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創(chuàng)!武漢理工團隊成功研制可注射溶栓納米機器人
25日武漢理工大學發(fā)布消息,近日,該校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范學院(微電子學院)官建國教授團隊在微納機器人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制出可注射溶栓納米機器人。
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主頁上的Feature Image介紹
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首席教授官建國:“這就是我們研制的磁驅溶栓納米機器人,在外磁場作用下,它可以做爬行的運動,導航到病灶部位?!?/span>
眼前,這款通過肉眼看不見的納米量級的微小顆粒,就是可注射溶栓納米機器人,大小相當于萬分之一頭發(fā)絲粗細。與帶有電池、芯片等電子器件的金屬盔甲式“機器人”不同,納米機器人能將熱能、磁能、電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自身動能。它能夠像普通藥物一樣,通過靜脈注射方式注入體內(nèi),并執(zhí)行溶栓任務,完成心血管疾病的安全靶向治療,極大減輕病人的痛苦并降低手術風險。
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首席教授官建國:“全世界范圍內(nèi),第一次把磁驅溶栓納米機器人做到動物體內(nèi)實現(xiàn)安全的溶栓。在此之前,溶栓是可以解決,但會帶來其他副作用,另外機器人在血管里面自身會產(chǎn)生第二次血栓,我們實現(xiàn)了拆解,工作的時候是機器人,工作完了以后,它可以自動拆解成單個的納米粒子,不會在血管里面產(chǎn)生聚集凝結。”
2012年起,官建國教授團隊就啟動對微納機器人的研究發(fā)展,經(jīng)過十多年攻關,成功解決納米機器人在生物介質中的有效驅動、高效靶向遞送等應用難題,這將為納米機器人在心血管疾病的安全靶向治療方面奠定基礎。
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首席教授官建國:“這項技術目前只是在動物身上做了實驗,進入臨床的話還需要解決這個粒子在人體內(nèi)要完全自然降解掉。未來五到十年的階段,我們會讓這個磁驅機器人真正變成具有人的智能,可以按需給藥、自主尋靶,病人就可以享受到技術帶來的福音了?!?
MB@PSS納米粒子的結構和在交變磁場下組裝形成HPB-NRs集群的靶向溶栓示意圖
2021年Science期刊發(fā)布了125個新科學問題,其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第一條就提出了:可注射的抗病納米機器人會成為現(xiàn)實嗎?
由于人體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幾乎與所有重要組織和器官相連,開發(fā)可注射的納米機器人進入血液系統(tǒng)執(zhí)行藥物靶向遞送和心血管相關疾病治療等任務將給生物醫(yī)療領域帶來變革性新技術,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和臨床價值。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如何實現(xiàn)納米機器人在生物介質中的有效驅動、長循環(huán)壽命、高效靶向遞送和高生物安全性等問題一直嚴重制約它們在精準醫(yī)療方面的臨床化應用。
最近,該團隊通過在超順磁納米粒子表面修飾類肝素分子刷(PSS)開發(fā)了一種磁驅載藥溶栓納米機器人(HPB-NRs)。由于表面修飾的PSS能賦予磁性納米粒子(MB@PSS)高的表面電荷,因而它不僅能通過靜電相互作用負載溶栓藥物t-PA,而且能在血液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高分散性和高血液相容性,表現(xiàn)出低溶血率(<5%)、強的抗生物粘附和自抗凝能力。更有意思的是,這些磁性納米粒子還在交變磁場作用下能可逆組織成可拆解的HPB-NRs集群執(zhí)行心血管疾?。ㄑǎ┑陌踩邢蛑委?,解決傳統(tǒng)溶栓治療效率低、易帶來出血等致命性風險。
具體治療策略為MB@PSS納米粒子懸浮液通過靜脈注射到生物體內(nèi),然后會以單個粒子形式分散在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在血栓上游通過梯度磁場將MB@PSS納米粒子在該部位高效富集;然后在交變磁場控制下組裝成HPB-NRs集群導航運動到血栓病灶部位,最后通過協(xié)同“運動靶向”給藥和機械破壞進行安全高效的溶栓。體外實驗和大鼠活體實驗均證實,負載t-PA的HPB-NRs可以在4h內(nèi)疏通大鼠股靜脈血栓;以及在完成溶栓任務后,撤除外磁場,HPB-NRs集群在血液中又可自動拆解分散成單個的MB@PSS納米粒子,不會產(chǎn)生明顯的器官損傷或炎癥反應。
這項研究為納米機器人在心血管疾病的安全靶向治療方面奠定了基礎,為未來治療更具挑戰(zhàn)性的心血管疾病,如腦卒中和肺栓塞等提供了希望;更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通用靶向治療遞送平臺,能推動基于運動的納米機器人在生物醫(yī)學應用領域的進一步發(fā)展,為醫(yī)學領域的創(chuàng)新開辟了一條可行的路徑。
- 責任編輯: 范維
-
幾分鐘成功復現(xiàn)諾獎成果!AI科研機器要來了?
2023-12-26 07:37 -
我國成功發(fā)射天目一號氣象星座11~14星
2023-12-25 09:38 航空航天 -
逆轉催化劑“熟化”,中國科學家用新思路實現(xiàn)突破
2023-12-23 17:46 科技前沿 -
華為云CTO:云原生與AI疊加,將帶來七大技術“躍遷”
2023-12-23 10:16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美駐華大使稱“中國沒打算合作”,國家航天局發(fā)聲
2023-12-22 10:04 中美關系 -
祝賀!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
2023-12-21 21:56 航空航天 -
續(xù)集?“發(fā)現(xiàn)LK-99存在超導相的明確證據(jù)”
2023-12-21 09:39 -
2023全球十大工程:ChatGPT、中國空間站、鴻蒙…
2023-12-20 11:40 科技前沿 -
我國科學家開創(chuàng)新理論,研發(fā)出超薄高能效光學晶體
2023-12-19 14:44 -
應對AI安全風險,OpenAI要搞分級
2023-12-19 11:56 人工智能 -
全球最先進大洋鉆探船來了!
2023-12-18 11:46 科技前沿 -
英特爾推出第五代至強和酷睿Ultra,多個中國廠商到場支持
2023-12-18 08:54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我國成功發(fā)射雙曲線一號商業(yè)運載火箭
2023-12-17 15:24 航空航天 -
含氦煤層氣提取99.999%以上高純氦,我國突破了
2023-12-16 09:10 -
“七項可以改變世界的化工分離之一”,浙大團隊實現(xiàn)突破
2023-12-16 08:11 -
“南極天目”時域天文望遠鏡陣原型機研制成功
2023-12-16 08:00 -
我國成功發(fā)射遙感四十一號衛(wèi)星
2023-12-15 22:28 航空航天 -
國際首次!中國團隊繪制肝癌轉移多組學全景圖譜
2023-12-15 14:28 科技前沿 -
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huán)流三號”面向全球開放
2023-12-15 09:11 科技前沿 -
我科研人員開發(fā)疫苗研制新技術:“納微復合”干粉吸入
2023-12-15 09:10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評論 174“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評論 119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66印度人把抵制矛頭對準了這兩國 評論 256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評論 196最新聞 Hot
-
“中國稀土出口審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我只能靠中國賺錢:聽特朗普這么說,想拿石頭砸他”
-
英國也盯上了...
-
美國發(fā)生火車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蹤
-
“蘋果給了印度希望,結果中美談成了……”
-
“中美談判后,各國對美更硬氣了”
-
議會選舉落幕總理小勝,極右翼抬頭:葡萄牙兩黨制結束了
-
拜登還能活多久?美專家預測
-
“飛車黨”緊追小女孩將其嚇哭?當?shù)鼐酵▓螅簝擅踔猩J錯道歉
-
數(shù)學家贏下羅馬尼亞大選,曾兩次獲得國際奧數(shù)滿分
-
河中現(xiàn)大量死魚,懷化市委書記現(xiàn)場察看
-
特朗普:將與普京和澤連斯基通話
-
特朗普再次喊話:趕緊降息
-
阿根廷農(nóng)業(yè)重鎮(zhèn)遭嚴重洪水襲擊,大豆收獲被推遲
-
魯比奧:梵蒂岡或成俄烏會談地
-
搞真人秀搶美國公民資格,真人版《饑餓游戲》要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