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挑戰(zhàn)中國又有了新機會,但……”
-
楊蓉yangrong@guancha.cn
【文/觀察者網 楊蓉】
揚言要對中國廣征60%關稅的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這被美媒視作印度振興制造業(yè)、成為經濟強國的“新機遇”,但也忍不住質疑,這個南亞大國能否承接住這波“流量”?
“要想挑戰(zhàn)中國,印度需要消除自身對工廠主的阻礙”,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23日以此為題報道稱,印度國內繁瑣的審批程序、缺乏國際自貿協定等因素,都令印度制造業(yè)發(fā)展受到阻礙。
手續(xù)“令人頭疼”,工廠不敢擴張
在《華爾街日報》看來,印度服裝業(yè)當前面臨的困境就是“前車之鑒”。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羅爾經營服裝制造公司近30年的達南賈伊(A. Dhananjaya)表示,在新冠疫情之前,他的生意都被中國搶走,最近兩年,規(guī)模更大、報價更低的孟加拉工廠又吸引走其許多客戶,他已經被迫陸續(xù)裁減一半員工。
“這種崩潰是實際存在的。”達南賈伊說,“再過五年,我不確定服裝業(yè)是否還能生存下去?!?
究其原因,達南賈伊提及印度復雜的審批程序。他說,自己不敢讓員工規(guī)模超過100人,因為這意味著要填寫更多表格、申請更多許可證,以及繳納更多費用。
達南賈伊稱,因為每次工廠擴招人員,都要跑一趟當地勞動部門更新許可證,他一直刻意將工廠的全職工人數量保持在一個較小的數字。但即使如此,他的經理也要花大量時間記賬,更新與工廠加班情況、工傷、工資等相關的幾十種不同的登記文件。他說,這些手續(xù)“令人頭疼”,“抬高了成本,使我們的競爭力下降”。
當地時間2023年2月26日,印度新德里,一家服裝廠的工人 視覺中國
據悉,印度許多邦禁止或限制女性在晚上7點后在工廠工作,而印度男性勞動力相比在工廠輪班,又更傾向于打零工或送快遞,這限制了許多工廠每天只能安排一次輪班。如果接到大訂單,需要增加班次,根據印度現行規(guī)定,工廠須事先獲得政府批準。
班加羅爾一家服裝廠的老板、42歲的薩米爾·亞達夫(Sameer Yadav)表示,如果他能在現有工廠增加晚班,他的成本會低得多。報道稱,為了承接更多訂單,亞達夫2016年開設了第二家工廠,但這也讓他在機械、管理、安保和許可證方面的開支翻了一番。
據亞達夫說,在過去10年間,他已經因成本問題損失了大約60%的業(yè)務?!八械纳舛寂艿矫霞永瓏チ??!眮嗊_夫說,在孟加拉國生產襯衫的成本只有他的一半。
服裝業(yè)只是印度制造業(yè)增長難題的一個縮影。經濟學家和業(yè)內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從家具到鞋子,印度經濟中最有可能雇用大量工人的許多領域都重復著這種模式,而勞動密集型制造業(yè)恰恰是中國、韓國等國家過往經濟增長的基礎。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在印度,制造業(yè)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已從20年前的17%左右下降到2023年的13%。報道稱,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每年有數百萬年輕人加入勞動力大軍,印度全國約有6500萬個制造業(yè)崗位,但務農人數是這個數字的四倍。
“印度在勞動密集型制造業(yè)領域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狈▏赓Q銀行(Natixis)新興市場經濟學家阮禎(音,Trinh Nguyen)說,“雖然這是工業(yè)化中不那么有吸引力的一部分,但像印度這樣的大國不可以完全忽視這一領域。”
標簽 印度制造- 責任編輯: 楊蓉 
-
36034994586981美元!美國國債總額再創(chuàng)新高
2024-11-24 20:33 美國經濟 -
“沒有中國技術設備參與,我們已無法實現盈利”
2024-11-24 20:13 觀察者頭條 -
巴基斯坦西北部暴力沖突已致82人死亡
2024-11-24 16:42 巴鐵 -
“對他,中方要有所準備”
2024-11-24 15:46 中美關系 -
3000億美元方案通過了,發(fā)展中國家怒斥:屈辱
2024-11-24 15:40 觀察者頭條 -
時隔數十年,加拿大政府終于道歉
2024-11-24 15:25 -
“蒙特利爾在燃燒的時候,特魯多卻載歌載舞”
2024-11-24 12:09 -
矛盾激化!菲副總統:我已下令,若我被殺…
2024-11-24 11:43 -
中方宣布后搜索量暴增,石破茂回應
2024-11-24 11:26 中日關系 -
阿根廷譴責
2024-11-24 10:06 -
-
“完全有可能在2025年結束沖突”
2024-11-24 09:21 烏克蘭之殤 -
“中歐接近談妥,即將取消關稅”
2024-11-24 09:17 觀察者頭條 -
我使館: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4-11-24 08:06 臺灣 -
委內瑞拉國家警察包圍阿根廷駐委大使官邸
2024-11-24 07:47 -
博雷利:成員國不能選擇性地執(zhí)行逮捕令
2024-11-24 07:13 歐洲亂局 -
“這是中國的非凡機遇,德國和日本遠遠落后了”
2024-11-23 22:34 人工智能 -
北約秘書長與特朗普會談,討論“全球安全”
2024-11-23 21:21 特朗普 -
所謂“中立”?瑞士高校對中國學生下手引發(fā)廣泛擔憂
2024-11-23 21:14 歐洲亂局 -
“他最快下月首次訪華”
2024-11-23 19:44 日本
相關推薦 -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