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ceX獵鷹9號火箭第三次重復利用 將100人骨灰送入太空
關鍵字: SpaceX【文/觀察者網史雨軒】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3日報道,當地時間3日上午10點34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Block-5火箭從加州成功升空。
這枚火箭上一次剛剛帶著一輛特斯拉上了太空,這次,它又帶了另一份特殊的載荷——100個地球人的骨灰。每份骨灰的運送價格為2500美元。
此外,它將34個組織和17個國家的貨物送入太空。這是獵鷹9號實現第三次重復利用火箭推進器。
火箭搭載了64個載荷物或小型衛(wèi)星,來自34個不同組織和17個國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CNN報道,美國當地時間3日10點34分,獵鷹9號Block-5火箭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升空。
大約七分鐘后,火箭第一段降落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號無人降落平臺船上。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連續(xù)三次使用單個軌道級火箭助推器,將有效載荷送入太空,同時助推器安全返回地球。該助推器曾在2018年5月、8月重復使用。
獵鷹9號最終設計目標是重復利用助推器100次(圖片來源:CNET)
36歲的詹姆斯·艾柏林( James Eberling)在2016年11月去世,他熱愛太空科技,時常去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拍攝火箭升空。
去世前,他曾告訴父母,希望將自己的遺體送入太空,如今他的愿望實現了。
據“極樂太空”(Elysium Space)公司透露,顧客支付2500美元(1.71萬人民幣)就可以將1克骨灰放入“極樂衛(wèi)星2號”內,隨獵鷹9號火箭射入太空。
“極樂太空”在一份電子郵件中表示,他們首次將把100人的骨灰送入太空,這100人生前曾是退伍軍人和航天愛好者,以及那些“希望在星空中悼念逝去親人”的家屬。
公司創(chuàng)辦人托馬斯·席偉特(Thomas Civeit)表示,之所以會有送骨灰上太空的想法,因為他認識許多星空愛好者,他們熱愛星空之美。
據CNN介紹,“極樂衛(wèi)星2號”大約100平方厘米大,造價約1萬美元。用戶們可以通過APP實時追蹤衛(wèi)星,衛(wèi)星將在太空中運行4年。
“骨灰膠囊”,可以刻3個字母(圖片來源:CNN)
這不是首次人類骨灰進入太空,早在1998年,NASA就曾將天文物理學家尤金·休梅克(Eugene Merle Shoemaker)的骨灰送上月球。
2006年,發(fā)現冥王星的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的骨灰,也由“新視野”號宇宙飛船搭載前往冥王星。
不過“極樂衛(wèi)星2號”是首個為了太空葬禮制造的衛(wèi)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史雨軒
- 最后更新: 2018-12-04 17:20:04
-
武漢新芯晶圓級三維集成技術研發(fā)成功
2018-12-04 13:50 -
微軟確認將向美國軍方提供全面和無條件的支持
2018-12-03 16:55 大公司 -
科技早報|董明珠:與雷軍五年賭約已勝出 做芯片股價跌只因我們是真做
2018-12-03 09:39 -
韓國率先推出5G商用服務
2018-12-03 09:00 三八線之南 -
科技日報: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芯”病
2018-12-03 08:25 科技前沿 -
工信部傳來大消息:不換號,也能轉運營商!
2018-12-02 17:38 -
湖南農業(yè)大學科研團隊:突破雜交水稻機插秧栽培技術
2018-12-02 10:05 科技前沿 -
印度政府“最后通牒”,蘋果屈服
2018-12-01 19:35 手機 -
直播:馬斯克們來了——第二次太空競賽新格局與中國困境
2018-12-01 18:26 -
北美放射學年會現大批“黑科技”:聯影等中國企業(yè)表現搶眼
2018-12-01 09:03 -
徐直軍:華為2018年營收可達千億美元,匯率將是關鍵影響因素
2018-12-01 09:00 -
王建宙:期待5G時代能夠出現新的操作系統
2018-11-30 18:13 -
百度搜索“QQ郵箱”竟出現盜號網站的廣告投放?
2018-11-30 17:32 BAT -
他發(fā)現5粒種子,讓中國在雜交小麥上奪得話語權
2018-11-30 15:25 科技前沿 -
廣電網絡:公司參與5G建設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2018-11-30 15:16 大公司 -
大疆推出口紅大小云平臺相機!可自動旋轉拍攝全景照片
2018-11-30 11:24 商業(yè) -
為了保持云計算的優(yōu)勢,亞馬遜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2018-11-30 11:14 大公司 -
坐擁2億千瓦電力,但藏電外送更多停留在設想階段
2018-11-30 11:14 能源戰(zhàn)略 -
國內首條8英寸集成電路裝備驗證工藝線開工
2018-11-30 09:53 科技前沿 -
科技早報|華為首次公布核心供應商名單:合作33家美國廠商
2018-11-30 09:34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260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37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66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93“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4最新聞 Hot
-
“講真,印巴打仗我們管不著”
-
普京:welcome,盧卡申科:現在都用英語了?
-
X平臺: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個當地賬戶,否則重罰
-
4月中國對東盟出口激增20.8%,美媒驚了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