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計援烏達530億,美國專家卻警告:疫情反彈下沒錢抗疫了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文/觀察者網(wǎng) 齊倩】近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一份價值約400億美元的烏克蘭援助計劃,累計對烏援助將達到約530億美元。對比鮮明的是,因國會兩黨分歧,拜登政府要求的225億美元疫情撥款遲遲沒有結果。
在5月18日舉行的簡報會上,拜登政府官員和美國專家警告說,今年秋季全美新增確診病例面臨激增的風險,若缺少這筆防疫資金,美國將無法購買必要的疫苗、進行治療和相關研究。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則提醒,由于居家自行檢測和快檢普遍,美國真實的疫情數(shù)據(jù)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美媒報道截圖
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和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當?shù)貢r間5月18日,時隔一個多月,白宮舉行了首次疫情應對簡報會,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瓦倫斯基和白宮新冠疫情協(xié)調員杰哈等人參會。
白宮新冠疫情協(xié)調員杰哈在會上表示,他們正在研發(fā)新一代新冠疫苗,并計劃為一個美國人提供必要的疫苗,但若沒有資金,這一切都將做不到。
杰哈說:“我想確保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可以為每個想要疫苗的美國人購買足夠的疫苗。我認為這絕對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現(xiàn)在沒有資源來做到這一點……若新一代疫苗在秋季和冬季問世,但如果沒有額外資金的話,我們將無法為每個想要的美國人購買足夠的疫苗?!?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瓦倫斯基則援引數(shù)據(jù)稱,目前美國疫情已經(jīng)反彈,新增病例已達到7天平均約9.4萬例,比上周增加了25%以上,每日新增死亡人數(shù)也達到近300人。與此同時,與新冠病毒相關的住院人數(shù)也在上升,平均每天有大約3000人因新冠肺炎住院,比前一周增加了19%。
但她補充說,居家自行檢測和快檢結果通常不會上報至衛(wèi)生部門,這個數(shù)字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瓦倫斯基說,現(xiàn)在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生活在社區(qū)傳播程度中等或較高的地區(qū)。雖然不再強制要求戴口罩,但她強烈鼓勵居住在高傳播地區(qū)的居民戴口罩,“個人應考慮根據(jù)自身風險采取預防措施,例如避開人群、戴口罩和增加檢測”。
瓦倫斯基推文:全美近1/3人口生活在社區(qū)傳播程度中等或較高的地區(qū)
3月8日,國會兩黨在防疫資金分配問題上產生分歧,在表決最后一刻,美眾議院干脆砍掉了拜登政府要求的用于疫情救助的156億美元防疫預算?!度A爾街日報》稱,這使得拜登政府最初要求的用于疫苗、治療和相關研究的225億美元疫情撥款完全落空。
然而就在一天后,眾議院通過了一項包括對烏達136億美元緊急援助的法案。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這一決定“令人心碎”。但她依舊表示:“這份綜合性法案的立法工作必須繼續(xù),它包含了對烏克蘭的緊急援助,以及可以保證美國家庭的直接需求?!?
5月10日,美國眾議院再次以368票贊成、5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一份價值約400億美元的烏克蘭援助計劃。這使得美國累計對烏援助將達到約530億美元。目前,這份援烏計劃正在等待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
就在國會兩黨對援烏熱情高漲之際,美國疫情開始反彈。截至5月18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總數(shù)接近8300萬例,死亡人數(shù)超過100萬人。
新冠死亡人數(shù)超100萬,拜登下令全美降半旗。圖自外媒
對于本階段疫情惡化的原因,多數(shù)美國專家將之歸咎于美國疾控中心“過時且混亂”的指導方針。他們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采訪時呼吁,是時候更新疫情指導方針了。
據(jù)CNN 8日報道,美國疾控中心目前指導方針包括:不強制在室內戴口罩、“24小時內與確診者不戴口罩近距離接觸超15分鐘”才能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近距離”的定義為6英尺(約合1.8米)等等。
美國專家提醒稱,加之居家自行檢測普遍,目前已知感染只是“冰山一角”。
其中,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莫克達德(Ali Mokdad)估計,在全美范圍內,每100例感染病例中,只有7例被記錄在官方統(tǒng)計中。耶魯大學傳染病專家貢薩爾維斯(Gregg Gonsalves)說,美國政府正“低估和淡化”疫情,他們在看到住院和死亡人數(shù)增加之前不會提高警覺,目前的數(shù)據(jù)“是滯后指標”。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美媒反思:死了100萬疫情還沒完,現(xiàn)在該咋辦?
2022-05-19 18:10 美國一夢 -
俄羅斯士兵認罪了,克宮回應
2022-05-19 16:51 烏克蘭之殤 -
歐美多地暴發(fā)罕見猴痘病毒,或已出現(xiàn)社區(qū)傳播
2022-05-19 16:31 -
美司法部門起訴四名中國“情報人員”?外交部回應
2022-05-19 16:31 中國外交 -
頓涅茨克領導人:亞速鋼鐵廠內過半烏軍已放下武器投降
2022-05-19 16:31 烏克蘭之殤 -
澳酒商:寧夏云南葡萄“有前途”,將推出“中國制造”產品
2022-05-19 16:23 -
塞爾維亞確定19個“炸彈威脅”郵件地址,8個在波蘭
2022-05-19 16:11 -
英媒:不負“推土機”之名…
2022-05-19 16:09 -
楊潔篪通話中警告美方的“危險境地”指什么?外交部回應
2022-05-19 16:08 中美關系 -
僅3周,拜登政府“信息打假”行動夭折
2022-05-19 15:52 美國政治 -
14國在愛沙尼亞參加北約軍演,距俄邊境僅60公里
2022-05-19 15:42 烏克蘭之殤 -
商務部回應美財長主張取消部分對華關稅
2022-05-19 15:28 中美關系 -
“對伊拉克發(fā)動野蠻入侵...對不起,我是說烏克蘭...”
2022-05-19 15:23 美國政治 -
韓春霖出任駐羅馬尼亞大使,曾任山西長治市委副書記
2022-05-19 13:54 中國外交 -
“我們是什么時候決定同俄開戰(zhàn)的?”
2022-05-19 13:30 美國政治 -
韓國:出租車司機65歲以上占46%
2022-05-19 13:16 三八線之南 -
英媒:通脹嚴重,貧困英國家庭在麥當勞蹭網(wǎng)蹭暖氣
2022-05-19 12:20 不列顛 -
美國總統(tǒng)推特粉絲2200多萬,半數(shù)都是假的…
2022-05-19 12:15 -
20年來首次公布:美國槍支年產超千萬,還進口400萬
2022-05-19 12:10 美國一夢 -
美國在基輔“重要的一步”
2022-05-19 12:06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38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29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