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9萬件精品文物轉移至美日“尋求保護”?臺北故宮博物院:絕無此事
-
嚴珊珊.
最后更新: 2022-08-08 18:54:55(觀察者網(wǎng)訊)綜合“中時新聞網(wǎng)”、ETtoday新聞云8月7日報道,對于網(wǎng)傳臺當局準備從臺北故宮博物院近70萬件藏品中“挑選9萬件精品轉移至美國、日本”的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7日晚回應稱:絕無此事,勿聽信及散播假消息。
在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qū)這一惡意挑釁行為發(fā)生后,解放軍東部戰(zhàn)區(qū)連續(xù)三天在臺島周邊??沼蜻M行實戰(zhàn)化聯(lián)合演訓。軍事演訓行動震懾了“臺獨”,也讓臺灣政客在俄烏戰(zhàn)爭初期炒作的“島內文物疏散打包”的話題再度浮現(xiàn)。
一則“臺北故宮博物館準備轉移藏品”的消息在此時傳出,稱臺當局準備從臺北故宮博物院近70萬件藏品中“挑選9萬件價值最高的藏品轉移出境‘尋求保護’”、“目的地很可能是美國和日本”,“送出去就很難要回來了”。
該消息在網(wǎng)絡引發(fā)討論,臺當局被批如果有此想法就是“歷史罪人”、“愧對祖宗”。
對此,臺北故宮博物館8月7日發(fā)表公開聲明稱:“本院嚴正澄清絕無此事,敬請民眾勿聽信及散播假消息?!?
此前,烏克蘭國立利沃夫博物館為保護藏品免遭俄烏戰(zhàn)火波及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臺灣政客關注后也開始借題發(fā)揮。3月,臺灣立法機構多位“立委”要求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制定應對戰(zhàn)爭的文物打包疏散計劃。
臺北故宮博物院當時承諾最快于今年7月提出文物應對戰(zhàn)爭的疏散演練與計劃。但國民黨“立委”林奕華稱,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尚未收到計劃書,臺北故宮博物院應初步提出撤退方案,也可列為機密、做一份不對外公開的說明,針對地點、如何運送等向“立委”報告。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則聲稱,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沒有什么好撤離的”,“臺灣要撤文物,海上被包圍,陸地根本沒有什么縱深,文物撤什么退?”
不過,據(jù)“中時新聞網(wǎng)”報道,臺灣警方透露,臺北故宮博物院應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要求,于7月11日、18日分別舉辦了反恐、防災疏散演練。演練由臺北市警察局士林分局進行文物疏散的人車管制措施,該局派出了4名警員,演練目的是“萬一發(fā)生戰(zhàn)事,能夠阻殲武裝人員,保護文物安全”。
而對于演練細節(jié),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辦公室給出的聲明是:“因事涉文物安全,相關細節(jié)不便對外說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7月30日發(fā)布的一篇文章介紹了這次演練的規(guī)模,稱大約有180名工作人員學習了如何應對各種情況,包括如何在安全設施遭到破壞、文物被奪走時向臺灣警方或臺軍求助。
CNN報道截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還向CNN透露,若臺當局“下令撤退”,他們的重點將是優(yōu)先搶救9萬件價值高、占用空間較少的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沒有透露被疏散的文物將被存放在哪里,也未透露如何運輸文物。
臺北故宮博物院演練現(xiàn)場
針對“戰(zhàn)時文物疏散”問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稱,關鍵還是要把文物留在原地,“假如發(fā)生戰(zhàn)爭,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留在原地最安全,原有的庫房就很安全,這是所有臺北故宮博物院退休人一致的想法”。
馮明珠分析稱,臺北故宮博物院位于陽明山的安山巖盤,“不需要移動,不需要疏散,所有文物都有防護,臺北故宮博物院本身就有安全設施,內部人員都知道,各種文物都有各自的庫房,還有非常安全的山庫庫房”。
她還稱,應對災難的疏散演練一直都在進行,這次演練并不是特別的事,只是平常不會對外透露細節(jié),“真正災難來的時候,要做的就是把陳列式的3000件收回到庫房,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同樣也是留在原處最安全”。
馮明珠還稱,現(xiàn)在戰(zhàn)爭來臨,不會有人刻意炸臺北故宮博物院、毀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位置在很安全的地帶,就連地震也很安全”。
公開資料顯示,臺北故宮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設計的宮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
根據(jù)臺北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消息,截至2022年3月31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有698856件在冊文物,分為銅器、陶瓷器、玉器、繪畫等18類。藏品中,有清代玉雕翠玉白菜、商代蟠龍紋盤、西周毛公鼎等珍品,以及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后部長卷,懷素《自敘帖》、顏真卿《劉中使帖》和蘇東坡《寒食帖》等書畫真跡。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臺北故宮-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解放軍繼續(xù)演訓,美“里根”號航母又有新動向
2022-08-08 17:42 臺灣 -
這次給40歲以下“減負”:加經(jīng)費,給署名,不應酬……
2022-08-08 17:36 -
古特雷斯呼吁擁核國家須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汪文斌:贊賞
2022-08-08 17:18 -
日本難道有再染指中國臺灣的野心?汪文斌4個“難道”回擊日本
2022-08-08 17:16 中國外交 -
中外研究者:中國發(fā)現(xiàn)新人畜共患病毒,暫未確定可否人傳人
2022-08-08 17:16 -
緬甸駐華大使突然辭世,外交部:深表哀悼和惋惜
2022-08-08 17:16 中國外交 -
CGTN三評佩洛西:政治投機、法理不容!當軍演震懾!
2022-08-08 17:09 -
制作售賣使用虛假行程卡、健康碼...公安部亮劍
2022-08-08 16:51 依法治國 -
外交部回應美澳日所謂聯(lián)合聲明:奉勸個別國家好好讀讀歷史
2022-08-08 16:43 中國外交 -
中方回應"這也是為了反制佩洛西?"
2022-08-08 16:40 臺灣 -
臺軍承認:解放軍聯(lián)合演訓仍在持續(xù)中
2022-08-08 16:40 臺灣 -
菲律賓考慮從臺撤14萬人
2022-08-08 16:27 臺灣 -
拒救赴柬埔寨臺灣民眾,美反詐騙組織:救60人沒聽過一聲謝謝
2022-08-08 16:16 -
上海寶山一家三口從三亞回來瞞報?全陽了?不實!
2022-08-08 15:59 抗疫進行時 -
海南本輪疫情累計報告1507例陽性感染者,形勢仍較復雜
2022-08-08 14:53 抗疫進行時 -
農(nóng)民下地打藥被要求檢討,媒體:全縣靜默,莊稼沒法靜默
2022-08-08 14:50 聚焦三農(nóng) -
臺灣新增本土15206例,死亡26例
2022-08-08 14:35 臺灣 -
第二艘國產(chǎn)大型郵輪開工:總噸位約14.2萬噸
2022-08-08 11:41 中國精造 -
區(qū)志光任香港特區(qū)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
2022-08-08 11:23 香港 -
陜西石峁遺址皇城臺發(fā)現(xiàn)大型人面石雕
2022-08-08 10:08 考古
相關推薦 -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92“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7中美日內瓦經(jīng)貿(mào)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最新聞 Hot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饘⑹芡{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長和回應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
-
中美會談結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