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在歐停產(chǎn)POLO,純電小型車能否再輝煌?
最后更新: 2024-09-23 18:05:27【導讀】 和燃油車時代不同,大眾如果想要再現(xiàn)POLO那般現(xiàn)象級的熱銷,單靠一己之力恐怕難以實現(xiàn)。
(文/周盛明 編輯/高莘)
20世紀70年代,歐洲消費者對于小型車的需求日益增長。對于德國來說,價格便宜、安全可靠的小型車市場被英國、法國、意大利的車型占據(jù)。
在這個背景下,1975年3月,基于奧迪50的第一代大眾POLO誕生。在此后的49年里,這個經(jīng)濟實惠、質量穩(wěn)定的小型車火遍全球,也契合了大眾的德文名稱Volkswagen(人民之車)的內(nèi)涵。
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截止至2023年,大眾POLO的全球銷量已經(jīng)超過了1400萬輛,在汽車發(fā)展史上留下獨特印記。
大眾POLO《歐洲汽車新聞》
但在2024年,大眾這款“功勛卓著”的小型車卻有了淡出舞臺的趨勢,取而代之的可能是純電的小型車。
根據(jù)《歐洲汽車新聞》的報道,大眾汽車集團的西班牙潘普洛納(Pamplona)工廠已經(jīng)停止生產(chǎn)Polo小型車,轉而生產(chǎn)價格親民的純電動小型車。
大眾集團潘普洛納工廠大眾集團官網(wǎng)
據(jù)悉,潘普洛納工廠自1984年開始生產(chǎn)POLO車型,總共已生產(chǎn)840萬輛POLO汽車。
《歐洲汽車新聞》補充道,POLO車型并沒有完全停產(chǎn),大眾汽車集團目前仍在南非卡里加(Kariega)工廠生產(chǎn)這款車型,南非工廠生產(chǎn)的POLO也會回到歐洲市場銷售。
大眾作出這一決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隨著SUV車型在歐洲市場更受歡迎的趨勢,實用性稍欠的POLO在歐洲市場上的銷量有所下降。
第二,大眾計劃推出成本更低的MEB Entry前驅平臺?;谠撈脚_,大眾ID.2 all、斯柯達Epiq等成本更低的純電小型車將取代POLO的現(xiàn)有地位。
對于第一點,根據(jù)市場研究機構Dataforce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8個月,大眾共在歐洲售出90107輛POLO,成為歐洲銷量第八的小型車。
而10年前,大眾POLO的同期銷量幾乎是現(xiàn)在的兩倍,是歐洲第四大暢銷車型。
對于第二點,《歐洲汽車新聞》表示,大眾目前生產(chǎn)POLO的西班牙潘普洛納(Pamplona)工廠將會在2026年開始生產(chǎn)基于MEB Entry的大眾ID.2 all以及斯柯達Epiq。
此外,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另有一款電動小型掀背車也將基于MEB Entry平臺打造,而該款車型將在西班牙馬托雷爾(Martorell)工廠生產(chǎn)。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眾本品牌內(nèi),ID.2的定位和POLO接近。2023年3月,ID.2 all的概念車全球首發(fā)。根據(jù)大眾集團的官方描述,ID.2的目標起售價將低于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9.67萬)。
大眾ID.2 all概念車外觀大眾集團官網(wǎng)
根據(jù)概念車亮相時的描述,ID.2 all的動力參數(shù)為166kW(226馬力),預計WLTP的續(xù)航為450km。由于采用節(jié)省空間的前輪驅動布局,大眾集團稱ID.2像POLO一樣價格親民,但是像高爾夫一樣空間寬敞。
大眾ID.2 all概念車外觀大眾集團官網(wǎng)
“我們正在迅速徹底地改變公司。ID. 2 all展示了我們想要將品牌帶向何方:貼近客戶、擁有頂尖技術和絕佳設計。我們正在快速實施轉型,將電動汽車帶給大眾。”在ID.2 all概念車亮相時,大眾乘用車首席執(zhí)行官托馬斯·舍費爾(Thomas Sch?fer)如此表示。
大眾ID.2 all概念車內(nèi)飾大眾集團官網(wǎng)
大眾希望在歐洲獲得更大的電動車市場份額。根據(jù)ID.2 all發(fā)布時的信息,除了售價2.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9.67萬)的ID.2 all,大眾還在開發(fā)一款售價低于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5.66萬)的電動汽車。
“這將使大眾擁有比競爭對手更廣泛的電動汽車產(chǎn)品線。大眾計劃在歐洲實現(xiàn) 80% 的電動汽車份額。”大眾汽車表示。
不過從數(shù)據(jù)來看,歐盟純電動汽車的銷量不容樂觀。
8月,歐盟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同比下降43.9%,這也是歐洲純電動汽車連續(xù)第四個月面臨下滑的境地。
其中,作為歐盟最大的兩個電動汽車市場,德國和法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分別同比下降了68.8%和33.1%。
歐盟8月新車銷量同比下滑18.3%LocalFocus
在純電動車銷量萎靡不振的背景下,歐盟8月新車銷量同比下滑18.3%,也跌至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
此前,英國媒體《電訊報》評論稱,歐洲消費者對電動車高價格、續(xù)航里程以及補能設施的普及情況的擔憂讓電動汽車的銷量暴跌。
一方面,歐盟意欲對中國產(chǎn)電動車加征高關稅的行為可能會讓其電動車價格進一步上漲,從而遏制消費者購買欲望。
另外一方面,由于新能源相關的供應鏈不如中國發(fā)達,歐洲的電動車生產(chǎn)成本過高。
最直觀的對比是,大眾ID.3在德國市場的起售價接近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1.36萬),而這款車在中國市場上的起售價不足13萬。
此外,盡管ID.2 all的整體定位接近POLO,但其預估的價格仍然算不上十分親民。作為對比,目前POLO在德國市場的起售價僅為15995歐元(約合人民幣12.54萬)。
和燃油車時代不同,大眾如果想要再現(xiàn)POLO那般現(xiàn)象級的熱銷,單靠一己之力恐怕難以實現(xiàn)。
參考中國的經(jīng)驗,只有當政策的激勵、補能基建的建設和供應鏈的完善悉數(shù)實現(xiàn),車企的轉型計劃恐怕才能得以順利推進。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周盛明 
-
8月客運量創(chuàng)新高,中國航空業(yè)引發(fā)全球關注
2024-09-23 16:24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曾日接游客50萬的牛津街:步行化是重生還是末路?
2024-09-23 16:15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全線放棄轎車,通用在堪薩斯工廠裁員近七成
2024-09-23 15:15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新車看點|smart精靈#5預售,主打“可乘可野”
2024-09-23 15:09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從《寧波》到《臺州》,吉利又來到戰(zhàn)略整合的十字路口
2024-09-22 19:4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東風的后6000萬輛時代,為何從嵐圖開始
2024-09-22 19:42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獨家|中國首個極地探險郵輪來了,關鍵人物這樣說
2024-09-22 19:41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哪吒在香港完成首次集中交付,或為IPO提振信心
2024-09-22 19:29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墨西哥期待旅游業(yè)冬季“逆襲”,能否扭轉夏季慘淡局面?
2024-09-22 18:0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新車看點 | 開辟第二增長點,極氪7X不到23萬元起售
2024-09-21 18:41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聯(lián)合國旅游組織:2024 年國際旅游全面復蘇
2024-09-21 14:58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大眾吳博銳:中國速度+本土研發(fā)是集團轉型關鍵
2024-09-21 12:36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在華競爭激烈,德國豪華品牌相繼下調(diào)全年業(yè)績預期
2024-09-20 17:33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新車看點 | 不到15萬元起售,樂道L60的射程不止特斯拉
2024-09-20 17:13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歐盟高關稅的“蝴蝶效應”?德國電動車8月銷量暴跌70%
2024-09-20 16:59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國慶新出行|活動超400項!業(yè)界看好“黃金周”內(nèi)地旅客訪港
2024-09-20 15:5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奧迪都養(yǎng)不起的工廠,我們能養(yǎng)得起?”
2024-09-20 14:43 觀出行 產(chǎn)業(yè)新聞 -
裁員潮殃及供應鏈,迷茫的電動化轉型正反噬歐洲
2024-09-20 14:4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旅行或是延緩人體衰老的最佳方法
2024-09-20 13:58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極端暴雨致中東歐多國旅行者被困
2024-09-20 13:56 觀出行 出行熱點
相關推薦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45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4“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51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梗“突ハ嘀肛?/a>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