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縮了?英媒爆料:立陶宛考慮要求臺當局給“臺灣代表處”改名
-
丁悅不愿再
(觀察者網(wǎng)訊)自立陶宛總統(tǒng)瑙塞達改口認錯后,立陶宛似乎終于開始討論給所謂“臺灣代表處”改名了。
據(jù)路透社25日報道,兩名消息人士稱,立陶宛官員正在討論是否要求臺當局修改所謂“臺灣代表處”的名稱,來“緩解與中國的緊張關(guān)系”。
路透社報道截圖
消息人士稱,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上周向總統(tǒng)瑙塞達提議,將辦事處的中文名“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改為“駐立陶宛臺灣人民代表處”。
不過,代表處的英文名稱“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n”仍不會改變,改變的是中文譯名,將“Taiwanese”的中文譯名由“臺灣”改為“臺灣人民”。這一改變將使代表處的名稱與立陶宛語和英語中使用的名稱一致,但路透社稱,這需要得到臺當局的同意。
立陶宛智庫維爾紐斯東歐研究中心負責人利納斯?科亞拉(Linas Kojala)指出,這一改變是為了避免讓這一代表處與“政治實體”掛鉤。他表示:“立陶宛政府可能想強調(diào),在立陶宛的代表處代表的不是政治實體,而是臺灣人民,立陶宛希望與臺灣人民建立文化、經(jīng)濟和其他關(guān)系?!?
目前,立陶宛總統(tǒng)辦公室和外交部均未置評。消息一出,臺當局倒是連忙跳出來澄清。據(jù)臺“中央社”消息,所謂“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回應(yīng)稱,未收到立陶宛變更代表處名稱的相關(guān)詢問或要求。黃鈞耀辯稱,“臺灣代表處”這一名稱是雙方共識?!爸醒肷纭边€聲稱,據(jù)3名立陶宛知情人士透露,“臺灣代表處”的名稱已定,不會改變。
原本按照原則,這一經(jīng)貿(mào)代表處只能以“臺北”命名,但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有意打破慣例,去年允許臺當局以“臺灣”之名設(shè)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
立陶宛這一公然制造“一中一臺”的舉動也讓其付出了巨大代價,中立關(guān)系急劇惡化。今年伊始,1月4日,立陶宛總統(tǒng)瑙塞達改口“認錯”,表示允許臺當局以“臺灣”名義設(shè)立“代表處”是“錯誤”,并稱自己事先不知情。兩天后,瑙塞達要求外長蘭茨貝爾吉斯拿出具體的對華“緩和局勢”方案。
直到本月20日,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仍在嘴硬。他稱,“政府的計劃中沒有讓步這個選項”,他已于19日向總統(tǒng)瑙塞達提交了一份計劃,打算就中國“沒有明說的制裁行為”向世界貿(mào)易組織提起上訴。
不過,就在蘭茨貝爾吉斯嘴硬的時候,本月21日,英國《金融時報》曾透露這樣一則消息——美國外交官員近日向立陶宛當局提出建議,更改所謂“臺灣代表處”的名字,以緩解該國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知情人士透露,提出建議的美國外交官員認為,選擇使用“臺灣代表處”的說法將給所謂的“中國脅迫”提供機會,同時可能破壞其所謂“擴展對臺關(guān)系”的計劃。
報道指出,這場外交爭端顯然讓華盛頓方面頭疼不已。美國顯然想要擴大臺灣當局的所謂“國際影響力”,但同時又不希望給中方留下指責美國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機會。
然而,當時美國白宮和立陶宛外交部雙雙否認了此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稱,美國已表示將支持立陶宛政府的決定,“任何提出其他建議的人都不能反映美國和立陶宛之間的實際討論。”立陶宛外交部則宣稱,有關(guān)美國提議更改“代表處”名稱的說法“不實”且屬于“虛假宣傳活動”。
當?shù)貢r間1月25日,據(jù)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報道,立陶宛總統(tǒng)首席外交顧問斯凱吉里特(Asta Skaisgiryt?)再次回應(yīng)稱,立陶宛在“臺灣代表處”的名稱上的確“犯了一個錯誤”,改名可能是緩解緊張局勢的一種方式,但她同時強調(diào),有必要評估改名是否會帶來預(yù)期的結(jié)果。
“是的,改名可能是其中一種方式,但我們也應(yīng)該評估這一快速變化的后果,是否會帶來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我們不應(yīng)該在犯了一個錯誤之后再犯更多的錯誤,因此我們應(yīng)該充分評估我們的下一步行動?!?
1月21日,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在回應(yīng)立方有意緩和局勢時表示,中立關(guān)系出現(xiàn)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立陶宛當局在涉臺問題上執(zhí)意采取錯誤行動,損害中方核心利益,破壞國際關(guān)系基本準則。誰是造成中立關(guān)系惡化,一步步導(dǎo)致局勢升級的始作俑者,國際社會自有公論。中方同立陶宛溝通的大門始終敞開。立陶宛如果真的有意改善當前局面,應(yīng)當向中方展示出誠意,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來。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丁悅 
-
CNN“搞事”:將烏克蘭城市標記為俄羅斯
2022-01-26 10:41 烏克蘭之殤 -
-
82歲佩洛西還是不退,再次宣布競選
2022-01-26 09:55 美國政治 -
日增6萬,荷蘭總理:我們冒個險,放松封鎖
2022-01-26 09: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奧密克戎有了“妹妹”?但毒力不比“姐姐”強
2022-01-26 08:38 新冠疫情與百年未有大變局 -
冬奧:美國上屆金牌選手全出戰(zhàn),俄羅斯誓拿獎牌前三
2022-01-26 07:35 北京冬奧會 -
歷史首次!以色列總統(tǒng)宣布將訪問阿聯(lián)酋
2022-01-26 07:25 -
美國新增確診56萬例、死亡3360例
2022-01-26 07:20 美國一夢 -
俄駐華大使:中俄形成“能源聯(lián)盟”
2022-01-25 22:37 中俄關(guān)系 -
基輔市長:德國“背叛”了烏克蘭
2022-01-25 22:30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準備用對付華為那套,制裁俄羅斯
2022-01-25 21:55 烏克蘭之殤 -
“中國變了,澳大利亞換總理也沒用”
2022-01-25 21:54 -
新公寓均價348萬/套,東京都市圈房價超泡沫時代歷史高點
2022-01-25 21:52 日本 -
CNN:中俄這是趁拜登病,要拜登命
2022-01-25 21:35 美國政治 -
鳩山由紀夫:衷心祝愿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
2022-01-25 20:49 中日關(guān)系 -
美國都“發(fā)紫”了 美媒卻忽悠中國說…
2022-01-25 20:36 -
俄提議亞投行投資其近120億美元項目,包括中歐“子午線”高速
2022-01-25 20:03 俄羅斯之聲 -
中方是否考慮從布基納法索撤僑?外交部回應(yīng)
2022-01-25 19:45 非洲之窗 -
布林肯又扯上中國:不為刀俎,即為魚肉
2022-01-25 19:35 中美關(guān)系 -
間諜指控被撤銷,華裔教授首發(fā)聲:原本“還相信美國政府”
2022-01-25 18:37 美國一夢
相關(guān)推薦 -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shù)”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shù)”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xué)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nóng)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guān)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