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微軟等投資者施壓后,OpenAI董事會正與阿爾特曼討論讓其回歸
(觀察者網(wǎng)訊)當?shù)貢r間11月17日,ChatGPT母公司OpenAI董事會解雇了首席執(zhí)行官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這一消息震動整個科技行業(yè)。但僅僅一天后,有知情人士透露,在投資者的壓力下,OpenAI董事會成員已經(jīng)開始與阿爾特曼商討回歸事宜。
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18日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稱,OpenAI董事會正在與阿爾特曼進行會談,董事會原則上同意辭職,并允許阿爾特曼和公司前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回歸。但阿爾特曼仍在考慮此事,尚未給出任何答復。
報道稱,阿爾特曼對是否回歸感到“矛盾”,他希望成立新的董事會,改變OpenAI公司的治理模式。
其他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以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為首的投資者向OpenAI董事會施加壓力,要求召回阿爾特曼重新?lián)问紫瘓?zhí)行官。投資者擔心,如果失去了阿爾特曼,OpenAI公司的員工可能大量外流。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興盛資本、老虎全球管理、紅杉資本等主要投資者已經(jīng)與阿爾特曼和OpenAI最大投資者微軟接觸,討論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措施,“從阿爾特曼遭到解雇的那一刻起,這件事就一直在進行中?!?
對于阿爾特曼可能回歸的傳言,OpenAI發(fā)言人沒有發(fā)表評論,微軟公司也拒絕發(fā)表評論。但OpenAI首席戰(zhàn)略官杰森·權(Jason Kwon)在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表示,“我們正努力達成解決方案,我們?nèi)匀槐3謽酚^?!彼嘎叮竟芾韺訉⒃诋?shù)貢r間19日上午發(fā)布一些新消息。
資料圖:薩姆·阿爾特曼 圖源:視覺中國
消息人士還透露,阿爾特曼也可能選擇“另起爐灶”,他和布羅克曼正在與投資者接觸,探討創(chuàng)辦一家新的人工智能企業(yè)。如果阿爾特曼最終決定離開OpenAI公司,可能會引發(fā)一輪“離職潮”,許多OpenAI員工已經(jīng)開始考慮辭職。
部分投資者也表示,如果阿爾特曼決定創(chuàng)辦新的公司,他們愿意提供投資。OpenAI的投資者之一,科斯拉風險投資公司創(chuàng)始人維諾德·科斯拉(Vinod Khosla)18日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說,“科斯拉風險投資希望阿爾特曼回到OpenAI,但無論他下一步打算做什么,我們都會支持他?!?
阿爾特曼能否回歸OpenAI公司還是個未知數(shù),但他得到了大量OpenAI員工的支持?!督鹑跁r報》提到,當?shù)貢r間18日晚間,阿爾特曼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了一條“我非常熱愛OpenAI團隊”的推文,不到一個小時內(nèi),就有數(shù)百名OpenAI現(xiàn)任員工轉(zhuǎn)發(fā)或點贊,其中包括臨時首席執(zhí)行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和首席運營官布拉德·萊特卡普(Brad Lightcap)。
穆拉蒂和萊特卡普在社交媒體上給阿爾特曼點贊
OpenAI公司由阿爾特曼和埃隆·馬斯克等人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于去年11月推出了ChatGPT聊天機器人,在全球掀起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熱潮。
但在當?shù)貢r間11月17日,OpenAI董事會解雇了阿爾特曼,OpenAI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布羅克曼隨后也宣布將離開公司,這一消息震動整個科技行業(yè)。《紐約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突如其來的變故可能與OpenAI內(nèi)部的理念與派系矛盾有關。
消息人士透露,OpenAI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一、董事會成員伊利亞·蘇茨克維爾(Ilya Sutskever)在罷免阿爾特曼的決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風險感到擔憂,但阿爾特曼沒有對風險給予足夠的重視。蘇茨克維爾還對自己在公司內(nèi)的地位遭到削弱感到不滿。
目前,OpenAI公司已經(jīng)任命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擔任臨時首席執(zhí)行官。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在17日的緊急全體會議上,穆拉蒂試圖安撫OpenAI員工,并表示OpenAI與微軟的合作關系是穩(wěn)定的,多名微軟高管繼續(xù)表達了對OpenAI的信心。
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則在同一天發(fā)表聲明稱,微軟與OpenAI簽訂了長期協(xié)議,將繼續(xù)致力于雙方的合作伙伴關系,“我們將共同努力,繼續(xù)為世界帶來這項技術中有意義的好處?!?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OpenAI-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第二屆“思想亞洲”媒體智庫論壇在新加坡舉辦
2023-11-19 15:52 -
烏拉圭總統(tǒng)拉卡列將訪華
2023-11-19 15:45 -
沙特外交大臣:阿拉伯-伊斯蘭峰會的部長級委員會將訪華
2023-11-19 14:44 巴以恩仇錄 -
約旦外交大臣:阿拉伯國家不會收拾以色列制造的爛攤子
2023-11-19 13:37 巴以恩仇錄 -
從舊金山出發(fā),中美關系向何處去?
2023-11-19 13:28 中美關系 -
歐爾班:烏克蘭距離加入歐盟還有“光年之遙”
2023-11-19 12:01 -
“在歷史關頭,我們共同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2023-11-19 10:33 中美關系 -
誰來管理加沙?拜登表態(tài),內(nèi)塔尼亞胡反對
2023-11-19 10:29 巴以恩仇錄 -
“以軍將‘很快’在加沙地帶南部開展地面行動”
2023-11-19 09:00 巴以恩仇錄 -
馬爾代夫政府正式要求印度從馬爾代夫撤軍
2023-11-18 23:01 龍象之間 -
遭埃爾多安“懟臉輸出”后,他終于批評以色列了
2023-11-18 22:45 德意志 -
SpaceX星艦二次試飛:被認定“失敗”,馬斯克祝賀
2023-11-18 22:23 航空航天 -
一中國漁船在日本鹿兒島海域傾覆,我領館要求日方全力搜救中國漁民
2023-11-18 22:23 中日關系 -
王毅談習近平赴美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出席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23-11-18 22:13 中美關系 -
亞美尼亞總理:已與阿塞拜疆就和平條約基本原則達成一致
2023-11-18 21:06 -
“美國文化黑暗墮落、無可救藥,恐將招致神罰”
2023-11-18 18:36 美國一夢 -
“旅居英國12年,英國唯一一對大熊貓將于12月回到中國”
2023-11-18 18:25 熊貓政治 -
他再度表態(tài):哈馬斯不能再控制加沙
2023-11-18 18:23 巴以恩仇錄 -
印度官員直說了:就是對中國的回應
2023-11-18 17:44 龍象之間 -
這家報紙被俄方列為“外國代理人”
2023-11-18 17:03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38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29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梗“突ハ嘀肛?/a>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