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致命洪水”已致26死,科學家此前曾反復警告被忽視
最后更新: 2021-02-09 13:41:49【文/觀察者網 鞠峰】當地時間7日上午,印度的北阿肯德邦(Uttarakhand)發(fā)生冰川斷裂,斷裂的冰川墜入陶利根加河后,導致河流決堤,引發(fā)洪水,洪水沖毀了兩座水電站大壩,另有兩座大壩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北阿肯德邦警察總監(jiān)公布,截至當地時間8日晚,事件死亡人數已經升至26人,目前仍有171人失蹤。救援工作還在進行中。
CNN、《紐約時報》等媒體注意到,全球變暖導致喜馬拉雅山脈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變得更加脆弱。
然而近年,印政府在當地大興土木,建壩造路。在水電項目籌備階段,早有專家建議考慮到風險,應當放棄項目,但印度政府置若罔聞。
《紐約時報》8日的報道直言:“早在這場致命的洪水襲擊兩座水電站之前,科學家就反復警告說,在一個脆弱的地區(qū),這樣的項目是危險的?!?
《紐約時報》:在喜馬拉雅洪水之前,印度無視有關風險的警告
冰川斷裂引發(fā)洪水 (視頻截圖)
26人遇難,一百多人失蹤
據《衛(wèi)報》報道,隨著第二天(8日)救援工作的展開,已有幾十人人獲救,但更多人仍處于失蹤狀態(tài)。
傾瀉而下的洪水,沖毀了里希甘加河和陶利根加河的兩個水電站大壩,數百人在那里工作。幾座橋梁、道路、房屋和數百頭牲畜被洪水沖走。此外,另有兩個水電項目也遭損壞。
水電站大壩決堤 (視頻截圖)
印度政府出動數百名士兵、準軍事人員和救援人員,在北阿肯德邦杰莫利地區(qū)的一片泥濘中展開搜救工作。
首日搜救工作的重點放在“塔波萬·維什努加德”水電站大壩下方的隧道。該隧道長達2.4公里,在洪水中遭受嚴重破壞。
首日搜救重點是清理隧道 (視頻截圖)
據官方統(tǒng)計,約39名工人被困在這條隧道內。隧道被洪水帶來的泥沙和巖石堵住,無法進入。官方調用了起重設備挖掘入口,但截至第一天夜幕降臨,搜救人員尚未和任何被困人員取得聯(lián)系。
早前,救援隊從“塔波萬·維什努加德”大壩下方的另一條較小的隧道中,救出了12名工人。
一人從隧道中被成功救出
據報道,由于橋梁損毀,杰莫利地區(qū)內至少13個村莊、約2500人與外界的聯(lián)系被斷,必須依賴直升機投送補給。
北阿肯德邦首席部長拉瓦特8日召開會議協(xié)調救援工作,決定從救災應急基金中撥出2億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1771萬元)用于此次救援行動。
北阿肯德邦警察總監(jiān)阿肖克·庫馬爾8日在社交媒體上說,截至當地時間8日20時,救援人員已從災害現(xiàn)場找到26具遇難者遺體,目前仍有171人失蹤,其中數十人被困于隧道中。
專家早有預警,印度政府不聽
盡管印度當地官員7日稱此次洪災是偶發(fā)事件,但印方科學家表示,冰川在冬季斷裂是非常不尋常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也報道稱,有專家此前曾表示,由于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預計將在未來幾年成為該地區(qū)的一個重大問題。從2019年開始的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自2000年以來,喜馬拉雅山的冰川融化速度已經翻了一番,每年冰川融化的垂直高度在50厘米左右。
災害發(fā)生后,批評者指責政府當初為什么要將水電站建在離冰川這么近的地方。還有人指出,北阿肯德邦河流沿線的建設程度過高,近年來新添了好幾個水電項目,公路基建也日漸發(fā)達。
CNN稱,環(huán)保主義者早已警示,在喜馬拉雅山脈附近大搞開發(fā),有可能會誘發(fā)地質災害。
《紐約時報》8日的報道更加直白,直指印度政府不聽科學家的反復預警。
報道稱,此次災害讓人再度關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qū)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該地區(qū)共有約15000條冰川,隨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川融化后形成冰川湖,容易引發(fā)洪災。國際山地綜合發(fā)展中心(ICIMOD)專家認為,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不丹國內有大量的冰川湖都是“隨時有可能發(fā)生危險的”。尼泊爾受全球變暖影響尤為嚴重。
另外,科學家已經反復提醒,印度在該地區(qū)搞開發(fā)是一場“致命賭博”,有可能讓生態(tài)系統(tǒng)進一步惡化。
《紐約時報》截圖
早在2012年,北阿肯德邦的“人民科學研究所”提醒政府,不能在阿勒格嫩達-帕吉勒提盆地(阿勒格嫩達河和帕吉勒提河為恒河兩大河源)建造水電站,但印度政府沒有聽取建議。此次被洪水徹底摧毀的兩座大壩,都在專家提醒的地區(qū)。
此外,連接各個工程項目,印度政府修建了約804公里的道路,清除了大量林木。專家指出,此舉加大了山體滑坡風險。
同時,印度政府也“左右打臉”。去年,印度最高法任命的一個科學委員會指出,印度政府修建的路面寬度超過10米,違背了印交通部專家建議。但印度政府認為,更寬的路面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還扯上中國,稱能夠應對與中國的“軍事沖突”中需要大規(guī)模部署軍隊的不時之需。
值得注意的是,8年前,2013年,北阿肯德邦也發(fā)生致命事故,當地官員稱之為“喜馬拉雅海嘯”(Himalayan tsunami),那次事故致6000人喪生。路透社、CNN、《紐約時報》等媒體都從這次事故聯(lián)想到當年的悲劇。
8日,印度電力和可再生能源部長拉杰庫瑪·辛格(Rajkumar Singh)表示,將建立一個遠程預警系統(tǒng),監(jiān)測該地區(qū)的冰川狀況。
同日,《印度時報》發(fā)布一條警示性的新聞稱,8600萬印度人是冰川融化的潛在受害者。報道指出,印度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地區(qū)的冰川為8600萬印度人提供關鍵水源,大約相當于印度五個最大城市的人口總和。專家說,氣候變化對冰川和賴以為生的居民構成了巨大威脅。冰川不僅是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冰川融化還帶來洪災風險。
8年過去,反復預警,但悲劇還是沒能被阻止。如今,搜救工作仍在繼續(xù),截止發(fā)稿,已有26人死亡。
冰川斷裂發(fā)生在印度北部的北阿肯德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鞠峰 
-
拜登上任后,美印首次雙邊軍演開啟
2021-02-09 11:21 印度驚奇 -
“塞爾維亞新工廠、項目、生產線,沒有習主席支持不可能做成”
2021-02-09 11:11 中國外交 -
選票沒找到,麻煩找來了...
2021-02-09 10:50 美國政治 -
德國、波蘭和瑞典“報復”俄羅斯
2021-02-09 10:19 俄羅斯之聲 -
上任不到一周,美交通部長就隔離了
2021-02-09 09: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首位在任議員感染新冠后死亡
2021-02-09 08: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緬甸國防軍總司令:將重新舉行全國大選
2021-02-09 07:49 觀察者頭條 -
世衛(wèi):正與中國疫苗廠商討論合作
2021-02-09 06: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7.5萬例、死亡1258例
2021-02-09 06:54 美國一夢 -
“過于反華,澳大利亞被G7拒之門外”
2021-02-08 22:05 觀察者頭條 -
被控“向中國輸送軍事技術”,近200名英學者將被調查
2021-02-08 22:05 不列顛 -
日本潛艇與中國貨輪相撞:艇上通訊中斷,只能靠手機匯報上級
2021-02-08 20:49 日本 -
去年,中國智能手機仍拿下印度77%市場
2021-02-08 19:45 印度驚奇 -
外交部:澳籍記者涉嫌為境外提供國家秘密,已被逮捕
2021-02-08 19:15 -
拜登稱“并不想同中國發(fā)生沖突”,中方回應
2021-02-08 19:08 中美關系 -
耶魯大學26歲華裔研究生遭槍殺,曾在美陸軍服役
2021-02-08 18:43 美國槍擊案 -
外交部:中方向53個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
2021-02-08 17:51 中國外交 -
韓國駐滬總領事:中美是韓國的兩根支柱,缺誰都不行
2021-02-08 17:41 三八線之南 -
美國:人權理事會,申請加群
2021-02-08 17:06 美國政治 -
“今夏結束前實現(xiàn)群體免疫,很難”
2021-02-08 17: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0“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185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1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