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政府被曝已決定,終止230億美元激勵國內制造業(yè)的“生產關聯(lián)激勵計劃”
最后更新: 2025-03-21 18:42:11【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shù)貢r間3月21日,路透社援引四名政府官員的消息獨家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政府已決定終止一項230億美元、旨在激勵國內制造業(yè)的計劃,而這項“生產關聯(lián)激勵計劃”(PLI)推出僅四年,初衷是為了吸引企業(yè)離開中國。
據悉,通過該計劃,印度政府原本希望到2025年將制造業(yè)在經濟中的占比提高到25%,并承諾,如果企業(yè)各自在截止日前完成生產目標,將獲得現(xiàn)金獎勵。公開記錄顯示,包括蘋果供應商富士康和印度企業(yè)集團信實工業(yè)在內的約750家公司簽署了PLI。
其中兩名官員表示,如今該計劃不會擴展到14個試點行業(yè)之外,且盡管一些參與企業(yè)提出了延長請求,生產截止日期也不會延長。路透社掌握了解到的政府文件和往來信件顯示,許多參與該計劃的企業(yè)未能啟動生產,而另一些完成生產目標的企業(yè)則發(fā)現(xiàn),印度政府支付補貼的速度緩慢。
根據印度商業(yè)和工業(yè)部編制的一份未注明日期的該計劃分析報告稱,截至2024年10月,參與企業(yè)已在該計劃下生產了價值1519.3億美元的商品,占印度設定目標的37%。文件顯示,印度僅發(fā)放了17.3億美元的激勵資金,即不到分配資金的8%。
“如果這種大型計劃都失敗了,你還指望什么能成功呢?”有印度智庫學者語帶失望地認為,PLI可能是印度想要振興制造業(yè)的最后一次機會,如今機遇似乎已錯失,莫迪政府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吸引更多外資。
印度電子制造商迪克森科技公司的一家工廠 彭博社
PLI是印度政府在2021年公布的一項產業(yè)扶持政策,旨在通過政府補貼等手段支持印度制造業(yè)發(fā)展,涵蓋電信、紡織、醫(yī)療器械、食品、汽車、高效光伏組件、無人機、先進化學電池等14個領域,支出約為230億美元。
而更早之前,印度總理莫迪于2014年宣布了“印度制造”戰(zhàn)略,至今已超十年,從宏觀層面看,實施效果并不明顯——制造業(yè)在印度GDP中的份額不升反降,從2015年的16%降至如今的約13%,與莫迪此前提出的到2022年(后來修訂為到2025年)實現(xiàn)的25%目標更是相去甚遠。
對于路透社披露的這些消息,莫迪的辦公室和負責監(jiān)督該計劃的印度商業(yè)和工業(yè)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富士康和信實工業(yè)也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有兩名政府官員通過路透社堅稱,該計劃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印度政府放棄了制造業(yè)的雄心,而是正在計劃替代方案。另一名官員則表示,作為替代方案,印度正在考慮通過部分償還建廠投資來支持某些行業(yè),這將使企業(yè)能夠更快地收回成本,而不必等待生產和銷售。
去年,印度政府就曾為該計劃的影響力辯護,特別是在制藥和手機制造領域,這兩個行業(yè)實現(xiàn)了爆炸性增長。在2024年4月至10月期間發(fā)放的近6.2億美元激勵資金中,約94%流向了這兩個行業(yè)。
路透社掌握到的一份分析資料顯示,在某些情況下,一些申請補貼的食品行業(yè)公司由于“未達到投資門檻”和“未達到規(guī)定的最低增長率”等因素,未能獲得補貼。相關分析資料沒有提供具體細節(jié),但路透社在其中發(fā)現(xiàn),食品行業(yè)的生產實際上已超出了所設定的目標。
在此之前,印度政府已承認其中存在問題,并在接到PLI參與者的投訴后,同意延長一段生產截止日期并提高支付補貼的頻率。一名要求匿名的印度官員直言,過多的繁文縟節(jié)和官僚主義繼續(xù)阻礙著該計劃的有效性。
一家印度智庫的貿易專家比斯瓦吉特·達爾(Biswajit Dhar)認為,印度可能已經錯過了時機,PLI可能是該國振興制造業(yè)的最后一次機會,莫迪政府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來吸引外國投資?!叭绻@種大型計劃都失敗了,你還指望什么能成功呢?”
路透社分析認為,印度原本推出PLI的時機看似“恰到好處”,中國數(shù)十年以來一直是“世界工廠”,但近年來,先是出現(xiàn)了新冠疫情,而后美國開始大肆炒作渲染“對華減少經濟依賴”,一些跨國公司在這番論調之下開始尋求所謂“中國+1”政策,即生產線的多樣化。
印度擁有龐大的人口、較低的成本,以及被視為是所謂對“西方相對友好的政府”,似乎注定要從中受益。而一段時間以來,印度在制藥和手機生產領域確實也成績不俗。
然而,印度在其他領域并未能復制這種成功,包括鋼鐵、紡織和太陽能電池板制造等領域。在這些領域,印度面臨著來自中國等更低成本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
就以太陽能行業(yè)為例,根據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2024年12月的一份行業(yè)分析報告,在簽署PLI的12家公司中,有8家可能無法達到其目標。這8家公司包括信實工業(yè)、阿達尼集團和印度JSW集團的子公司。分析報告發(fā)現(xiàn),信實工業(yè)的子公司只能達到為其設定的2027財年生產目標的50%,阿達尼集團的業(yè)務尚未訂購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所需的設備,而JSW集團則“尚未采取任何行動”。
“莫迪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目標,要通過中國實現(xiàn)”,彭博社2023年6月8日就曾以此為題刊發(fā)報道,從一家印度知名本土玩具商的困境切入,描繪了其背后整個印度制造業(yè)要追趕中國的挑戰(zhàn)所在。報道稱,盡管莫迪政府為當?shù)禺a業(yè)提供了眾多補貼激勵,但印度制造商仍十分依賴來自中國的原材料。
而事實上,“印度制造”戰(zhàn)略不如預期的原因不盡于此。在內部,印度營商環(huán)境欠佳、高端人才儲備不多、工業(yè)化底蘊不足等問題桎梏著莫迪政府的大國工業(yè)雄心;對外,疫情后的“逆全球化”趨勢抬頭、全球經濟衰退導致海外需求減少等因素也更為其發(fā)展前景添上陰影。有印度專家坦言,“中國為企業(yè)提供的東西,印度在現(xiàn)階段無法做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西方審批十年還沒下來,中企都發(fā)貨了,怎么比?”
2025-03-21 17:16 -
臺灣聘日本前自衛(wèi)隊統(tǒng)合幕僚長任顧問,外交部回應
2025-03-21 16:55 中日關系 -
葡萄牙國務部長兼外長蘭熱爾將訪華
2025-03-21 16:40 -
邀請日本前“總參謀長”出任政務顧問,臺灣想干嘛?
2025-03-21 16:28 臺灣軍事 -
王毅會見韓國外長趙兌烈
2025-03-21 16:08 中國外交 -
王毅今天啟程訪日,外交部回應
2025-03-21 15:58 中日關系 -
美國制裁山東一家煉油廠,中方回應
2025-03-21 15:57 中美關系 -
黃仁勛罕見道歉:我錯了,但…
2025-03-21 15:46 -
是否期待美參議員戴恩斯訪華為中美領導人會晤鋪路?外交部回應
2025-03-21 15:44 中美關系 -
韓國計劃于第三季度內對中國團體游客免簽,外交部回應
2025-03-21 15:36 -
“全球航司的運營都被打亂了”
2025-03-21 15:06 -
“不同尋?!保乩势斩⑸狭诉@里,為什么?
2025-03-21 15:03 烏克蘭之殤 -
特朗普動手:歐洲、中國都比我們強
2025-03-21 15:02 特朗普 -
美專家獻計:搶在中國前頭,逐個擊破…
2025-03-21 14:09 -
馬斯克將聽取對華開戰(zhàn)簡報?特朗普緊急辟謠
2025-03-21 14:07 -
韓國在野黨已對代總統(tǒng)崔相穆發(fā)起彈劾
2025-03-21 13:46 三八線之南 -
“中歐投資協(xié)定若能起死回生,是一件好事”
2025-03-21 12:1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這個領域,“與中國比,韓國節(jié)節(jié)敗退”
2025-03-21 11:29 三八線之南 -
“太依賴中國了”,特朗普下令增產
2025-03-21 11:15 -
境外反華“培訓”細節(jié)曝光:在寫滿反動標語的教室里高喊反動口號
2025-03-21 10:26 國家安全
相關推薦 -
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5“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67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398“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破局時刻 評論 130最新聞 Hot
-
普京閱兵式演講:絕不接受歪曲歷史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