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十字路口:居民降杠桿大周期來了嗎?
-
周毅“平蕪盡處是春山?!?/span>
最后更新: 2022-05-18 16:14:23在杠桿率背后,普通人的境遇也值得關心
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深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中國當今的樓市表現(xiàn)、金融杠桿情況,越來越多地在國外媒體和投資者之中引發(fā)關注。橫向來看,還有一個問題值得討論:中國的居民部門杠桿率,真的高嗎?
我們盡可能拋去新冠疫情這樣的變量,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的統(tǒng)計口徑下,分別取2008年、2015年和2020年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借此初步了解我國居民杠桿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水平,以及其自身現(xiàn)階段的特點和歷史發(fā)展情況。
不難發(fā)現(xiàn):從絕對值上面來看,我國居民杠桿率(62%左右)目前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低于美國(約80%)、英國(90%)和日本(65%)等發(fā)達國家。但從相對值來看,我國居民杠桿率的發(fā)展走勢與國際整體趨勢相背離。我國居民杠桿率的情況是起點低、發(fā)展快,反觀起點更高的美國、英國,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國,統(tǒng)計期內都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回調趨勢,但是中國則整體延續(xù)了增長。
不同經濟體居民杠桿率的國際比較
在業(yè)界,長期的居民部門高杠桿問題,已經引發(fā)了擔憂。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日前舉辦的2022年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居民部門和企業(yè)部門的杠桿率都偏高。如我國居民部門的杠桿率水平已經超過60%,也超過不少發(fā)達經濟體的居民杠桿率水平;尤其當防控疫情的力度加大的時候,居民部門的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會顯著上升。而企業(yè)部門的杠桿率水平(150%以上)幾乎為全球最高,而且還存在債務成本在民企和國企之間較大差距的問題。那么,唯有政府部門加杠桿率,才能抵御可能出現(xiàn)的全球性經濟衰退的風險。
從居民杠桿率本身來看,我們也可以獲得一定啟發(fā)。從外部來看,杠桿率的分子是債務規(guī)模,分母是GDP水平(經濟形勢)。在美聯(lián)儲激進加息、大宗商品漲價、新冠疫情和地緣沖突疊加影響的當下,全球經濟面臨沖擊,分母承壓,分子就要跟著變,“去杠桿”有利于確保資金安全,減少風險壓力。
從內部結構來看,我國居民杠桿率問題,在中長期消費貸款領域要看樓市,尤其是居民住房按揭貸款。在短期消費貸款領域,要看基于金融科技和消費金融平臺的“超前消費”。站在這個角度上,“去杠桿”不一定就和“市場降溫”掛鉤,某種程度上它也可能意味著市場尤其是借貸消費市場在重歸理性。
不過說到底,杠桿本質上是因為錢“不夠”,出于消費或者投資需求,人們選擇承受風險。對應的,杠桿的加和減,只是人們基于風險承受和預期償付能力的一種判斷和選擇。站在這個角度上,有一個問題就顯得非?,F(xiàn)實:近年來國民經濟大幅發(fā)展,人們收入和收入渠道都變多了,但為什么總感覺“自己的收入漲得沒有房價漲得快”,錢不夠用?
把房價的觀察時間放長,2008年到2020年,我國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從每平方米3576元增加到9980元,年均名義增速為8.93%,期內人均可支配收入從9956. 51元增加到32189元,年均名義增速為10. 27%。從數(shù)字上來看,居民收入水平增速略高于房價上漲速度,理論上可以緩解購房與杠桿率上升的壓力。那么問題出在哪里?
從居民收入端來看,也許能得到啟發(fā):在“人均”的背后,藏著收入差異——畢竟400萬和600萬的平均數(shù)是500萬,而10萬和990萬的平均值也是500萬。內部結構的優(yōu)化問題,和杠桿本身同樣值得關注。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文章截圖
數(shù)據(jù)顯示,自2003年開始,我國基尼系數(shù)一直處于大于0.46的狀態(tài),高于國際收入分配差距警戒線(0.4),2015年后依然在提升。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收入中位數(shù)的差值也在逐年擴張:2014年,差值是2597.3元;2020年已經上升為4649元,剪刀差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放大。
債務規(guī)模、房價和居民杠桿率呈現(xiàn)正相關性,基尼系數(shù)和家庭杠桿率也呈現(xiàn)了正相關性。那么是否可以推測:收入不平等所表現(xiàn)出來的居民收入差距擴大、收入流動性弱化,既讓“窮人變富”更難,也讓普通家庭負債的可能性在增加,所以大多數(shù)人提到買房這樣的大項資金投入,首先就想到了“借貸”?
對于這個問題,行業(yè)存在不同的觀點。有觀點認為,杠桿率增加,其實和收入不平等沒有什么關系——畢竟對于一個人而言,一生中恐怕沒有什么貸款,可以像房貸這樣“必須”且“劃算”了。
但是,有學者認為:房價增速過快,這導致更多的剛需家庭不得不通過借貸款的方式購房,同時房價上漲預期也激勵著投資投機型購房者加杠桿買房,推動杠桿率提升;也有觀點認為,收入不平等會抑制杠桿率:對于低收入家庭,收入差距的擴大,會擠壓消費、提升儲蓄意愿,這有助于降低杠桿率。
兩者的關系,目前還值得進一步研究。不過4月的金融數(shù)據(jù),足以顯示現(xiàn)在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
在我國房地產改革后的數(shù)十年中,樓市一路高歌,在它帶動GDP增長的同時,高漲的房價也讓很多普通家庭的債務壓力與日俱增。為了老人也好,為了孩子也罷——在一個房地產“買方市場”的環(huán)境中,很多人迫不得已“上車”,甘愿承受購房之后的高額債務。收入差距的放大,挫傷了很多普通人的動力和勇氣;加之在樓市等領域長期以來“錢生錢”所造成的貧富差距,讓很多年輕人選擇“躺平”,樂于“躺平”。
或許在今后,房產會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加速回歸居住需要這一功能本身,整個市場的炒作熱度會降溫,人們的貸款需求也會回歸理性,越來越多的人會正視杠桿,正視風險。而“去杠桿”也不意味著市場冷了。相反,這或許意味著新一代人們,將在“蓋樓”之外努力去尋找更加長遠的、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增長樂土,用勤勞和汗水去創(chuàng)造和享受財富。
- 責任編輯: 周毅 
-
國產新冠口服藥首次發(fā)布對奧密克戎療效,對比輝瑞效果如何?
2022-05-18 15:21 觀網財經-健康 -
國美“不快樂”
2022-05-18 14:18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上海首家網約車平臺恢復運營,首個上海始發(fā)國內航班復飛
2022-05-18 11:05 抗疫進行時 -
政協(xié)“推動數(shù)字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專題協(xié)商會,苗圩、李彥宏等發(fā)言
2022-05-18 10:56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外企因防疫政策離開?美媒:中國仍握有底牌
2022-05-18 10:29 中國經濟 -
疫情打壓業(yè)績,京東主動“瘦身”聚焦基礎設施和保供
2022-05-17 22:46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外交部回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人民幣權重
2022-05-17 21:10 觀網財經-宏觀 -
“推特上虛假賬戶比例至少20%,甚至可能高達90%”
2022-05-17 20:23 觀網財經-海外 -
大會直擊:電信發(fā)布6nm量子加密手機,聯(lián)通成立九大行業(yè)軍團
2022-05-17 17:5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搜狗地圖下線,高精度地圖的巨頭角力卻大幕將啟
2022-05-17 17:36 觀網財經-汽車 -
財政部:前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293億元
2022-05-17 14:54 觀網財經-宏觀 -
韓芯片巨頭在華新建閃存工廠:保障中國供應鏈穩(wěn)定
2022-05-17 14:2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財政部:4月留抵退稅約8000億元,財政收入同比下降37.5%
2022-05-17 14:20 觀網財經-宏觀 -
美國會重現(xiàn)70年代“工資-價格”螺旋嗎?
2022-05-17 14:14 美國一夢 -
東莞樓市新政48小時:開發(fā)商連夜撤回折扣,業(yè)主下調報價促成交
2022-05-17 11:51 觀網財經-房產 -
國家發(fā)改委:堅決打擊資本惡意炒作大宗商品
2022-05-17 11:17 中國經濟 -
有企業(yè)正考慮將對華投資轉移到其他市場?發(fā)改委回應
2022-05-17 11:13 中國經濟 -
杭州樓市新政:外地戶籍1年社??少I房,三孩家庭能多買1套
2022-05-17 09:20 觀網財經-房產 -
4月經濟數(shù)據(jù)承壓,多位經濟學家建議:拿錢補貼老百姓
2022-05-16 18:32 觀網財經-宏觀 -
經濟學家李稻葵:建議給上海收入最低的10%家庭,發(fā)1萬元現(xiàn)金補助
2022-05-16 17:51 觀網財經-宏觀
相關推薦 -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92“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7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最新聞 Hot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饘⑹芡{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長和回應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
-
中美會談結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