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達1.48米,南京大屠殺史實展62天收到20550條留言
最后更新: 2020-12-13 10:31:2283年前的今天
侵華日軍攻陷南京
這一場持續(xù)40多天的人間浩劫
30多萬同胞慘遭血腥屠殺
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中國人被殺害
△1937年底,進入南京的日軍將中國軍民送到下關江邊以機槍掃射,尸體堆滿了江邊,慘不忍賭,行兇后的日軍站在尸體旁,若無其事。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不為延續(xù)仇恨
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南京大屠殺
在世幸存者僅剩73位
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了
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與世長辭
截至目前
登記在冊的在世幸存者僅剩73位
△2020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百人群像實錄(黑白照為已故幸存者)
11月25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幸存者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等9家
25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家人
一起在這里緬懷83年前
遇難的親人和同胞
盡管83年過去了,回首往事,老人們依然會覺得劇痛襲來。
今年已92歲的艾義英老人說:“看到哭墻上爸爸的名字就想哭”。
91歲高齡的夏淑琴老人說,自己8歲從“死人窩”里爬出來,“我想念我的親人們,他們死得太慘。我不知道未來還能來參加幾次家祭,希望有生之年,日本政府親口對我說一聲‘對不起’,我也就心安了?!?
這座城,這樣紀念
今天,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南京上空。全國多地也將同步舉行悼念活動,緬懷遇難同胞。
國家公祭日前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國家公祭牌全部安裝完畢。黑底白字,莊嚴肅穆。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截至11月20日閉館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今年開放留言的62天里,有20550位參觀者寫下了自己的寄語,觀眾留言頁累計高148厘米。
一位觀眾在留言簿前站了半個小時
寫下“我珍惜現(xiàn)在的來之不易”↓
一位6歲的小朋友
用稚嫩的拼音寫下
“shì jiè hé píng(世界和平)”↓
“如果祖國需要,有召必回”
“為和平當兵”
在這里,當代軍人
寫下了對祖國和人民最莊嚴的承諾↓
紀念館工作人員從中抽樣統(tǒng)計,解析其中4110名觀眾留言發(fā)現(xiàn),高頻詞包括“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市民用鮮花寄托哀思
在南京,多處遇難同胞叢葬地擺滿鮮花,市民自發(fā)前來參與悼念活動表達哀思。
△12月12日,南京市民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正覺寺叢葬地舉行悼念活動,表達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哀思。
鄭重寫下對和平的祈愿
南京地鐵多個站點設置了和平許愿墻,社會各界人士自發(fā)前往許愿墻簽名留言,寫下祈愿和平的心聲。
今天,國家公祭日
無論你在哪兒
聽到警報聲,請停下來
為遇難同胞低頭默哀1分鐘
愿戰(zhàn)爭之火長弭
和平之花常開
勿忘南京!珍愛和平!
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 原標題:83年,從未忘記!
- 責任編輯: 連政 
-
志哀!國家公祭日,南京下半旗
2020-12-13 09:35 觀察者頭條 -
河南發(fā)現(xiàn)2600多年前戎人王級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視首次公開毛岸英一段珍貴影像
2020-10-23 09:48 紀念志愿軍抗美援朝70周年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08-29 11:07 -
專訪謝晉元將軍之子謝繼民,聽他講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鮮有美人故事,鮮卑人真的顏值不在線嗎?
2020-07-20 07:36 -
從全民族抗戰(zhàn)汲取復興力量,習近平這樣論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變”,聽習近平這樣論述“戰(zhàn)爭與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臺灣學者否認原住民來自大陸,然而我們有一個直接證據(jù)…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國歷史的“大一統(tǒng)”敘事,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yōu)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漢景帝不吃老鼠嗎?我們?nèi)绾慰创^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zhàn)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nóng)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