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次在太平洋最“東”海區(qū)布放浮標
最后更新: 2019-10-24 10:49:28觀察者網24日從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獲悉, 10月20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考隊員搭乘“向陽紅03”科考船執(zhí)行“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2019年中北太平洋海洋環(huán)境水體綜合調查夏季航次任務期間,在中北太平洋海域成功布放一套我國管理和自主研發(fā)的多要素綜合深海浮標。本任務由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jiān)測司組織,海洋三所負責具體實施。
該浮標是我國在中北太平洋布放的第一套浮標,也是我國布放在太平洋最“東”的浮標。該浮標不僅可以觀測氣溫、氣壓、風速、風向、相對濕度、波浪、海流等常規(guī)水文氣象要素,而且通過感應耦合傳輸技術能夠實時觀測海洋上層的海水溫度、鹽度和深度等數據,此外,該浮標還首次安裝了海氣通量觀測系統(tǒng)和化學要素觀測系統(tǒng)。其所采集的現場數據可以通過衛(wèi)星實時傳回國內接收中心。
本文圖自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該浮標通過對海氣界面熱量通量、水汽通量、動量通量等氣象要素的長期連續(xù)觀測,有助于對影響我國的臺風生成、中部型厄爾尼諾等海氣耦合過程和機理的研究。對不同深度的海水溫度、鹽度、海流等的長期觀測能為深入研究該海域海洋環(huán)流、中尺度過程、渦流相互作用、海洋內波傳播特征與變異機理等海洋動力過程提供實時和長期的高分辨率海洋觀測資料。該浮標的成功布放,填補了我國在中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洋環(huán)境參數實時監(jiān)測的空白,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海洋環(huán)境預報預測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在浮標研制過程中,海洋三所科學家與浮標建造單位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就浮標的設計進行了詳細和充分的論證,特別是對浮標上首次安裝的海氣通量系統(tǒng)等組織了技術攻關,解決了海氣通量觀測數據的在線計算難題,確保了浮標的順利建造。
浮標布放之前,首席科學家靖春生研究員和胡紹東船長組織了10余次布放方案協商討論,優(yōu)化了布放方案。布放時海況復雜惡劣,對浮標布放構成了嚴峻挑戰(zhàn)。在首席科學家和船長的指揮下,全船人員齊心協力、從容應對,順利完成了我國在中北太平洋第一套深海綜合觀測浮標的布放工作。
隊員們回想起當時的情況,覺得真是驚險萬分。作為船上的大副,陳增發(fā)親自駕駛工作艇配合浮標作業(yè),“在大船上沒覺得3米浪有多大,可在工作艇上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航向很難控制住,浪打到艇上我們四個人的工作服都濕透了,雖然危險和辛苦,但我們終于還是圓滿完成了布放任務?!?
作為海洋氣象專業(yè)的負責人賈村高工,主要負責浮標的布放與運行,在布放前一晚幾乎沒有睡覺,在腦海中反復思考浮標布放的流程。船上實驗部主任彭洪武為了解決復雜海況人員無法登標的情況下浮標如何安全脫鉤且不損傷標上儀器設備的問題,專門設計了“彈性脫鉤法”,保證了浮標在吊機脫鉤后不受損傷。當浮標的最后一節(jié)錨鏈下水時,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掌聲和歡呼聲響起來,此刻是北京時間早上6點24分,中北太平洋海域上空艷陽高照,剛剛布放好的浮標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海洋- 原標題:中國首次在太平洋最“東”海區(qū)布放浮標
- 責任編輯: 呂棟 
-
新華三服務器全面支持紫光存儲SSD
2019-10-24 09:44 科技前沿 -
ARM:中國ARM芯片已出貨160億 ,將繼續(xù)向華為授權
2019-10-24 09:07 科技前沿 -
三江源首個生活垃圾低溫熱解處理站建成投運
2019-10-24 08:41 科技前沿 -
中興、深度等聯合推出UOS統(tǒng)一操作系統(tǒng)
2019-10-24 08:06 科技前沿 -
魅族16T能幫魅族打出翻身之仗嗎?
2019-10-23 20:18 手機 -
中國科大實現納米級空間分辨電磁場量子傳感
2019-10-23 16:20 -
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順利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一月晝工作期
2019-10-23 14:11 嫦娥奔月 -
榮耀20青春版發(fā)布,麒麟710F芯片,售價1399元起
2019-10-22 20:00 手機 -
臺積電:5nm制程晶體管增加1.8倍,三星僅增2成
2019-10-22 16:04 科技前沿 -
SA報告:低成本4G手機是網絡效率和社會收益的關鍵
2019-10-22 14:14 手機 -
3353m!我國井下定向鉆進孔深再創(chuàng)世界新紀錄
2019-10-22 13:33 科技前沿 -
第三代雜交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 袁隆平:很滿意
2019-10-22 13:18 科技前沿 -
GSMA點贊中國:5G頻譜分配方法值得各國借鑒
2019-10-22 12:57 5G -
阿里平頭哥正式開源RISC-V架構MCU芯片平臺
2019-10-22 11:39 科技前沿 -
三星掀半導體軍備競賽:斥巨資向ASML訂購15臺EUV設備
2019-10-22 11:37 TMT觀察 -
英美多家機構共同成立“癌癥早期檢測國際聯盟”
2019-10-22 10:46 -
“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烏鎮(zhèn)啟幕 中國鐵塔展現顯著共享成效
2019-10-22 10:15 -
榮耀智慧屏首次官方大降價:跌破3000
2019-10-22 07:57 TMT觀察 -
中科院與江西省簽約共建稀土研究院
2019-10-21 18:26 -
倪光南:X86壟斷,ARM很貴,要推動開源的RISC-V成主流
2019-10-21 16:23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16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290“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4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18“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保” 評論 92最新聞 Hot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蘇聯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