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企、德企施壓立政府:再不緩和對華關系,就搬走
-
劉程輝曰清、曰慎、曰勤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現在一定不能在立陶宛發(fā)展,我們真的不想放棄中國市場?!睂θA關系跌入冰點之際,立陶宛被國內外企業(yè)拋棄的風險,正在與日劇增。
綜合路透社及立陶宛“15分鐘”新聞網21日報道,立陶宛國內外多家大型企業(yè)為了減少損失,正計劃放棄在立國內業(yè)務,并將生產轉移至其他國家。這些企業(yè)負責人坦承,他們曾寄望立政府能改善對華關系,但從現在來看希望渺茫。他們敦促立政府盡快恢復對華關系,否則為了長遠利益,企業(yè)將別無選擇,只能關閉位于立陶宛的生產線。
立陶宛“15分鐘”新聞網:立陶宛企業(yè)正受到對華關系風波影響
全球最大的泥炭基質、生物燃料生產商“Klasmann Deilmann”首席執(zhí)行官卡明斯卡斯(Kazimieras Kaminskas)透露,在立中關系未獲實質性改善的當下,他們正計劃將部分位于立陶宛的生產轉移到其他歐盟國家。
“我們曾計劃在立陶宛開展生產,但現在我們計劃改在拉脫維亞?!笨魉箍ㄋ怪赋?,“中國市場大約占據我們在立陶宛企業(yè)15%的銷售量,我們真的不想放棄這個市場?!?/strong>他表示,該公司向全球70個國家出口商品,而中國市場對其尤為重要,很難找到替代者。
卡明斯卡斯說,他曾經希望立陶宛和中國的關系能夠重新走上正軌,但他現在意識到“什么都不會改變”。
“我從新聞中了解到了(兩國關系)最新消息,最后做出了決定?!笨魉箍ㄋ拐f,“我們必須著眼于未來,首先要努力減少損失。”
另一家在立陶宛擁有2600名員工的非織造布廠負責人斯坦尼斯瓦斯·格魯薩斯(Stanislovas Gru?as)也制定了類似的計劃。他表示,公司正在尋找機會將位于立陶宛的生產線遷往鄰國,例如拉脫維亞或波蘭。
這名負責人說,在27個歐盟國家中,立陶宛是唯一一個不再擁有全球市場的國家。盡管公司并不缺乏資金,但確實需要一個全球市場。
立陶宛科技集團Brolis創(chuàng)始人克里斯蒂喬納斯·維茲巴拉斯(Kristijonas Vizbaras)同樣透露,考慮到政治風險因素,公司正在計劃放棄在立陶宛新建生產線的想法。
“我們必須著眼于未來,在其他國家發(fā)展我們的生產?!本S茲巴拉斯說。
路透社:德國大企業(yè)在對華問題上對立陶宛施壓
不只是立陶宛媒體發(fā)現了企業(yè)將“外逃”的危機。路透社在21日的報道中也指出,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yè)對立中關系持續(xù)的僵局憂心忡忡。德國—波羅的海商會近日敦促立政府盡快恢復對華關系,否則一些歐洲企業(yè)可能別無選擇,只能關閉位于立陶宛的生產線。
根據路透社獲取的信函,德國—波羅的海商會直接致信立陶宛外交部及經濟部長,呼吁兩位部長拿出“建設性方案”解決對華關系困境。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上個月,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會見了商界領袖,聽取了他們對當前局勢的擔憂。知情人士說,商界人士向希莫尼特抱怨,整個行業(yè)受到的損失高達數億歐元,如果對華糾紛繼續(xù)影響全球生產,情況將進一步惡化。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也沒能逃過商界的抱怨。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瑙塞達本周與企業(yè)高管舉行會談時,他被敦促“立即緩和緊張局勢”。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月中下旬,有關立陶宛國內乃至歐洲企業(yè)遭受立中關系風波影響的消息就不斷傳出。而中方也對此明確澄清——個別媒體炒作中方將立陶宛從報關系統中清除、暫停立陶宛自華進口貿易許可、施壓跨國企業(yè)不得使用立陶宛生產的部件等,這些消息均不屬實。
不過,立陶宛政府如今面臨的困境,也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立陶宛媒體援引國內銀行的說法,受到對華關系風波的影響,2022年立陶宛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0.1至0.5個百分點。
德國大陸集團門店,此前有報道稱該企業(yè)可能將被迫放棄立陶宛產零部件(圖自大陸集團)
遺憾的是,自去年11月立陶宛公然批準設立所謂“臺灣代表處”、重創(chuàng)立中關系以來,立方始終未采取切實措施改善雙邊關系,甚至多次乞求美歐入局。
直到1月4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就該國允許以“臺灣”名義開設代表處認錯;兩天后,瑙塞達要求外長蘭茨貝爾吉斯拿出具體的對華“緩和局勢”方案。
19日,瑙塞達在總統府主持召開會議,討論對華關系危機。他在會后表示,立中關系交惡造成商業(yè)損失,立陶宛需要實施“降溫計劃”,立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已經按照要求拿出了方案,并稱立中有望近期舉行會晤。
但實際上,從蘭茨貝爾吉斯20日接受媒體采訪透露的信息看,他所提交的“降溫計劃”可謂十分荒謬。
這位外長一方面聲稱立陶宛和中國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舉行峰會,另一方面堅稱立政府不會讓步,暗示中國才是“升級局勢”的一方,甚至威脅將與歐盟協調,“極有可能”將中國告上世貿組織。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臺(LRT):立陶宛外長20日稱,不會在更名問題上對華讓步
種種說辭,堪稱“提油救火”。對立陶宛方面而言,無論認錯還是頑固到底,要想擺脫當前困境,乃至將立中關系重新拉回正軌,恐怕不只是動動嘴皮子這么簡單。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在21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方同立陶宛溝通的大門始終敞開。立陶宛如果真的有意改善當前局面,應當向中方展示出誠意,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來。
趙立堅表示,中立關系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立陶宛當局在涉臺問題上執(zhí)意采取錯誤行動,損害中方核心利益,破壞國際關系基本準則。誰是造成中立關系惡化,一步步導致局勢升級的始作俑者,國際社會自有公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我使館: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提出嚴正交涉
2022-01-22 17:44 日本 -
美加州州長:這就像第三世界國家
2022-01-22 17:29 美國一夢 -
我大使:美國曬遏制中國“成績單”,荒唐可笑
2022-01-22 17:24 美國一夢 -
英澳“2+2”會談瞄準中俄,澳媒:廉價的反華言論無濟于事
2022-01-22 16:18 -
美方制裁3家中企,商務部:將采取必要措施
2022-01-22 16:01 中美關系 -
香港允許航空公司重啟波音737 MAX運營
2022-01-22 14:44 波音危機 -
日本這事,電視劇都不敢這么編…
2022-01-22 10:51 -
日本九州地區(qū)發(fā)生6.4級地震,暫無中國公民受災報告
2022-01-22 10:37 日本 -
安理會閉門會議,中俄阻止美國對朝鮮制裁
2022-01-22 09:46 中國外交 -
美國暫停4家中國航空公司44趟航班
2022-01-22 09:24 中美關系 -
美國新增確診88.6萬例死亡4303例,總數突破7000萬
2022-01-22 07:29 美國一夢 -
斯洛文尼亞外長確診
2022-01-22 07:21 -
南非失業(yè)率35%,民粹主義政黨要求減少雇傭外國人
2022-01-21 23:28 非洲之窗 -
-
美華裔女子購物遭歧視獲超8000人聲援,涉事商店道歉
2022-01-21 23:09 -
一條招聘廣告,給移民英國的香港人整懵了
2022-01-21 22:24 -
他倆見上了,但都“不指望有啥突破”
2022-01-21 22:13 烏克蘭之殤 -
歐洲議會呼吁對林鄭月娥制裁,外交部表態(tài)
2022-01-21 22:04 香港 -
“這不是會拍嘛!”
2022-01-21 21:27 -
中企安檢設備暢銷歐洲,美媒著急
2022-01-21 20:47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停火問題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
印度32座機場暫停對所有民用航班運營
-
英官員承認:美英貿易協議這條款,沖中國來的
-
巴外長:印度讓巴基斯坦別無選擇
-
巴基斯坦稱使用“梟龍”戰(zhàn)機擊毀印度S-400防空系統
-
搞錢色交易、貪欲膨脹,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王幼鵬被“雙開”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
果然,英國被用來“立規(guī)矩”了
-
印度官員:印軍正做出回應
-
印方:一高級官員在巴方炮擊中身亡
-
巴基斯坦發(fā)起“銅墻鐵壁”行動:已打擊20多處印度軍事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