?但同樣面對這些問題,不同國家的歷史傳統(tǒng)、基礎和應對方式很不一樣。
到底哪些是全球性問題,哪些是中國獨特性問題?在這點上強調(diào)連帶性和全球性是必要的,比如說族群和宗教沖突的問題,并不只是發(fā)生在中國,是全球性的問題,而許多地區(qū)的相關沖突,其激烈程度遠超中國,更不用說從殖民時代延續(xù)至今的種族主義滲入歐美社會的肌體。
在新疆問題上,有許多社會因素,已經(jīng)有許多學者做過分析。但阿富汗戰(zhàn)爭和阿富汗戰(zhàn)爭之后整個區(qū)域的變化激化了區(qū)域內(nèi)的族群和宗教沖突,并促使一些原先持和平方式的團體向暴力方向轉(zhuǎn)化,這些區(qū)域變遷對于中國也有影響。全球霸權在激化這些矛盾和沖突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更不用說,原教旨主義的興起是一個全球現(xiàn)象,有深刻的根源。因此,這一地區(qū)的矛盾沖突不能夠特殊化為一個單純的中國問題。
像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指出獨特性所在,重視危機爆發(fā)的內(nèi)因,尋求解決之道,但同時也應該能夠呈現(xiàn)出區(qū)域的和全球的連帶性,有了連帶性,才能呈現(xiàn)獨特性。中國從未像霸權國家那樣到處干涉內(nèi)政,發(fā)動戰(zhàn)爭,我們對于國內(nèi)問題的治理完全不同于美國的“反恐戰(zhàn)爭”。既相互連帶,又很不同,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概念來加以表述。這樣不僅更具有說服力,也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應對方法和對話方式。
經(jīng)濟學人封面曾用“銳實力”來形容中國的影響力
也在這個意義上,我個人認為中國的話語場受美國支配話語的影響太多,中國話語不宜于過多地或不加反思地接受西方媒體、甚至學術領域的流行說法。我剛才在外面走廊看在售的書刊,許多封面都是大國競爭、大國博弈。大國翻譯成英文又都是great powers,或者global powers。在19世紀、20世紀前期,提到西方列強,不就是所謂great powers, Western powers嗎?這些用語在當年就是殖民和帝國主義的代名詞,西方社會科學的許多概念是深嵌在他們的歷史中的。所以人們一聽到“powers”就想到利益競爭和權力競爭,這也是西方歷史記憶的后果吧?對于那些與中國一樣經(jīng)歷過殖民或半殖民歷史的社會而言,這些用語又意味著什么?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是“Global powers”的競爭嗎?中國的疫苗國際主義是大國權力競爭嗎?如果不是,背后的價值是什么?價值與用語是相互關聯(lián)的,價值清晰了,用語也一定會變化。
在六十年代中國建設坦贊鐵路的時候,人們不會用great power來表述中國;今天的情況發(fā)生了重要轉(zhuǎn)變,我們用什么語言來表述我們的行動?不只是宣傳的問題,也是價值取向的問題。我們在文明沖突、大國博弈、修昔底道德陷阱、軟實力、巧實力、硬實力上花了這么多精力,是否需要重新討論西方話語陷阱的問題?是否需要認真思考基于不同價值尺度的表述方式?在談論敘事的時候,我們需要自我設問。19世紀以降,我們學習了西方大量的知識,并在實踐中轉(zhuǎn)化,收獲很多,但在今天也應該問哪些是需要揚棄的?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辨別和思考。
漫畫《中美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圖片來源:ics.blogs.sas.ac.uk
還有一點,中國的敘述說給誰聽?我覺得中國媒體過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國和西方霸權身上,總是嘗試說服美國與中國對話。當然,說服、對話總是好的,但說得再多,恐怕也改變不了西方主流媒體的那些說法。今天改變一點,明天又改回去了,因為這些說法服從其戰(zhàn)略利益,又受制于其歷史視野和學術生產(chǎn)的知識范式。因此,需要不同層次和方面的對話,也就需要在中國敘事的同時問一下跟誰對話、說給誰聽的問題。
相比之下,中國對于鄰國、亞非拉地區(qū),所謂第三世界或全球南方,不僅話語不夠,研究也非常不夠。我們的疫苗國際主義也支持了歐洲一些國家,但主要就是對全球南方的,他們處境最困難,但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在我們的話語實踐中占據(jù)多少分量?迄今為止有關“一帶一路”的討論主要集中于經(jīng)貿(mào)等領域,而很少涉及文化、社會與政治。中國缺少通曉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語言與文化的專家。我們知識界、我們的智庫有多少精力和人才是研究這些地區(qū)的? 我們的話語圍著西方轉(zhuǎn),也就不能彰顯中國這些行為的真正意義。
自我敘述與對他人的理解是緊密相關的,如果我們只是通過西方的棱鏡觀察自己,這樣的敘述得到的很可能只是扭曲的或至少是不完整的形象。這就帶來很大的問題。因此,在國內(nèi),深入研究中國社會內(nèi)部多樣性及其與統(tǒng)一性和開放性的關系,在國際,加強對于全球南方及其與中國關系的研究,都有助于形成關于中國的更為豐富的理解,進而把這些理解分享和傳播出去。
最后一點,基礎性的學術研究需要得到充分重視。即便在亞非拉地區(qū),許多流行話語甚至教科書對中國的描述也主要基于西方媒體和學術對于中國的描述,在這方面,我們要做很多工作。談論中國形象或?qū)χ袊睦斫獠恢皇且话阋饬x的話語和宣傳問題,而是要做真正的基礎研究,對于區(qū)域的研究、不同社會的研究、中國自身文化歷史的研究,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形成真正具有說服力的、可以包含復雜性和多樣性的中國話語。這個話語不應僅僅是關于中國的,也是關于世界的,能夠為爭取更加公平和平等的全球關系提供新的視野、框架、概念,并與不同地區(qū)同道者的話語相互呼應。
謝謝。
- 原標題:汪暉:中國敘事與全球視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吳謝宇弒母案”一審明天再開庭,辯護律師:將宣判
2021-08-25 11:55 -
北京:離退休超5年且一所學校任職滿6年的教師應交流輪崗
2021-08-25 11:42 中西教育 -
武漢市委原書記馬國強有新職務
2021-08-25 11:28 高層人事 -
新增12.68億噸!大慶古龍頁巖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2021-08-25 10:49 -
宇宙乒乓,約戰(zhàn)!
2021-08-25 10:45 航空航天 -
“阿里女員工被侵害案”進展:一人被批捕
2021-08-25 10:32 -
我國陸軍裝備進入“集采”時代?
2021-08-25 10:27 中國軍工 -
對餓了么進行10萬元天使投資?上海玉佛寺回應
2021-08-25 10:26 -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4例、境外輸入16例
2021-08-25 08: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生物類似藥、中成藥將納入帶量采購
2021-08-25 08:32 醫(yī)療改革 -
Nature發(fā)文碩士回鄉(xiāng)當公務員,可惜嗎?
2021-08-25 08:02 -
上海新增2例本土確診,均在隔離期查出
2021-08-25 08: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張家界全域降為低風險 今起撤除所有交通卡口
2021-08-25 07: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塔利班:想與中國和所有國家都保持良好關系
2021-08-25 07:44 阿富汗 -
法院通報16歲少年遭圍毆反殺案:將公平審理、公正判決
2021-08-25 07:36 依法治國 -
央行副行長李波出任IMF副總裁
2021-08-25 07:32 -
王毅:美國是阿富汗問題的始作俑者,不應一走了之
2021-08-25 07:13 阿富汗 -
云南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
2021-08-25 07:1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越南總理會見中國大使,稱警惕“和平演變”和挑撥離間
2021-08-25 07:02 中國外交 -
不到5小時,又一枚火箭成功發(fā)射
2021-08-25 06:57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nóng)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