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應臺:大陸不開一槍,島內已經分裂
-
楊蓉yangrong@guancha.cn
(觀察者網訊)
“在臺灣,朋友間開始反目”,美國《紐約時報》18日刊出臺灣前文化部門負責人、作家龍應臺的客座文章,講述臺海局勢緊張之際,島內已普遍出現對立和相互指責的現象,稱這已對臺灣造成傷害。
龍應臺提到,她在臺北的一名朋友最近在臉書發(fā)表了一篇“情緒激昂”的帖子,宣稱面對所謂“大陸攻臺”威脅,唯一方法就是使用武力。這位年屆六十的友人慫恿年輕人“準備開戰(zhàn)”,聲稱自己必要時也會“拿起武器”。
龍應臺進一步聲稱,這已在臺灣形成“一種普遍且不安的情緒”。她表示自己私信了這位朋友,說島內政客和其他公眾人物應該“展現出真正勇氣”,通過與大陸接觸來緩和局勢。對方則“回敬”稱,“別當投降派”。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這種朋友間的交鋒象征著,大陸未開一槍,臺灣已受到傷害?!彼龑懙?,在臺灣,幾乎每次晚餐談話都會提到臺海開戰(zhàn)的可能性,但有關臺海局勢的討論正在分裂臺灣社會。
龍應臺稱,指控某人親大陸,抑或是指責某人煽動危險的“反華”行為,已成為臺灣社會常態(tài)。文章提到,島內37位學者上個月發(fā)表反戰(zhàn)公開信,呼吁尋找“中間路線”,批評美國的“軍事主義”,卻被攻擊為幼稚和軟弱。
而在“遠離臺北政治喧囂” 的鄉(xiāng)村,人們盡管對局勢的看法不盡相同,但都奉行“樸素的務實主義”。龍應臺稱,為了所有人的利益,她希望這種務實主義最終能成為長期的主流觀念,即維持兩岸和平比沖突更可取。
她說,她的一位農民朋友支持兩岸統(tǒng)一,但因害怕被攻擊為通敵,不敢公開發(fā)聲。他認為,具有相同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的人應該成為一個國家;他想要一個強大、繁榮、屹立于世界的中國,臺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龍應臺(資料圖) 圖片來源:港媒
明年1月,臺灣即將舉行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龍應臺稱,這將對臺海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文章提到另一位種植青棗的農民朋友,指出其水果曾經只需幾天就能到達大陸超市,但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后,他不得不轉向出口日本,運輸時間長達三周且成本高昂,等到達餐桌時也通常已經沒什么味道了。
“如果國民黨獲勝,兩岸的緊張關系可能會緩解;如果民進黨繼續(xù)掌權,誰知道會怎樣?”文章寫道。
針對臺海局勢,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此前曾指出,近年來,島內討論兩岸關系緊張的氣氛和熱度都在上升,甚至討論所謂“武統(tǒng)”或者戰(zhàn)爭的議題。這種現象反映了臺灣民眾、臺灣社會對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所帶來危險性和危害性的深層次擔憂。
“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堅持‘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瘪R曉光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沒有誰比我們更愿意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但對于膽敢分裂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臺獨”分裂行為,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管。
馬曉光強調,希望廣大臺灣同胞辨明是非、分清利害,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和我們一起攜手沿著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融合發(fā)展的道路走下去,和平統(tǒng)一和民族復興必將實現。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臺海- 責任編輯: 楊蓉 
-
教育部:撤銷部分高校925個專業(yè)點
2023-04-19 18:57 中西教育 -
陳吉寧會見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奧博穆
2023-04-19 18:18 上海觀察 -
一季度“成績單”超預期,經濟復蘇后勁如何?
2023-04-19 18:18 中國經濟 -
中國非公立醫(yī)療機構協(xié)會:取消北京長峰醫(yī)院會員會籍及相關認證
2023-04-19 17:58 -
張新實被逮捕,宿遷連續(xù)三任市委書記落馬
2023-04-19 16:33 廉政風暴 -
一季度我國造船新接訂單量151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3%
2023-04-19 16:22 -
旅泰大熊貓林惠離世,外交部回應
2023-04-19 15:44 -
3人被指控協(xié)助大陸影音平臺在臺營運,臺北法院:無罪
2023-04-19 15:41 臺灣 -
廣西欽州市委書記林冠逝世 享年56歲
2023-04-19 14:33 -
29名遇難者情況公布:80歲以上5人
2023-04-19 13:40 -
誤發(fā)“福建古田4.2級地震預警”,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致歉
2023-04-19 13:15 地震 -
北京長峰醫(yī)院院長王某玲等12人被刑拘
2023-04-19 12:51 -
北京長峰醫(yī)院火災已致29人遇難,初步調查結果公布
2023-04-19 12:50 觀察者頭條 -
發(fā)改委:將研究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
2023-04-19 10:54 中國經濟 -
發(fā)改委:正抓緊研究起草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
2023-04-19 10:47 中國經濟 -
起底長峰醫(yī)院:“莆田系”模式起家,曾發(fā)文稱落實火災防控
2023-04-19 09:36 -
長峰醫(yī)院失火:家屬未獲死亡名單,失聯者多為老人
2023-04-19 09:15 -
長峰醫(yī)院:因發(fā)生重大風險事件,今日起股票停牌
2023-04-19 09:08 -
五一實際只有1天假,專家建議取消調休
2023-04-19 09:02 -
一周內,九地市政府被約談
2023-04-19 09:02 聚焦三農
相關推薦 -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75“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112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停火將受威脅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長和回應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
-
中美會談結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