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科研團隊:突破雜交水稻機插秧栽培技術
關鍵字: 鄒應斌教授雜交水稻機插秧栽培三一栽培技術據(jù)“新華社”12月2日報道,把雜交水稻的種子“印刷”在紙上,再平鋪到田地里,機插雜交水稻育秧就基本完成了,種子用量少而且產(chǎn)量高……記者近日從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獲悉,該校鄒應斌教授團隊研發(fā)的“雜交稻單本密植機插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鄒應斌教授(左1)現(xiàn)場講解科學種田 圖丨湖北農(nóng)業(yè)廳
近兩年,我國常規(guī)水稻種植面積呈上升趨勢,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在逐漸減少,主要原因是雜交水稻稻種成本高、機插秧比例低、稻種用量大、生產(chǎn)成本居高不下。
歷經(jīng)七年,鄒應斌團隊實現(xiàn)了雜交水稻單粒播種成苗、大苗密植機插,形成了“雜交水稻印刷播種、場地育秧、大苗機插栽培技術”新模式。利用光電比色機精選種子,再通過印刷播種機單粒定位播種,可使機插雜交稻種子用量減少60%以上。因為種子是單粒定位播種的,秧齡可延長10到15天,增加了秧苗生長時間,秧苗素質顯著提高,也緩解了機插雙季稻的季節(jié)矛盾。
鄒應斌教授講課 圖丨隆平高科
目前,該技術已在湖南、安徽、湖北等省126個點進行示范,畝均增產(chǎn)9.5%。其中在湖南安仁縣進行的三熟制雙季稻大面積示范,畝產(chǎn)達1193.7公斤,創(chuàng)造了高產(chǎn)紀錄。
“這既是對小蔸密植和水稻機插秧技術的重大創(chuàng)新,也是雜交水稻栽培技術的重要發(fā)展,填補了單本密植機插技術發(fā)展之前的雙季稻機插品種配套技術空白。”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說。
(文丨謝 櫻)
- 原標題: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科研團隊:突破雜交水稻機插秧栽培技術
- 責任編輯:連政
- 最后更新: 2018-12-02 10:28:26
-
印度政府“最后通牒”,蘋果屈服
2018-12-01 19:35 手機 -
直播:馬斯克們來了——第二次太空競賽新格局與中國困境
2018-12-01 18:26 -
北美放射學年會現(xiàn)大批“黑科技”:聯(lián)影等中國企業(yè)表現(xiàn)搶眼
2018-12-01 09:03 -
徐直軍:華為2018年營收可達千億美元,匯率將是關鍵影響因素
2018-12-01 09:00 -
王建宙:期待5G時代能夠出現(xiàn)新的操作系統(tǒng)
2018-11-30 18:13 -
百度搜索“QQ郵箱”竟出現(xiàn)盜號網(wǎng)站的廣告投放?
2018-11-30 17:32 BAT -
他發(fā)現(xiàn)5粒種子,讓中國在雜交小麥上奪得話語權
2018-11-30 15:25 科技前沿 -
廣電網(wǎng)絡:公司參與5G建設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2018-11-30 15:16 大公司 -
大疆推出口紅大小云平臺相機!可自動旋轉拍攝全景照片
2018-11-30 11:24 商業(yè) -
為了保持云計算的優(yōu)勢,亞馬遜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2018-11-30 11:14 大公司 -
坐擁2億千瓦電力,但藏電外送更多停留在設想階段
2018-11-30 11:14 能源戰(zhàn)略 -
國內(nèi)首條8英寸集成電路裝備驗證工藝線開工
2018-11-30 09:53 科技前沿 -
科技早報|華為首次公布核心供應商名單:合作33家美國廠商
2018-11-30 09:34 -
小米AIoT大會新品:推出米家智能門鎖,水離子吹風機眾籌價169元
2018-11-29 23:10 人工智能 -
非洲手機第三季度報告:中國傳音34.9%份額居第一
2018-11-29 22:10 -
我國成功研制出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
2018-11-29 21:11 -
胡曉明回歸螞蟻金服出任總裁 井賢棟熱烈歡迎
2018-11-29 19:18 阿里帝國 -
倪光南:未來中國開源芯片將和英特爾、ARM三足鼎立
2018-11-29 16:02 中國超越 -
比亞迪宣布在湖北宜昌建至少百公里“云軌”
2018-11-29 16:02 智慧交通 -
Ovum評論:禁止中國供應商將破壞全球價格5G技術生態(tài)系統(tǒng)
2018-11-29 10:02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HDMI收稅20年,移動“超高清時代”能否有中國標準? 評論 143美企急電:快取消越南、印尼訂單,轉回中國 評論 122“無論承認與否,硅谷精英變成‘中國必勝論’擁躉” 評論 90拿中國說事,美高官想攔下這筆交易 評論 102中哥走近,美國又跳出來 評論 65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