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精釀:中國航天員為什么都是軍人,而不是博士、科學家?
關鍵字: 航天員中國航天員美國航天員蘇聯(lián)宇航員載人航天楊利偉選擇軍人其實是世界各國早期航天員/宇航員的共同選拔思路,到了較為成熟的階段都會轉型。那就為大家系統(tǒng)談一談各國宇航員選拔思路好了。
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少將宣布了我國將啟動第三批航天員選拔過裎。這次宣布的選拔標準比起之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讓神秘的航天員職業(yè)不再距離普通人極其遙遠。
1. 中國前兩批航天員
在此之前,中國已經有了兩批航天員。
第一批航天員共計14人,均為男性,分別為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張曉光、陳全、潘占春、鄧清明、趙傳東、吳杰和李慶龍,其中前8位進入過太空。這些人基本都是從中國空軍最拔尖的特級、一級飛行員和試飛員中選拔,資歷很深,成為航天員之前便已居校級軍職。
吳杰(圖中左一)和李慶龍(圖中右二)更是中國最早的兩位航天員,曾經在俄羅斯加加林太空訓練中心長期訓練.也是本批14人的訓練員。受訓期間,吳杰獲得了聯(lián)盟飛船指令長榮譽,這是整個加加林太空訓練中心唯一一次將這個稱號授予非俄羅斯人.而李慶龍則是楊利偉的訓練老師。來源:https://chinaspacereport.com/programmes/astronaut-selection-training/
第二批航天員共計7人,有兩名女性,7人分別是陳冬、劉洋、王亞平、蔡旭哲、葉光富、湯鴻波和張陸,其中前3位進入過太空。這些人都是空軍飛行員,但相比第一批航天員講究資歷,他們則以年齡取勝,入選時年紀普遍在30歲左右,要比第一批低了近10歲。
中國的兩位美女航天員:王亞平(左)和劉洋(右)
而目前第三批航天員則更加放寬,甚至不要求飛行員或軍人身份,楊利偉說:“不僅要從空軍的飛行員中選拔出航天駕駛員,還要從航空航天相關技術的專業(yè)領域中選出工程技術人員擔當航天飛行工程師”。這意味著工程師型航天員將會成為第三批的選拔目標之一。
這與我們在各種太空題材電影中看到的航天員組成越來越相近:要有飛船駕駛員、工程師、科字家、醫(yī)生等多種職業(yè)??梢韵胂?,在第四批乃至更多批次的航天員選拔中,普通科學家、教師、醫(yī)療工作者等都將進入遴選范圍。
我國畢竟載人航天起步較晚,那么外國又是怎么一個航天員選拔過程呢?當然,你也懂的,載人航天也就中美俄三個國家在玩而已,這里的外國也僅指美國和俄羅斯了。
2. 蘇聯(lián)/俄羅斯宇航員
蘇聯(lián)早期的宇航員都是來自空軍的年輕飛行員,其中也選拔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年輕的宇航員戈爾曼·季托夫,他是第二個進入太空的蘇聯(lián)宇航員(僅次于尤里·加加林,進入太空時還不到26周歲(1961年8月),而加加林也就27歲。當時蘇聯(lián)整個一個批次的宇航員基本都是26-28歲的年齡段(出生在1935年左右)。
季托夫(左)、赫魯曉夫(中)和加加林(右)
冷戰(zhàn)初期蘇聯(lián)在航天方面處于領先定位,第一枚火箭、第一顆衛(wèi)星、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個金星探側器等都由蘇聯(lián)完成。由于前無古人,人類對太空是絕對的無知。但蘇聯(lián)的政治壓力給航天各種創(chuàng)造第一的要求。因此這些年輕宇航員上天基本就是靠年輕身體健康為最大優(yōu)勢,在某種程度上是極大的冒險。
在隨后的宇航員選拔過程中.蘇聯(lián)也逐漸放低了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不再嚴格限定必須頂級飛行員,但在冷戰(zhàn)期間堅持必須是現(xiàn)役軍人的要求,這和我國目前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的要求是一樣的。直到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開始招募非軍籍的宇航員,例如航天工程師和生物學家等。蘇聯(lián)和俄羅斯共計培養(yǎng)了117名宇航員,如果計算在軌天數(shù)的話,蘇聯(lián)和俄羅斯宇航員在這個榜單上基本上是統(tǒng)治地位,占據(jù)了前10名里的8席。
- 原標題:中國航天員為什么都是軍人,而不是博士、科學家等科研人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88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089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0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