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俠客島:該來的總要來,該干的總要干
關鍵字:導讀該來的總要來,該干的總要干。還是老話說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貿易戰(zhàn)中暴露出的核心技術被卡脖子、金融安全存在風險、國內社會存在的危機等問題,已經給中國敲響了警鐘。要解決這些問題,只能靠更深刻的改革、更大力度的開放,解決深層次矛盾,在“?!敝姓业叫碌脑鲩L之“機”。以下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9月19日頭版?zhèn)b客島評論文章《該來的總要來 該干的總要干》,作者公子無忌
貿易戰(zhàn)再次升級。
特朗普政府最新加征關稅涉及到了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中方同步進行反制,劍指約600億美元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
600億對2000億,看上去似乎美方“氣勢”更勝一籌。
根據(jù)中國海關測算,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是4298億美元,進口1539億美元。顯然,如果僅以加征關稅的方式進行反制,中國難以跟上對方“叫牌”的節(jié)奏。
但如俠客島此前分析,中國的600億美元顯然是計算過的。既然數(shù)量上不可能對等,那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必然選擇。以這次中方600億美元的反制清單看,4個不同稅率的征稅清單,有從5%-10%不等的加征稅率;其中,從中方角度看,可替代性較差的原料等加征關稅稅率較低,而可替代性強的原料、屬于奢侈品或非必需品的消費品、與我國國內制造業(yè)競爭關系較強的商品,加征關稅稅率則較高。
美方壓力也不小。2018年前5個月,美國的通脹壓力已經在穩(wěn)步上升,生產者價格同比漲幅則均高于同期消費者價格同比漲幅,表明消費者價格存在未來進一步上漲的壓力。而且,既然是“戰(zhàn)”,中國就斷然不會亦步亦趨按照對方的招數(shù)還擊。美方也不要以為中國無牌可打,在這個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面前發(fā)起貿易戰(zhàn),損失的絕不可能僅僅是目前的關稅。
2000億美元究竟會對中國產生何種沖擊和影響?客觀講,美國挑起貿易戰(zhàn),中國承受的最大直接沖擊在于對美出口承受壓力。我方對部分進口美國商品加征關稅,也有可能給我們的下游廠商、消費者帶來一些負擔。
那么,中國能否承擔貿易戰(zhàn)帶來的沖擊?
9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貿易戰(zhàn)不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根據(jù)周小川引用的數(shù)學模型計算,這對中國GDP的影響不到0.5%?!白顗牡那闆r是,中國不再向美國市場出口價值5000億美元的商品,相反,而是將這些出口商品以最快的速度出口到其他國家。事實上,我認為中國可以迅速采取行動。”
按照清華大學教授魏杰的測算,2017年,中國的出口依賴度已經從2007年時的接近70%降到了10%左右,其中對美出口又只占到整體出口的1/3。這也是支撐對GDP影響并不巨大這一結論的基礎所在。
但是,周小川也指出,貿易戰(zhàn)對中國市場情緒會有影響,也可能會削弱投資者對中國企業(yè)和股市的信心。在他看來,中國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明斯基時刻”——在經濟學家明斯基的觀點里,這意味著“資產價值崩潰的時刻”,也就是經濟長時期穩(wěn)定可能導致債務增加、杠桿率上升,從而內部爆發(fā)金融風險、陷入漫長的去杠桿化時期。
換言之,應對貿易戰(zhàn),中國真正應當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
中國是世界制造業(yè)第一大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lián)合國產業(yè)分類全部工業(yè)門類的國家。憑借這一基礎,中國不害怕美國在貿易戰(zhàn)中的極端措施,因為那只會導致美國自己國內市場供應大面積斷絕;也不擔心對美貿易反制會過多抬高國內商品價格,反而可以將其作為進口替代、推進國產化、或發(fā)展出口導向先進制造業(yè)的契機。同樣,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宗貨物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不是很高,較多的是初級產品,可替代性較強。這一點就決定了,中國的反制措施對相關貨物供給的影響相對較小,相應地對相關生產、就業(yè)的影響也較小。
拿中國在此次貿易戰(zhàn)中受影響比較大的幾個省份來說,在浙江,小商品王國義烏的策略,是抓緊開發(fā)高新技術產品,發(fā)動企業(yè)協(xié)會的會員共享專利,抱團作戰(zhàn);在寧波,最大的光伏企業(yè)已經將市場從歐美轉回國內;上海的策略是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市場、輻射“長江經濟帶”來對沖;多個省份則出臺了更多支持技術改造、產業(yè)升級的政策,并做好匯率對沖、期貨期權、遠期合約等技術性手段。
該來的總要來,該干的總要干。還是老話說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貿易戰(zhàn)中暴露出的核心技術被卡脖子、金融安全存在風險、國內社會存在的危機等問題,已經給中國敲響了警鐘。要解決這些問題,只能靠更深刻的改革、更大力度的開放,解決深層次矛盾,在“?!敝姓业叫碌脑鲩L之“機”。
- 原標題:該來的總要來 該干的總要干
- 責任編輯:于文凱
- 最后更新: 2018-09-19 09:15:48
-
人民日報評論:美國“極限施壓”,顯然打錯了算盤
2018-09-19 08:49 中美關系 -
快訊:中國在世貿組織追加起訴美國
2018-09-18 20:41 中美關系 -
國務院:嚴禁自行對企業(yè)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2018-09-18 19:56 中國經濟 -
塞爾維亞總統(tǒng)來華出席夏季達沃斯 習近平會見
2018-09-18 19:16 -
被間諜盯上后…陸生公開在臺“被接觸”經歷
2018-09-18 19:12 兩岸關系 -
打虎不停!今年以來這些中管干部落馬 兩人自首
2018-09-18 17:05 廉政風暴 -
美決定對華2000億美元產品征稅 商務部回應
2018-09-18 15:12 中美關系 -
探館2018年夏季達沃斯 感受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科技范”
2018-09-18 14:45 達沃斯論壇 -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新時代?習近平這樣說
2018-09-18 13:1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這段歷史,習近平告訴我們要永遠銘記!
2018-09-18 13:05 -
讓愛國主義情懷激蕩精神力量
2018-09-18 11:4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堅持黨對教育事業(yè)的全面領導
2018-09-18 11:18 -
韓學者訪西藏:這一幕讓我只剩詫異
2018-09-18 11:05 大數(shù)據(jù)時代 -
我大使再發(fā)聲:難道瑞典法律、政府不尊重人權?
2018-09-18 06:54 中國游客 -
外交部回應中國游客瑞典遭粗暴對待
2018-09-17 15:55 中國外交 -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 李強宣讀習近平賀信
2018-09-17 15:45 觀察者頭條 -
這次,臺灣“美女”間諜盯上陜西軍工單位
2018-09-17 09:27 臺灣 -
醫(yī)院院長為“辱母案”吳學占當保護傘被查
2018-09-16 22:54 依法治國 -
兩辦:統(tǒng)計造假、弄虛作假將追責
2018-09-16 18:51 -
“90萬一集”多名導演揭收視率造假 廣電總局回應
2018-09-16 16:34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2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089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0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60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