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年定罪的涉臺潛艇韓企,被翻案了
-
李澤西歡迎一切建議和意見 lizexi@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4-01-15 16:28:24【文/觀察者網(wǎng) 李澤西】
據(jù)路透社12日報道,韓國上訴法庭11日判定,韓國海洋科技公司“技高策略”(SI Innotec)并沒有“違反貿(mào)易法”向臺灣出售軍用潛艇所用科技,推翻了2022年下級法院做出的有罪判決。
該公司2022年2月遭到了韓國政府的起訴。韓國警方在起訴證詞中表示,“技高策略”涉嫌在臺灣自制潛艇的制造過程中非法出口部分零件等,沒有經(jīng)過韓國政府對于軍用設備出口的許可申請程序。2022年8月,該公司被韓國下級法院判處10億韓元(約人民幣546萬元)罰金,執(zhí)行董事樸末植(Park Mal-sik音譯)也被判處1年6個月徒刑、緩刑2年。韓國法院在出臺這一判決前就已簽署了對樸末植的逮捕令,理由是他存在潛逃和消滅證據(jù)的風險,不過樸末植當時已在臺灣。
韓國警方在證詞中指出,“技高策略”向臺灣供應潛艇制造設備“直接影響到韓國的整體安全”,韓國政府擔心2016年“薩德事件”重演,不希望遭到中方的經(jīng)濟反制措施。路透社此前報道稱,韓國警方在證詞中表示,中方此前對韓國等國家企業(yè)向臺灣潛艇研發(fā)計劃提供技術(shù)幫助相關報道的“激烈反應”,是他們發(fā)起訴訟的重要原因。
“技高策略”很快就上訴了這一判決,聲稱出口的相關設備并非單純軍用,且不涉及敏感技術(shù)。韓國昌原地方法院11日發(fā)現(xiàn),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出口的設備是需要韓國政府許可才能出口的軍事用品。參與審判的陪審團也認為,韓國政府提交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相關設備是專門為生產(chǎn)潛艇而設計的。對此最新判決,韓國政府尚未置評,“技高策略”拒絕置評。
此外,據(jù)韓聯(lián)社2024年1月4日報道,韓國警方日前指控兩名韓國人涉嫌從事工業(yè)間諜活動,向“臺灣國際造船”泄露潛艇技術(shù)。韓國警方稱,這兩人曾任職于韓國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現(xiàn)名韓華海洋),在職期間取得“張保皋級”軍用潛艇的設計圖紙,離職后轉(zhuǎn)任“技高策略”,并在該公司與“臺灣國際造船”合作期間非法移交設計圖紙。目前尚不確定韓國上訴法庭11日的最新裁決對針對這兩人的指控有何影響。
自2022年以來,至少已有3家韓國公司因涉嫌協(xié)助臺灣當局的自造潛艇項目而遭到起訴。據(jù)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官員介紹,韓國公民可以為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造船公司工作,但只有在得到韓國政府批準后才能轉(zhuǎn)讓國防工業(yè)相關技術(shù)或出口相關產(chǎn)品。 韓國上訴法庭的最新裁決與其他企業(yè)面臨的起訴沒有直接關聯(lián)。
臺軍“海鯤”號“下水典禮”
智庫“韓國國防外交協(xié)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趙顯珪(Cho Hyeon-gyu)指出:“臺灣當局試圖從美國和德國獲取潛艇技術(shù),但沒有成功,所以他們轉(zhuǎn)而與韓國工程師接觸……但韓國政府擔心,這可能導致韓國與最大貿(mào)易伙伴中國大陸的關系惡化?!?
針對臺灣當局所謂“自造潛艇”,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此前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統(tǒng)一必然要實現(xiàn)。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揮霍臺灣老百姓的血汗錢,購買武器,制造兩岸的對立對抗,只會破壞臺海的和平穩(wěn)定。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吳謙也指出,無論民進黨當局建造或者購買多少武器,都阻擋不了祖國統(tǒng)一的大勢,都撼動不了解放軍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臺灣當局于2016年提出所謂的“自造潛艇”計劃,首艘由“臺灣國際造船”制造的潛艇“海鯤”號于2023年9月28日在高雄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在此之前,臺灣只有兩艘1980年代從荷蘭購入的潛艇。清華大學戰(zhàn)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波表示,臺灣的自造潛艇為在蔡英文離任前“下水”,交付過程較為倉促,且還需要經(jīng)過多年的試用磨合時間,對解放軍的影響微不足道。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臺灣- 責任編輯: 李澤西 
-
補給艦缺人 英航母戰(zhàn)斗群無法前往紅海
2024-01-15 15:32 也門局勢 -
解放軍報刊文:反腐敗必須永遠吹沖鋒號
2024-01-15 07:48 軍隊反腐 -
美軍承認:失蹤的是海豹突擊隊員……
2024-01-14 14:45 -
殲-15驅(qū)離外機為航母編隊護航:連對方手勢都看得一清二楚
2024-01-14 07:45 長空鑄劍 -
勞動力短缺,美海軍新護衛(wèi)艦進度延遲
2024-01-12 20:55 -
國防部:抓好以無人、智能為重點的新裝備作戰(zhàn)運用訓練
2024-01-12 15:43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國防部介紹《軍隊運輸投送條例》
2024-01-12 15:43 -
美方稱今年初將舉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中方回應
2024-01-12 15:42 -
美下一代驅(qū)逐艦首批將延用“伯克3”武器裝備
2024-01-11 16:04 -
歷史首次:J10C與臺風戰(zhàn)機同框
2024-01-10 14:18 巴鐵 -
臺灣漢翔公司抗議臺軍不投資初教機:或?qū)е氯瞬帕魇?/a>
2024-01-09 16:59 臺灣軍事 -
缺的人不止少將:英國海軍還要退役兩艘護衛(wèi)艦,封存一艘登陸艦
2024-01-09 16:36 -
越南一架蘇22戰(zhàn)機墜毀 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
2024-01-09 15:29 -
“美國預計加沙戰(zhàn)斗將在幾周內(nèi)結(jié)束”
2024-01-09 11:57 巴以恩仇錄 -
伊拉克民兵武裝稱向以色列海法港發(fā)射巡航導彈
2024-01-08 15:01 巴以恩仇錄 -
丹麥推遲向烏交付F16戰(zhàn)機
2024-01-08 11:39 俄烏沖突一周年 -
高燃畫面!東部戰(zhàn)區(qū)新年開飛
2024-01-07 17:48 長空鑄劍 -
“美國將無法穩(wěn)定向烏提供愛國者導彈”
2024-01-07 15:57 -
中宣部授予海軍南昌艦黨委“時代楷?!狈Q號
2024-01-07 12:59 中國海軍 -
烏方稱俄軍此前向哈爾科夫發(fā)射的導彈疑為朝鮮制造
2024-01-07 11:18 一周軍事觀察
相關推薦 -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45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4“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51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jié)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