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還有2萬多3·11災民在“避難”,災后重建“一地雞毛”
據(jù)日本廣播協(xié)會(NHK)3月11日報道,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14年后,至今有仍然有超過24000人在“避難狀態(tài)”之中。盡管這些居民并非依然“擠在體育館等避難設施中生活”,但對他們來說,生活真正恢復正常的日子仍然遙遙無期。
日本福島縣政府和復興廳的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25年2月1日,仍然有24644人因受地震和福島核事故影響,處于“避難狀態(tài)”之中。此項數(shù)據(jù)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633人,為2012年5月避難人數(shù)的14.9%左右。
不過這24644人并不是依然生活在體院場館等避難設施當中。根據(jù)福島縣方面的官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相關民眾目前大多數(shù)已經投靠親戚朋友生活,其余部分住在日本政府提供的臨時住房、公營住房、公務員宿舍等場所。在所有處于“避難狀態(tài)”的民眾當中,大多數(shù)人都已經離開福島當?shù)?,目前在日本其它地區(qū)生活。
日本為災民修建的臨時住房 FNN
日本“東日本大震災支援網絡”組織的報告等信息顯示,目前之所以還有超過2萬名民眾被認定處于“避難狀態(tài)”,主要是因為這些民眾還沒有回到福島當?shù)厣?,且其中部分民眾還在接受如住房補助等政府救濟。不過,考慮到目前尤其是福島核電站周邊,還有大量地區(qū)因沾染有輻射污染等問題屬于“歸還困難區(qū)域”,即便這些在外避難的民眾想要回到家鄉(xiāng),這樣的愿望恐怕在短時間內也很難實現(xiàn)。
此外據(jù)《東京新聞》報道,盡管日本政府在進行凈化處理后放開了部分地區(qū)的居住許可,但出于各種各樣的擔憂,也有很多民眾依然選擇在外地生活。由于實際選擇回到震前居住地的居民數(shù)量寥寥,日本政府甚至還在考慮未來“除非居民決定返回,否則不再進行凈化工作”。這一政策也引起了民眾的強烈批評。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福島周邊“歸還困難區(qū)域”和當時剛解禁區(qū)域的示意圖 東京新聞
不僅如此,大量福島的避難民眾需要被安置到外地,因日本政府處置不當,甚至出現(xiàn)過“給人口1500人的村子安排接納10000名避難群眾”的案例,避難民眾和當?shù)鼐用耖g的緊張關系曾一度成為日本全國性的社會問題。
日本政府也的確試圖通過行政手段修復“3·11大地震”和福島核問題給受災地區(qū)帶來的破壞。除設立專門負責相關問題的“復興廳”、征收“災害復興特別稅”以獲取經費等手段外,日本政府也安排了為數(shù)不少的基建、生活設施、居民區(qū)等重建項目。但據(jù)《讀賣新聞》等媒體報道,在當?shù)厝丝诹魇乐氐谋尘跋?,受災地區(qū)重建的學校等設施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人使用,當?shù)匾矡o力維護重建的基礎設施。
《讀賣新聞》3月5日報道,受災最嚴重的巖手、福島、宮城三縣的基建維持費按最新統(tǒng)計至少每年要花565億日元,比震前增長了1.7倍。由于學生不足,當?shù)刂亟ǖ膶W校也經常出現(xiàn)被合并廢棄的情況,其中不乏耗資超10億日元(約4900萬人民幣)重建的學校。
日本“311大地震”后新修建的居民區(qū),其中大部分房屋處于空置中 讀賣新聞
受災地區(qū)的居民區(qū)也有類似的情況,盡管日本政府投入了大價錢重建,但實際的入住率卻非常低。
《讀賣新聞》對災后重建的328個居民區(qū)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到實際重建的住宅為7686戶,總花費2825億日元(約139億人民幣),平均每戶造價3675萬日元(約180萬人民幣),其中因地形原因施工難度高的宮城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過造價超過6億日元(約2950萬人民幣)的極端案例。相關費用最終都由日本中央政府承擔。
更糟糕的是,由于相關居民區(qū)建造周期平均超過32個月,許多預計入住的居民都因工期實在太久而中途放棄了。有重建的居民區(qū)原計劃入住23戶,但5年的工期結束后實際入住的僅為2戶。即便重建的住宅很快也開放給非災民的普通人購買,最后實際入住的也僅有7戶,對促進人口回流的效果僅稱得上是聊勝于無。
不過對當今的日本來說,支持“3·11大地震”災區(qū)重建依然是絕對的“政治正確”。在2024年10月24日,剛就職不久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政府的“復興推進會議”上表示:“沒有福島的復興,就沒有東北的復興。沒有東北的復興,就沒有日本的復興。因此,請各位繼續(xù)竭盡全力,為災民的生活和產業(yè)的復興而努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譯心 
-
烏克蘭將在與美國會晤時提出?;鸱桨福饨徊勘響B(tài)
2025-03-11 16:08 烏克蘭之殤 -
中方將參加中日韓峰會?外交部:就有關事宜保持積極溝通
2025-03-11 16:08 -
美國“斷供”,澳大利亞反華智庫急了,外交部回應
2025-03-11 15:5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美領導人下月在中國會晤?外交部回應
2025-03-11 15:50 中美關系 -
外交部:如果美方執(zhí)意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將堅決反制
2025-03-11 15:4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果然,美烏“各占鰲頭”
2025-03-11 15:37 -
韓國造船業(yè)“都想要”:可美國要是卡中國厚鋼咋辦…
2025-03-11 15:3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謝鋒:“外資撤離中國論”宣告破產
2025-03-11 15:03 -
“被中國嚇到,特朗普憋了一招”
2025-03-11 15:03 中美關系 -
特朗普“護犢子”,歐盟決定對蘋果、Meta“淺罰一下”
2025-03-11 14:3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這一項,日本要輸給中國了
2025-03-11 14:27 -
美烏談判前夕,莫斯科再遭烏無人機襲擊:1死5傷
2025-03-11 13:34 烏克蘭之殤 -
突發(fā),杜特爾特被拘
2025-03-11 12:34 -
“夾在中美兩頭大象中間”,加拿大農民“喊疼”
2025-03-11 11:58 觀察者頭條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近萬億元,馬斯克:好難啊
2025-03-11 11:54 -
急赴美“求放過”,日本談了個寂寞…
2025-03-11 11:4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魯比奧直說了:烏克蘭必須割讓領土
2025-03-11 11:42 烏克蘭之殤 -
美方今日將舉行聽證會,炒作中國“成熟”芯片
2025-03-11 11:30 中美關系 -
馬斯克:這事兒,烏克蘭干的
2025-03-11 11:20 -
“對嘍,每個科技領域都輸給中國,就照著特朗普來”
2025-03-11 10:3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