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警告:美國面臨2011年以來風險最高的債務危機
(觀察者網訊)據英國《金融時報》1月27日報道,美國華爾街多家投資銀行日前警告稱,美國政府正走向2011年以來風險最高的債務危機,國會兩黨日益激烈的對抗和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可能導致美國發(fā)生債務違約,這很有可能引發(fā)經濟“嚴重衰退”。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稱,摩根大通銀行在27日發(fā)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圍繞債務上限的爭斗將是2023年美國經濟面臨的重要問題。
摩根大通美國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Michael Feroli)指出,近年來,美國國會在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上發(fā)生過多次爭執(zhí),只是最終都“有驚無險”,沒有出現債務違約的情況。但如今美國國會已陷入“劍拔弩張”的氛圍,避免債務違約的協議可能更難達成。
費羅利表示,債務違約的影響還難以預測,但這很可能導致“嚴重衰退”,“即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2011年債務上限危機中的邊緣政策?!彼^的“邊緣政策”,指的是一方故意將局勢推到危機邊緣,迫使對手做出讓步從而獲得有利結果的做法。
瑞銀集團美國高級經濟學家巴勃羅·維蘭紐瓦(Pablo Villanueva)注意到,美聯儲正在實施量化緊縮政策,在多年的貨幣刺激之后以“非??斓乃俣取睆慕洕谐樽哔Y金。這似乎意味著,美國政府現在面臨的債務危機“非常重要”,與以往有很大不同。
高盛首席政治經濟學家亞力克·菲利普斯(Alec Phillips)則直言,美國政府正面臨2011年以來風險最高的債務上限問題。2011年,債務上限問題曾導致國際評級機構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引發(fā)金融市場劇烈震蕩。
美國華爾街 圖自IC photo
今年1月19日,美國債務突破31.4萬億美元法定上限,美國財政部自上周開始采取“特別措施”來避免聯邦政府發(fā)生債務違約。美財長耶倫20日警告稱,“特別措施”能支撐的時長難以確定,最早可能在6月耗盡。
但隨著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政治斗爭愈演愈烈,雙方始終無法就提高債務上限的議案達成一致。作為眾議院多數黨的共和黨要求大幅削減預算開支,以換取共和黨人對提高債務上限的支持,但白宮和參議院多數黨民主黨拒絕接受這一提議。
分析人士認為,共和黨人凱文·麥卡錫經過15輪投票才最終當選眾議院議長,其中部分原因在于他承諾對民主黨采取“強硬態(tài)度”。這意味著共和黨內極右翼力量不太可能在債務上限問題上向民主黨人妥協。
自1970年以來一直在提高的美國債務上限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金融時報》指出,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之一,美國國債市場對全球各國央行和投資者有著“避風港”作用,如果發(fā)生債務違約,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劇烈沖擊。英國巴克萊銀行投資級債券負責人梅根·格拉普(Meghan Graper)表示,債務上限危機目前還沒有對市場造成影響,但影響可能在下半年逐漸顯現。
美國債務上限制度始于1917年,當時國會設立此項制度的初衷是使政府能夠定期檢視開支情況,加強財政自律。然而,自有記錄的1940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guī)模屢次逼近甚至達到債務上限。這一紅線也已被修改了104次,平均每9個月一次。其中,大部分是上調,以滿足政府所作出的支出承諾。
最近一次發(fā)生在2021年10月,美國聯邦政府當時觸及28.9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采取非常規(guī)措施,避免出現債務違約,直至當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立法,將債務上限提高至31.4萬億美元,才暫時緩解了債務危機。然而,僅僅一年之后,美國聯邦政府未償債務就增加了2萬多億美元,再次突破紅線。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美國經濟-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俄副外長:烏方網絡攻擊未達到西方預期,俄已做好應對
2023-01-28 20:39 烏克蘭之殤 -
瑞典:延長對自中國入境者的臨時限制措施至2月18日
2023-01-28 19:20 -
美國警告中東國家:離俄羅斯遠點!
2023-01-28 18:58 -
美國5警察暴力執(zhí)法錄像公布:受害人大喊叫媽媽,3分多鐘至少被打9次
2023-01-28 18:39 美國一夢 -
人才“流失”新加坡?梁振英:短期現象,無需總把新加坡掛嘴邊
2023-01-28 15:59 香港 -
德民調:54%受訪者贊成援烏坦克,這個黨的支持者最反對
2023-01-28 15:07 烏克蘭之殤 -
印度兩架戰(zhàn)斗機墜毀:分別為蘇-30和幻影2000
2023-01-28 15:03 印度驚奇 -
盧拉提議:南方共同市場可作為整體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
2023-01-28 14:16 中國-拉美 -
德國外長說“在與俄交戰(zhàn)”?
2023-01-28 14:07 歐洲亂局 -
“如果我還是總統”,克宮回應了
2023-01-28 11:07 特朗普 -
還想要戰(zhàn)機?德國防長:不可能
2023-01-28 10:24 烏克蘭之殤 -
“放下錘子!”“不!”佩洛西丈夫遇襲錄像公布
2023-01-28 10:23 -
烏克蘭大使:共321輛,但發(fā)貨太慢
2023-01-28 08:16 烏克蘭之殤 -
中方代表:不得擅自作決定
2023-01-28 07:48 -
東耶路撒冷發(fā)生槍擊事件致7死,警方:近年最嚴重襲擊之一
2023-01-28 07:47 巴以恩仇錄 -
巴基斯坦將從中國進口鐵路客車投入載客運營
2023-01-28 07:06 巴鐵 -
中國奧委會支持國際奧委會和亞奧理事會涉俄倡議
2023-01-28 06:51 俄羅斯之聲 -
拜登又念叨:我們第九,中國卻第二
2023-01-27 23:09 美國一夢 -
“拜登被布林肯說動,轉變令軍方意外”
2023-01-27 22:09 烏克蘭之殤 -
《阿凡達2》票房超《復聯3》,影史前五卡梅隆承包了仨
2023-01-27 20:25
相關推薦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1“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0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12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1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