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呦呦團隊重大突破?成員:更愿意說是“進展”
關鍵字:導讀團隊成員、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員廖福龍17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目前新的治療方案還沒有應用于臨床,仍需多方協(xié)調,并根據地域不同進行調整,真正落地應用的時間表還不清楚。 “這是一個重大突破還是一個研究進展?”面對記者的問題,廖福龍?zhí)寡裕骸拔覀冏约簝炔康脑u價認為,這是一個進展”。王繼剛也認為,作為科研人員,他們更愿意用“進展”來表述。據微信公眾號“科技日報”(ID:kjrbwx)6月17日報道,17日早,如新華社前夜預告的那樣,屠呦呦團隊的“大招”公布了。
這一大招,主要指的是屠呦呦團隊4月24日在國際頂級醫(y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在線發(fā)表的題為《A Temporizing Solution to Artemisinin Resistance》的展望文章。該文章系統(tǒng)總結了最近在治療瘧疾時所遇到的困難,同時給出了解決方案。
當時,就有媒體以《青蒿素抗藥性有合理應對方案》為題進行了報道。兩個月過去,它突然再成熱點,讓很多圈內人士都感到有些意外。
一大早,記者來到屠呦呦團隊辦公的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樓外還在施工改造。盡管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但小樓內部依然安靜。
作者供圖
青蒿素的抗藥性,是屠呦呦先生一直關心的問題,也是全球抗瘧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起初,柬埔寨最早報道患者接受青蒿琥酯治療后體內寄生蟲清除速度減慢,這一現象為研究人員敲響了警鐘。之后,緬甸、泰國、老撾和中國(統(tǒng)稱為大湄公河次區(qū)域)等亞洲國家均觀察到寄生蟲清除出現類似延遲。
2016年,有媒體記者在諾貝爾獎得主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問屠呦呦,諾貝爾獎會給她的科研帶來什么改變。屠呦呦直言,我關心的是青蒿素抗藥性的問題。至于得獎之后會怎樣,她“不大感興趣”。
如今,對青蒿素的抗藥性研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繼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根據研究,青蒿素在人體內半衰期(藥物在生物體內濃度下降一半所需時間)很短,僅1至2小時,而臨床推薦采用的青蒿素聯合療法療程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殺蟲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 8小時。而現有的耐藥蟲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變生活周期或暫時進入休眠狀態(tài),以規(guī)避敏感殺蟲期。同時,瘧原蟲對青蒿素聯合療法中的輔助藥物“抗瘧配方藥”也可產生明顯的抗藥性,使青蒿素聯合療法出現“失效”。
為什么這樣說?王繼剛表示,近期闡明的青蒿素類藥物作用機制表明,它們是由鐵或血紅素激活的前體藥物。鐵和血紅素是血紅蛋白消化后產生的副產品,在瘧原蟲滋養(yǎng)體成熟期達到最高濃度。青蒿素類藥物一旦被激活,它們就會將寄生蟲的許多蛋白質和血紅素烷基化。血紅素烷基化也可抑制血紅素解毒過程?!皳茰y,單一蛋白質靶點的突變不太可能引起耐藥,這可能也解釋了為什么青蒿素類藥物在廣泛應用數十年之后仍然有效?!?
針對此,屠呦呦團隊提出了新的治療應對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三天療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
也許有讀者會問,有沒有可能研發(fā)出替代青蒿素類的藥物?王繼剛認為,短時間內,在效力、安全性和耐藥風險方面優(yōu)于青蒿素類藥物的下一代抗瘧藥似乎不太可能出現。而且,大多數ACT價格低廉(例如加納一個蒿甲醚-苯芴醇療程的費用不到10美元),藥物研發(fā)項目的高昂成本會影響新藥的價格,并有可能阻礙最有需要的患者獲得藥物。
“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xù)合理和戰(zhàn)略性地應用青蒿素聯合療法(ACT)是應對治療失敗的最佳解決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決方案?!蓖趵^剛強調。
團隊成員、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員廖福龍17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目前新的治療方案還沒有應用于臨床,仍需多方協(xié)調,并根據地域不同進行調整,真正落地應用的時間表還不清楚。
“這是一個重大突破還是一個研究進展?”面對記者的問題,廖福龍?zhí)寡裕骸拔覀冏约簝炔康脑u價認為,這是一個進展”。王繼剛也認為,作為科研人員,他們更愿意用“進展”來表述。
同樣根據新華社報道,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的一期臨床試驗結果謹慎樂觀。
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目前已開展一期臨床試驗。試驗表明,青蒿素對治療紅斑狼瘡存在有效性趨勢。對此,王繼剛和廖福龍也表示,關于雙氫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的作用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科技日報記者楊朝暉對本文亦有貢獻)
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團隊研究成果的報道以新華社稿件為準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17日聲明稱,關于屠呦呦團隊研究成果的報道一切以新華社稿件為準。
- 原標題:屠呦呦團隊放大招?成員:我們內部認為只是一個進展
- 責任編輯:于文凱
- 最后更新: 2019-06-18 08:17:02
-
手機廠商扎堆AI拍攝,美顏之路更契合中國市場?
2019-06-18 07:31 手機 -
中國科研團隊打破國際高端淺水多波束測深聲吶技術封鎖
2019-06-17 15:54 -
沒有有效投標人!中國聯通終止G.654.E干線光纜集采招標
2019-06-17 11:22 大公司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新型遠程量子密鑰分發(fā)協(xié)議
2019-06-17 09:17 -
今年首例,引雷火箭成功觸發(fā)閃電!
2019-06-16 11:41 科技前沿 -
圖靈獎得主領銜 清華和伯克利建國際開源實驗室
2019-06-15 09:40 科技前沿 -
硬核預警:量子力學的九種形式
2019-06-13 10:46 -
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現“海水稻”綠洲?
2019-06-13 08:25 -
中美芯片產業(yè)差距多大?權威答案來了
2019-06-13 07:50 -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首批國際合作項目公布
2019-06-13 07:50 航空航天 -
技術領先被認可,中國或主導量子密碼國際標準制定
2019-06-13 07:27 -
海南農業(yè)廳:成功研制出預防非洲豬瘟病毒注射劑
2019-06-12 16:51 科技前沿 -
NVDIA和高通委托三星電子代工芯片
2019-06-12 15:47 -
直擊CES Asia|華為提全場景智慧化戰(zhàn)略 蘇寧建5G實驗室
2019-06-12 14:05 5G -
中國團隊二十年持之以恒“打磨”稀土拋光粉
2019-06-12 08:04 -
90%罕見病無藥可治,我們能用基因編輯做些什么?
2019-06-12 07:58 醫(yī)療改革 -
CES Asia2019開幕 科大訊飛3款產品榮獲創(chuàng)新獎
2019-06-11 17:57 IT新浪潮 -
巴西電信協(xié)會主席:對華為進入巴西市場非常滿意
2019-06-11 09:43 華為 -
我國研制出世界目前最薄鈣鈦礦二維材料
2019-06-10 15:57 -
王川:小米明天發(fā)新物種“能改變命運”
2019-06-10 14:32 IT新浪潮
相關推薦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75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089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0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濟體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