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日德企業(yè)對華依賴度可能會越來越高
-
馮智源要學習一個
(觀察者網訊) 6月3日,日本財經媒體“Diamond Online”發(fā)布專欄文章稱,盡管在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下有觀點認為外國企業(yè)“應將產業(yè)從中國遷回本國”,但有調查顯示:中國依然是外國企業(yè)擴大海外業(yè)務時的“首選之地”,而且日本和德國企業(yè)“對華依賴度”今后可能會越來越高。
報道截圖 圖自“Diamond Online”網站
這篇名為《中美‘新冷戰(zhàn)’時代,日德企業(yè)更加依靠中國的理由》的文章刊登在該網站的連載專欄“探尋經濟成長新路線”上,作者為日本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經濟學者野口悠紀雄。該網站則隸屬于擁有百年歷史的日本老牌財經媒體《周刊鉆石》雜志社。
文章稱,近來有消息報道說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有企業(yè))在華生產業(yè)務受阻并打算把生產基地遷出中國。日本政府也在呼吁企業(yè)將生產基地遷回日本。
然而,中國作為產業(yè)基地和市場,正顯得愈發(fā)重要。一項企業(yè)調查的結果也顯示,中國是企業(yè)擴大海外業(yè)務時的“首選之地”。因此作者認為,在未來,企業(yè)們的“對華依賴度”可能會越來越高。
產業(yè)正“遷出中國”?
有消息稱,因蘋果公司要求,負責組裝蘋果產品的富士康計劃將iPad和MacBook的部分組裝工作從中國轉移到越南。
報道稱,盡管該舉措的背景是“中美貿易摩擦”,但是其產生的漣漪效應也蔓延到了日本企業(yè)。2021年1月,美海關曾以使用新疆棉花為由攔截優(yōu)衣庫一批襯衫。
今年,“產業(yè)回流”一詞也經常被用于涉華領域,指的是將(在華)生產基地遷回企業(yè)所在國。
去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許多企業(yè)的供應鏈出現了問題,導致“產業(yè)回流”的聲音愈發(fā)強烈。最近,這種觀點再次被一些人提起。
作者認為,問題是,“把產業(yè)遷出中國”的浪潮是否真的在發(fā)生?這,又會是一個理想的舉措嗎?
去年年初,受在華零部件采購業(yè)務停滯影響,各汽車制造廠商被迫暫時調整生產。這使得各企業(yè)開始重新審視其供應鏈。
2020年4月,作為應對新冠疫情的緊急經濟措施,日本政府宣布提供補貼,支持企業(yè)將海外生產基地搬回日本,以及將生產基地向東南亞等地進行拓展的“多樣化”發(fā)展模式。這樣一來,這種緊急經濟措施就成為了日本政府規(guī)避所謂“中國風險”舉措的一部分。
作為產業(yè)基地和市場的中國愈發(fā)重要
盡管如此,作者認為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把產業(yè)遷出中國”的浪潮。首先,從中國在日本的進口市場上份額的變化中便可初見端倪。
在日本的進口市場上中國份額的變化 圖自日媒
2017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之前,在日本的進口市場上,中國的份額約為25%。即使在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后的20018-2019年,這一比例也幾乎沒有變化。2020年2月,這一比例因新冠疫情大幅下降,但這也只是暫時的。此后,中國的份額反而增加了;在2020年11月,這個比例更是達到了近三成。
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種類十分繁多,因此也無法僅憑此來衡量中國作為產業(yè)基地的重要性。然而,毫無疑問的是,在過去的20年中,日本對中國的進口依賴性已經增加。
下圖顯示的是近年日本從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的變化趨勢。
日本從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總價的變化 圖自日媒
受疫情影響,在2020年1月、5月和6月,日本從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總價有所減少。然而,自2020年秋季以來,其總價幾乎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雖然與18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其實并不大。因此,正如我們所見,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并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化。
實際上,“把產業(yè)遷出中國”這一觀點誕生于新冠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之前。特別是隨著中國的人力成本不斷上升,有人便開始談論“中國即將喪失優(yōu)勢,推進產業(yè)‘去中國化’”。然而,這種“擺脫中國依賴”的觀點未必合理,它今后也難成氣候。理由如下:
首先,中國的產業(yè)集聚程度非常高,可預見其產品供應十分穩(wěn)定。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替代這種產能。
其次,中國作為一個市場,其重要性始終未變。
報道稱,中國在新冠肺炎蔓延之初便將其控制,并迅速恢復了經濟活動。因此,中國經濟實現了20年連續(xù)增長。在世界上較大的經濟體中,中國是唯一做到的國家。此外,在2025年前,中國經濟很大可能還會保持5%的增長率。
因此,盡管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很多,但從長遠來看,對全球大多數企業(yè)而言,中國是最重要的市場。
企業(yè)們在華業(yè)務仍將擴展
對于“擺脫中國依賴”這種看法,各企業(yè)又是怎么看的呢?
今年初,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發(fā)布了《2020年日本企業(yè)海外業(yè)務發(fā)展問卷調查》顯示,2020年最影響日企的貿易政策的兩個選項是“中國強化出口管制”和“美國強化出口和投資管制”。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即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已并不限于關稅措施,而是擴展到了安全保障的領域。
JETRO發(fā)布的日企海外業(yè)務調查 圖自JETRO網站
盡管如此,許多受訪日企仍然表示,他們將擴大對華貿易業(yè)務。問卷結果顯示39.5%的受訪企業(yè)表示他們將“在現有業(yè)務的基礎上,考慮拓展新的業(yè)務范疇”,而還有18.7%也表示將 “保持現有業(yè)務規(guī)?!?。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今年1月公布的調查也顯示,就企業(yè)發(fā)展而言,中國再次成為未來3年內全球最有前景的國家。
德國企業(yè)加大對華傾斜度
報道稱,“看好中國、加大投入”的不僅限于日企。德國企業(yè)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甚至超過了日本。
2021年2月,中國德國商會(一個由在華開展業(yè)務的德國公司組成的組織)發(fā)布了一項關于在華德企商業(yè)信心的調查顯示,72%的在華德企表示將在未來兩年內“增加對華投資”。這比2018年和19年的數據有所上升。而僅有21%的德企表示會“減少對華投資”,相比2019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
另外,當被問及“是否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完全撤出中國”時,96%的德企表示他們“完全沒有這個計劃”,只有1%的公司說他們有這個計劃。還有,被問及“是否會決定將產能遷出中國”時,87%的企業(yè)表示否定,比2019年增加了10個百分點。
因此,作者認為:絕大多數德國企業(yè)并沒有考慮從中國撤出;相反,他們正試圖增加對華投資。
此外,被問及“為何要將產能遷出中國”時,過半數的回答是“包括勞動力成本在內的總成本上升”。
報道稱,對企業(yè)來說,他們關注的問題不是“中美貿易摩擦”,更是“成本上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馮智源 
-
想用“炮艦外交”嚇唬中國?英媒先潑冷水
2021-06-03 16:13 不列顛 -
商務部:中美經貿領域已開始正常溝通
2021-06-03 15:16 中美關系 -
最多4周,日本通過男性陪產假法律修正案
2021-06-03 15:12 -
韓總統文在寅指示嚴肅處理空軍性侵案
2021-06-03 14:00 三八線之南 -
因標注含有中文“泡菜”兩字,韓便利店相關產品全下架
2021-06-03 13:20 -
反對黨領導人宣布組閣成功,內塔尼亞胡時代終結?
2021-06-03 11:20 -
日媒:G7首腦聲明擬寫進支持日本舉辦奧運會
2021-06-03 09:36 東京奧運會 -
31省份新增確診24例:本土15例均在廣東
2021-06-03 08: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替谷歌、亞馬遜出頭,美國宣布對6國征收報復性關稅
2021-06-03 08:56 美國政治 -
失業(yè)率高達32.6%,南非總統表示將進行國企改革
2021-06-03 08:45 -
美國新增確診20531例、死亡685例
2021-06-03 07:05 美國一夢 -
世衛(wèi)要求重新檢驗意大利2019年血液樣本
2021-06-02 23:1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方嚴重關切中國的軍事存在”,柬埔寨這么回
2021-06-02 23:07 -
美媒記者:特朗普自稱要8月前復職總統
2021-06-02 23:04 特朗普 -
東京奧運會已經有一萬名志愿者辭職
2021-06-02 22:39 東京奧運會 -
江蘇發(fā)現人感染H10N3,世衛(wèi)評估
2021-06-02 22:19 -
“科興獲批,窮國有路子了”
2021-06-02 22:1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僅次于金正恩,誰將成為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
2021-06-02 22:06 朝鮮現狀 -
習近平同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通電話
2021-06-02 21:47 中國外交 -
“情報機構之間不講友情,不要相信任何人”
2021-06-02 21:14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饐栴}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
印度32座機場暫停對所有民用航班運營
-
英官員承認:美英貿易協議這條款,沖中國來的
-
巴外長:印度讓巴基斯坦別無選擇
-
巴基斯坦稱使用“梟龍”戰(zhàn)機擊毀印度S-400防空系統
-
搞錢色交易、貪欲膨脹,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王幼鵬被“雙開”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
果然,英國被用來“立規(guī)矩”了
-
印度官員:印軍正做出回應
-
印方:一高級官員在巴方炮擊中身亡
-
巴基斯坦發(fā)起“銅墻鐵壁”行動:已打擊20多處印度軍事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