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帆:“飯都吃不飽了,還喝白蘭地?”歐盟對華增稅引發(fā)了集體恐慌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孔帆】
10月29日,歐盟正式通過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高額關稅,其說辭是為了保護歐洲廠商。法國和意大利均在關稅表決中投下了贊同票,他們的目的也很明確,贏得中國汽車制造商前去投資。
而中國電動汽車的出海布局,確實也早有歐洲建廠的計劃。中國第二大汽車出口商上汽集團正在歐洲為電動汽車工廠選址,并計劃今年在法國開設第二家歐洲零部件中心,以滿足歐洲市場對旗下MG品牌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意大利政府目前正在與中國出口量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奇瑞以及包括東風汽車在內的其他中國汽車制造商就潛在投資進行談判。
然而,對支持歐盟關稅的國家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中國企業(yè)當然要更加謹慎一些,誰能預料一旦在歐洲建廠,還會面臨什么樣的圍堵呢?
所以,法國、意大利的小算盤,這次估計要白打了。
這是9月19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拍攝的中歐雙方工作團隊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的磋商現(xiàn)場。 新華社
法國的電動汽車產業(yè),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足,產業(yè)鏈、供應鏈都非常薄弱,馬克龍總統(tǒng)想的是把中國電動汽車引進來,刺激一下法國的市場,以便盡快完成綠色轉型,畢竟時間不多了啊。但是,他這么一搞,不但電動汽車產業(yè)沒盤活,還把其他產業(yè)搞得人心惶惶。
這個說法并不是危言聳聽。
法國干邑生產商早就坐不住了。幾個月以來,為了反制傾銷,中國計劃對歐洲的烈酒征收附加關稅。9月17日,法國干邑生產商在法國舉行游行示威,拒絕干邑行業(yè)因中國和歐盟在電動汽車上的較量而付出代價。法新社報道說,這是法國干邑生產商自1998年以來的首次示威抗議。共有約800人在100輛拖拉機的陪同下,聚集在法國西南部的干邑縣前示威。
法國干邑業(yè)界人士擔心法國干邑會“從中國市場上消失”,而法國干邑出口額中的四分之一都是出口到了中國。對某些干邑生產商來說,中國市場在他們銷售額中的比例甚至高達60%。如果中國的反制措施生效,那對法國的干邑產業(yè)將是毀滅性的。
中國商務部10月8日宣布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后,法國蒸餾酒商的股票立即下跌,其中人頭馬君度跌幅高達9.3%,保樂力加業(yè)跌幅為4.6%。
法國政府也知道干邑產業(yè)很恐慌,不得不開出空頭支票予以安撫。法國政府負責歐洲事務的部長級代表哈達德(Benjamin Haddad)最近在受訪時表示,歐盟和法國將支持在不斷升級的歐中貿易爭端中成為中方目標的白蘭地制造商,并“可能”提供財政援助。
這位官員之所以敢說大話,是因為有歐盟共同農業(yè)政策。在特殊情況下,歐盟有各種支持該行業(yè)的方案,包括其農業(yè)危機儲備基金。但問題是,俄烏沖突已經(jīng)對歐盟農業(yè)造成了很大打擊,比如燃油價格飛漲、烏克蘭廉價產品的涌入,都讓歐盟農民苦不堪言,歐盟的農業(yè)基金為此每年至少撥款4.5億歐元,還不要說今年為幾個受霜凍影響的成員國提供了緊急支持。歐洲最近幾年自然災害也在增加,這個基金還能撐多久,都不好說,哪還有“余糧”支持法國的干邑產業(yè)?。匡埗伎斐圆伙柫?,你還喝白蘭地?
在法國干邑軒尼詩工廠拍攝的存放陳酒和樣本的酒窖 新華社
更讓歐盟頭痛的是,如果要支持法國的干邑產業(yè),那么,還需要支持一系列為此付出“代價”的行業(yè)。
比如,歐洲乳制品和豬肉生產商。中歐貿易糾紛讓歐洲養(yǎng)豬業(yè)感到擔憂。法國豬業(yè)聯(lián)盟(INAPORC)日前分析認為,如果中國把稅率定在30%至60%,歐洲養(yǎng)豬業(yè)的損失可能會高達70億歐元,而法國是5億歐元。
中國是歐洲豬肉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如果中國提高關稅,這不僅會降低吸引力,還會導致歐洲的主要豬肉出口國:法國、西班牙、荷蘭還有丹麥的國內市場被本國產品所充斥。(對此,他們不提“產能過剩”這事兒了)
法國的業(yè)內人士特別擔心,因為中國是一大重要市場,尤其是豬內臟、豬耳朵、豬蹄。法國豬業(yè)聯(lián)盟主任安娜·理查德(Anne Richard)日前強調,只有中國消費者,以這樣的價格大量食用這些產品。用法國最大的農民聯(lián)盟“農業(yè)經(jīng)營者工會全國聯(lián)合會”(FNSEA)主席阿諾·魯索(Arnaud Rousseau)的話說:“我們很擔心。豬的某些部位歐洲人不吃,需要找到市場。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如果我們不能同某些國家進行貿易,我們很快就會出現(xiàn)問題。”
不只豬肉產業(yè),法國的乳制品行業(yè)也早已感受到了凜冬將至。早在今年6月,中國業(yè)界要求政府對歐盟乳制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中國業(yè)界這樣做,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國內產業(yè)有權提起調查申請以保護市場競爭秩序和自身合法權益,符合立案條件的申請將啟動立案程序,并依法公示發(fā)布。
根據(jù)中國的海關數(shù)據(jù),歐盟是中國第二大的乳制品來源地,占其2023年乳制品進口總額的36%,僅次于新西蘭。歐盟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歐盟向中國出口的乳制品價值約17億歐元,主要產品包含乳清粉、黃油和鮮奶。荷蘭、法國、德國、愛爾蘭和丹麥的乳制品產業(yè)都很大程度仰賴中國市場。
前不久,經(jīng)濟性《回聲報》介紹了中國近年來乳制品進口情況,作為世界第一大乳制品進口國,去年中國進口111.3億歐元,主要產品有奶粉、嬰兒奶粉和乳清等,盡管近年來乳制品在中國人的飲食中不斷增加,其消費也受到衛(wèi)生部門的鼓勵,但中國人均乳制品消費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近10年來,法國對華出口奶酪數(shù)量增長了286%,2023年達6306噸,多種多樣的法國奶酪得到了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關注與喜愛。
消費者在超市選購乳制品。 新華社
潛力這么大的市場,誰都不想放棄,而中國的選擇很多。2022年,法國成為中國第四大乳制品供應國,中國也成為法國在歐盟外乳制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國。馬克龍總統(tǒng)花了很多心思,讓法國乳制品企業(yè)乘上“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快車,現(xiàn)在,他親自讓這個快車出軌了。
有分析認為,法國汽車產業(yè)弱于德國,在電動車領域更是如此,因此面對中國電動車的沖擊,法國的產業(yè)處于更為弱勢的地位。根據(jù)法國海關數(shù)據(jù),2021至2022年,法國自中國汽車進口額上漲了154%,其中電動車的占比由2021年的7%上升至2023年前5個月的26%,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德國的20% 。
雖然中國電動汽車在法國整體汽車市場的比例依然有限,但法國政府近年在綠色轉型方面有著堅定的信心,也更希望保護本國市場和實現(xiàn)相關產業(yè)鏈的本土化,因此對于加征對華電動汽車的關稅態(tài)度更為堅決,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但是,馬克龍總統(tǒng)顯然低估了中國捍衛(wèi)自身利益的決心。他以為只要一加稅,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yè)就會服軟,就會想方設法來法國建廠,這樣就能實現(xiàn)相關產供鏈的本土化,從而在歐洲乃至世界范圍內率先完成綠色轉型,畢竟巴黎協(xié)定是在法國簽署的嘛。
早在今年6月份,法國《世界報》評論員斯蒂芬·勞爾(Stéphane Lauer)在其專欄中寫道,只靠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提高關稅,是行不通的,歐洲人還必須努力、追趕在工業(yè)和技術上的差距。對此,馬克龍聽進去了,想借助中國的工業(yè)和技術彎道超車,但是他的加稅策略顯然是失敗的。
現(xiàn)在,法國的干邑、豬肉、乳制品等產業(yè)可以說是陷入了“集體恐慌”,因為他們知道,中國一旦采取措施,對這些行業(yè)都是災難性的。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法國其他產業(yè)也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壓力,因為不知道中國的反制大棒會還落到誰的身上。法國的支柱產業(yè)奢侈品會不會受到波及?高科技制藥、通信技術、航天工程的合作會不會減少?
據(jù)法媒報道,法國主管外貿與海外僑民事務的部長級代表索菲·普里馬斯(Sophie Primas)將在參加上海進博會期間,討論中國決定對白蘭地進口征收關稅以及針對乳制品和豬肉行業(yè)展開新調查的問題。這是一個和談的信號,但是法國如果沒有充分的誠意和實際行動,估計她也是白跑一趟。
雖然歐盟正式通過了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高額關稅,但是內部的撕裂大家也都看到了。而歐盟的麻煩還有很多,歐盟國家正為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做準備。特朗普時代,布魯塞爾與華盛頓之間的一些貿易爭端仍被擱置。一旦特朗普回歸,歐美之間的貿易戰(zhàn),也不可避免。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彭宇萱 
-
克宮:我甚至都念不出這個數(shù)字…
2024-11-01 10:35 俄羅斯之聲 -
美軍高官又“擔憂”上了:別老盯著俄羅斯,中國這速度才嚇人
2024-11-01 10:22 航空航天 -
“‘歐盟CIA’即將成立”
2024-11-01 10:19 -
“中國不再是從前那個學徒,完全能和西方正面交鋒”
2024-11-01 09:56 中美關系 -
被中方制裁后,這家美無人機廠商向美政府“喊疼”
2024-11-01 09:06 中美關系 -
“德國依賴中俄,就像被下藥了”
2024-11-01 09:00 德意志 -
匈外長:沒有中國,歐洲電動車難以成功
2024-11-01 07:45 -
內塔尼亞胡:必要時打擊伊朗任何地點
2024-11-01 07:45 -
耿爽:我索性主動出擊,先來說一說美國
2024-11-01 07:10 烏克蘭之殤 -
朝鮮試射導彈為“火星炮-19”型洲際彈道導彈
2024-11-01 07:10 朝鮮現(xiàn)狀 -
伊朗:將給以色列難以想象的回應
2024-11-01 06:40 伊朗局勢 -
特朗普還沒上臺,他們已經(jīng)慌了:斷了美國這個財路
2024-10-31 23:35 -
“曾有烏將軍打電話投降,讓我?guī)兔β?lián)系普京”
2024-10-31 22:56 烏克蘭之殤 -
“中印邊境士兵互贈糖果”
2024-10-31 22:12 龍象之間 -
吉利回應“私下單獨談判”:歐委會主動接觸,被我們拒絕
2024-10-31 22:02 車市快訊 -
拜登最后一次白宮萬圣節(jié),她扮成…
2024-10-31 21:16 -
“無論誰贏,歐洲已輸”
2024-10-31 20:12 歐洲亂局 -
用腳投票!歐盟對華綠地投資創(chuàng)歷史新高
2024-10-31 19:58 -
市場瘋狂下注特朗普,真金白銀比民調更準確?
2024-10-31 19:41 美國大選 -
“末日種子庫”收到3萬份新樣本,“人類在與時間賽跑”
2024-10-31 17:34 極端天氣
相關推薦 -
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24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91“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73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401“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破局時刻 評論 130最新聞 Hot
-
普京閱兵式演講:絕不接受歪曲歷史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