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AI畫得越來越好,人類要有危機感嗎?
-
李煥宇力量與榮耀 個人郵箱lihuanyu@guancha.cn,歡迎各路朋友
最后更新: 2022-10-14 15:44:24那么,只要畫師們能夠利用AI去提升水平,而各方也能就AI的版權爭議制定詳細的法規(guī),人工智能的沖擊就到此為止了嗎?
畫師@__千九 認為,AI沖擊的是業(yè)界生態(tài),以后買方市場(即甲方清楚自己要什么,就差一只會畫畫的手)會逐漸轉(zhuǎn)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AI。
簡單來講,就是這個表情:
雖然講究畫師自我表達的賣方市場不會受到那么大沖擊,但絕大部分畫師都是靠買方市場養(yǎng)活的,單純靠磨練畫技并不足以從進入賣方市場。賣方市場的核心在于提供獨創(chuàng)性的新鮮內(nèi)容,實現(xiàn)起來非常非常的難,但它是避免被AI替代的唯一出路。
另一位畫師@葵呆呆 則擔心,考慮到文化行業(yè)的現(xiàn)狀,AI應用于繪畫很有可能會“揠苗致死”,以一個很高的門檻“卷死”那些潛在的未來行業(yè)精英,最終導致業(yè)界整體的創(chuàng)意枯竭。
但這些,顯然已經(jīng)不再是AI繪畫本身的問題。
200多年前,對于英國工人為改善勞動條件破壞機器的行動,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在其《資本論》第十三章“機器和大工業(yè)”中評價道:“工人要學會把機器和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區(qū)別開來,從而學會把自己的攻擊從物質(zhì)生產(chǎn)資料本身轉(zhuǎn)向物質(zhì)生產(chǎn)資料的社會使用形式,是需要時間和經(jīng)驗的?!?
馬克思反對將先進生產(chǎn)工具和工人對立起來,指出當時英國工人勞動條件惡化的原因是資本主義而非機器。
他說:“機器本身對于把工人從生活資料中‘游離’出來是沒有責任的......同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不可分離的矛盾和對抗是不存在的,因為這些矛盾和對抗不是從機器本身產(chǎn)生的,而是從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產(chǎn)生的!因為機器就其本身來說縮短勞動時間,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延長工作日;因為機器本身減輕勞動,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提高勞動強度;因為機器本身是人對自然力的勝利,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為機器本身增加生產(chǎn)者的財富,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生產(chǎn)者變成需要救濟的貧民?!?
雖然馬克思的時代已無法跟現(xiàn)在相比,但云南大學經(jīng)濟學院副院長張國勝在2022年第4期的《馬克思主義研究》中指出,數(shù)字經(jīng)濟時代智能機器人的“機器換人”在本質(zhì)上也是“機器對工人的排斥”。在美國,以智能機器人為核心的機器大生產(chǎn)同樣帶來了生產(chǎn)率快速上升與工人工資收入停滯不前,而且與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雇傭工人的人均產(chǎn)出與人均工資的發(fā)展軌跡非常相似。
他認為,社會主義中國需要高度重視以智能機器人為核心的機器大生產(chǎn)對社會收入分配的不利沖擊,構(gòu)建一攬子綜合性的政策體系,最大限度確保“沒有人因為智能機器人的廣泛應用而付出不公平的代價”。
- 責任編輯: 李煥宇 
-
水球變“懶”、扳手掉頭…“天宮課堂”第三課圓滿成功!
2022-10-12 15:55 航空航天 -
此次“天宮課堂”,將首次采用雙中繼衛(wèi)星分別跟蹤
2022-10-12 07:29 航空航天 -
福建7500年前就有水稻種植,或自此傳到臺灣
2022-10-11 16:19 考古 -
Meta即將推出新VR頭盔,但自己員工都不想用?
2022-10-11 15:23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長七遙六火箭運抵文昌,將執(zhí)飛天舟五號
2022-10-11 14:50 航空航天 -
量子力學基礎研究,中科大團隊獲重要進展
2022-10-11 10:44 科技前沿 -
研究:月球可能在數(shù)小時而非千年內(nèi)形成
2022-10-11 10:39 -
中國航天這十年:空間科學項目大發(fā)展
2022-10-11 07:46 航空航天 -
中國量子力學后發(fā),要看將來
2022-10-09 07:42 科技前沿 -
長十一火箭首次采用近岸發(fā)射,“快響利箭”到底有多快?
2022-10-08 08:07 航空航天 -
三位科學家分享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第二次獲獎
2022-10-05 18:06 諾貝爾獎 -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量子信息科學家獲獎
2022-10-04 18:09 諾貝爾獎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揭曉:瑞典科學家斯萬特·帕博
2022-10-03 17:54 諾貝爾獎 -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開始選拔,首次在港澳選拔載荷專家
2022-10-02 19:32 航空航天 -
我在聯(lián)合國談太空軍控:大國擦槍走火的風險多大?
2022-10-02 09:20 航空航天 -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研制再傳捷報!
2022-10-01 08:51 航空航天 -
問天實驗艙如何完美轉(zhuǎn)位?詳細解讀來了
2022-09-30 16:46 -
遙感衛(wèi)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2022-09-28 06:41 航空航天 -
珠海航展11月8日起舉行,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將首次亮相
2022-09-27 17:59 -
汲水12噸!“鯤龍”AG600M滅火機完成投汲水試驗
2022-09-27 15:19
相關推薦 -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51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198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0“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diào)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
面對中國和拉美,美國還停留在200年前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
哥倫比亞總統(tǒng)在華表態(tài):確認加入!
-
以色列要求國際刑事法院撤銷對內(nèi)塔尼亞胡逮捕令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