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高”負責人今年將上“部長通道”
關鍵字: 兩會中國政府據微信公號“政知道”3月1日報道,2月27日,設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梅地亞中心的兩會新聞中心正式啟用。備受關注的“兩會”即將到來,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將分別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當然,還是有一系列記者會,同時還有“部長通道”。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兩會期間,將邀請列席大會的國務院各部委和“兩高”負責人到“部長通道”,解讀報告和政策,回應各方關切。
將邀請各方面代表委員到“代表通道”“委員通道”,講述代表委員意愿心聲,展現代表委員履職盡責風采。
關鍵詞,“兩高”負責人今年將上“部長通道”!
“部長通道”并不是專門為部長設立的通道,其實是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是列席會議的國務院各部委主要負責人進出會場的必經之地。
“‘部長通道’是你們媒體的說法,我們一般的說法就是集中采訪區(qū)?!?/strong>全國人大的一位工作人員曾這樣告訴媒體。
自從全國人大專門設立集中采訪區(qū)以來,“部長通道”每年都是媒體鏖戰(zhàn)的重要場所,畢竟,部委領導們在這里說出的只言片語,都可能傳達出重要的訊息。
在“部長通道”上,記者們的采訪方式也經歷了幾次變化,早些年,“堵部長”可是考驗功夫的體力活。
2013年兩會時,成都商報記者趙倩因為一天內攔下10位部級官員接受采訪,被封為“攔部姐”。
不過,2014年兩會,大會工作人員不再由記者充當代表沖到部長跟前邀請受訪,而是大會工作人員當起“采訪引導員”,部長們主動直面問題。
就上“部長通道”接受采訪的情況來看,這幾年來,上“部長通道”接受采訪的都是部門負責人。
比如,2016年兩會期間,接受采訪的部長為38人次,回應70多個熱點問題。2017年“兩會”期間共有46個部門在“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共回答了95個熱點問題。
2018年兩會期間,共組織5場“部長通道”集體采訪活動,共有30位部門負責人在兩會“部長通道”駐足發(fā)聲。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他們包括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部長李干杰、住建部部長王蒙徽、交通部部長李小鵬、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工信部部長苗圩、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等,回答的問題涉及稅改、環(huán)保、住房保障、通信、快遞等。
不過,今年的“部長通道”,“兩高”負責人也將亮相。
- 原標題:“兩高”負責人今年將上“部長通道”
- 責任編輯:史雨軒
- 最后更新: 2019-03-02 11:02:27
-
“狼群網”騙179名中國女孩新加坡賣淫 成員分工明確
2019-03-02 10:30 依法治國 -
蔡英文盼與日本直接對話:共享大陸軍方動向信息
2019-03-02 10:29 -
檢察日報:趙宇正當防衛(wèi)案的法理評析
2019-03-02 10:16 依法治國 -
巴金《出訪日記》首次公開出版,這些日記也是一份重要文獻
2019-03-02 10:10 -
政協(xié)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
2019-03-02 09:38 2019兩會 -
外交部:敦促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讓她平安回國
2019-03-02 09:33 華為 -
新任全國政協(xié)發(fā)言人今亮相 曾稱慎用“無可奉告”
2019-03-02 09:21 2019兩會 -
央行辦公廳黨總支:不存在所謂貨幣發(fā)行權旁落的問題
2019-03-02 09:21 -
共商國是建言資政:全國政協(xié)委員3月1日陸續(xù)抵京報到
2019-03-02 08:44 2019兩會 -
京都大學不對“731部隊”軍醫(yī)論文進行正式調查
2019-03-02 08:35 -
“突破關鍵技術是讓全球創(chuàng)新資源‘為我所用’”
2019-03-02 08:05 中國經濟 -
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一年綜述
2019-03-02 07:46 服務型政府 -
吉林文投集團法人張子毅被查 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2019-03-02 07:44 互聯(lián)網金融 -
加拿大推進孟晚舟引渡聽證會,我使館回應
2019-03-02 07:32 華為 -
福州公安:將積極為趙宇申請見義勇為表彰
2019-03-01 22:54 依法治國 -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正義的成色,必須是十成!
2019-03-01 22:51 依法治國 -
檢察機關依法糾正趙宇案處理決定
2019-03-01 22:11 依法治國 -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2019-03-01 20:28 -
楊潔篪同蓬佩奧通電話
2019-03-01 20:21 中國外交 -
36組數據帶你看,2018《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落實了!
2019-03-01 19:19 2019兩會
相關推薦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51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198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0“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
面對中國和拉美,美國還停留在200年前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
哥倫比亞總統(tǒng)在華表態(tài):確認加入!
-
以色列要求國際刑事法院撤銷對內塔尼亞胡逮捕令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