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洋:日韓爭先打電話給拜登,“搶頭香”有用么?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陳洋】
繼加美英澳等西方國家領導人與美國“當選總統(tǒng)”拜登通話后,11月12日,一直暗地競爭率先與這位民主黨人搭上話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和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也先后獲得與拜登溝通的機會。
如果從通話順序來比較,按照日本外務省的說法,菅義偉“成為第一個與拜登通話的亞洲國家領導人”;如果對比通話時間,拜登與菅義偉通話時間約為15分鐘,與文在寅通話約為14分鐘,相差無幾;如果從通話內容來看,日韓兩國領導人都從這位老牌建制派政客那里,聽到了一些他們十分想聽到的話,拜登可謂“雨露均沾”。但從結果來看,日韓為了搶率先與拜登接觸這個“頭香”,明爭暗斗,相互較勁,并不意味著今后能獲得太多實際好處。
在美國總統(tǒng)大選期間,特別是美國主流媒體宣布拜登當選總統(tǒng)后,日本與韓國就開始愈發(fā)積極地爭搶“頭香”——比拼誰能率先與拜登方面接觸。
文在寅打電話給拜登,力圖拉攏韓美關系。圖片來源:韓聯(lián)社(資料圖)
菅義偉在擔任安倍內閣官房長官期間,與作為奧巴馬政府副總統(tǒng)的拜登有一定的交集,但菅義偉與拜登會面次數(shù)幾乎為零,更多的是時任首相安倍晉三與拜登進行會談。因此,菅政府方面將籌碼押在了在美國民主黨頗有影響力、美國前駐日大使卡羅琳·肯尼迪身上,尋求通過她的引見,接觸到拜登團隊。據(jù)日媒披露,卡羅琳·肯尼迪在擔任3年多駐日大使期間,當時作為官房長官的菅義偉每個月都會與她進行一次工作餐會,在卡羅琳卸任后,兩人也保持著較為緊密的關系,可以說是菅義偉發(fā)展與拜登關系的重要人物。
文在寅政府雖然不像日本有明顯的人脈優(yōu)勢,但這次反應較為迅速,11月8日就派外長康京和訪問美國。除了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會談外,康京和訪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尋求與拜登團隊接觸。不過據(jù)韓媒報道,康京和沒有獲得與拜登見面的機會,只是與拜登團隊相關人士舉行了會談。
日韓兩國之所以如此爭先恐后地搶奪聯(lián)系拜登的“頭香”,不僅是出于發(fā)展對美同盟關系的需要,更是為了競爭誰與美國的關系更密切。日本、韓國均為美國的盟友,發(fā)展日美、韓美同盟關系對兩國政府來說自不言待。然而,觀察對比安倍晉三、文在寅與特朗普之間的關系,其實可以發(fā)現(xiàn)微妙之處,這也是為何此次日韓兩國政府都要爭搶率先聯(lián)系拜登的原因。
在2016年11月美國總統(tǒng)大選后,“押錯寶”的安倍晉三迅速前往美國,與當時的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舉行會面,并成為第一位與特朗普會面的外國領導人。此后,安倍通過一系列細致周到的“日式服務”,與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系,被特朗普“視為最親密的領導人”。
韓國領導人雖然也重視與特朗普建立良好的私人關系,但反應速度似乎遠不如日本快。比如,《韓民族日報》報道,2016年,當特朗普出人意料地贏得美國大選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率先與特朗普進行外交接觸,11月10日上午7時55分,安倍與特朗普通電話,進行了20分鐘的交談。當天9時55分,時任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才與特朗普通電話。可以說慢了許多。
作為樸槿惠的接任者,文在寅當然也希望與特朗普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以此推進韓美同盟發(fā)展、在美日韓三邊關系中獲得更多話語權,以及推進半島問題的解決等。不知道韓國文化中是否也有“君子豹變”的表述,但不得不承認地是,文在寅似乎遠不及安倍晉三那樣能積極主動放下身段、迎合變幻不定的特朗普,所以文在寅沒有像安倍那樣在特朗普那里獲得太多的“關照”。
最近幾年,基于歷史問題等原因,日韓兩國爭吵不斷,陷入1965年兩國恢復外交關系以來的最低迷時期,特別是日本政府還發(fā)起對韓國的原材料出口限制、將韓國剔除貿易“白名單”以外,導致韓國一度處于被動境地。實際上,韓國一直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夠出面調停,并曾派高官前往美國游說,尋求借助美國的施壓迫使日本退步,但特朗普本人并不是太感興趣,至少在日本對韓國進行出口制裁方面沒有進行過多干預。
盡管有很多觀點認為特朗普堅持“本國優(yōu)先”,不重視同盟關系,所以才沒有像之前奧巴馬那樣積極協(xié)調日韓關系,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在于,特朗普與安倍晉三良好的私交,使得他在做決策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偏向,或默許日本對韓國進行制裁。或許正是因為有此前的經(jīng)驗與教訓,所以日韓兩國政府此次在美國總統(tǒng)大選后表現(xiàn)得異常積極——菅義偉希望效仿安倍晉三的對美外交經(jīng)驗,而文在寅則是尋求防止類似的失敗重演。
菅義偉追隨安倍腳步對美交往,不知道能否避免尷尬
盡管日韓兩國政府為拉近與拜登的關系而爭搶不休,但搶了半天并沒有什么用。作為老牌建制派政治精英,且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tǒng)的拜登,深知日韓兩國爭搶背后的目的,以及他們各自的利益訴求。比如,日本是為了盡早與美國新政府保持統(tǒng)一步調,在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菅政府急需確認拜登在釣魚島、南海,以及“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等問題上的態(tài)度,與美國對對表,從而確定今后的相關部署。
此外,由于中國的不斷崛起,日本始終擔心美國在亞太外交方面過度“重視”中國,而忽略日本,也就是日本學界和新聞界經(jīng)常提起的“Japan Passing”,比如時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2011年發(fā)表國情咨文時,反復強調中國的競爭力,但只字未提日本,這讓當時日本朝野極為震驚。再如,2014年3月20日至26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及其家人對中國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這也讓日本政界心理破不是滋味,不僅在于米歇爾沒有在日本停留,更在于米歇爾對中國訪問時間之長?,F(xiàn)在,同為民主黨出身的拜登即將上臺,這讓日本再次感到緊張。
韓國則更多的是為了確認拜登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態(tài)度。由于拜登對特朗普政府的對朝政策多有批評,并曾表示在與金正恩展開任何會談之前,朝鮮必須表態(tài)放棄核武器計劃。因此,文在寅政府急需了解拜登在半島問題上態(tài)度。此外,駐韓美軍費用問題使得美韓關系一度緊張,文在寅也希望與拜登就該問題取得共識。
正是因為了解日韓各自的小九九,所以拜登在與菅義偉、文在寅通話的時候,也說了一些他們渴望聽到的話。比如,在與菅義偉通話時,拜登就提及釣魚島“適用于《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這讓日本方面大為開心。在與文在寅通話時,拜登稱“韓國時印太地區(qū)安全與繁榮的主‘關鍵’(linchpin),美方將繼續(xù)切實履行對韓方作出的防衛(wèi)承諾?!庇许n國媒體分析稱,美國最早用“關鍵”形容韓國和韓美同盟是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特朗普政府時期很少使用該詞,而且美國此前一般用“關鍵”來描述美日同盟關系,這或許意味著拜登將提升對韓國、韓美同盟的重視。不得不說,拜登深諳日韓兩國心理,雖然還只是“當選總統(tǒng)”,但卻拉近了與日韓的關系,并且還強化了自己作為“當選總統(tǒng)”的權威性。
然而,按照美國目前的狀況來看,日韓搶“頭香”實際上沒有什么用。拜登上臺后的較長一段時期內,很難有精力處理外部事物,更多的是需要收拾美國國內的爛攤子——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狀況、嚴峻的種族對立、因大選而帶來的政治極化與分裂,以及并不十分樂觀的經(jīng)濟形勢,這些都將考驗拜登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腕。此外,拜登重視國際合作,預計中美會在疫苗研發(fā)、共同抗疫以及氣候變化等領域恢復較為務實的建設性合作,一些此前停擺的對話和聯(lián)絡機制有望恢復,這也就意味著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將包含合作的一面,并不是完全的對華打壓。因此,日韓爭來搶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拜登將優(yōu)先國內議題,在對華政策上,也不會過于極端。而且,與特朗普不同,拜登更加注重維護與盟友的關系,這也意味著,日韓再怎么“爭風吃醋”,也不會獲得美國對某一方的單獨“垂青”。
誠然,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私人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雙邊外交的發(fā)展,但國家利益才是決定兩國關系的關鍵。安倍晉三確實與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系,文在寅也曾積極發(fā)展與特朗普的私人關系,但也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在美日(韓)經(jīng)貿赤字、駐日(韓)美軍費用等問題上從未放棄,該強硬施壓的時候絕不手軟。因此,日韓兩國現(xiàn)在為搶“頭香”忙得不亦樂乎,但小弟畢竟只是小弟,美國老大哥心里是有數(shù)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英首相再次自我隔離:接觸陽性患者
2020-11-16 06:51 不列顛 -
美國新增近13萬例,累計超1100萬例
2020-11-16 06: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特朗普發(fā)推用了這倆字,美國網(wǎng)民:終于認輸
2020-11-15 22:57 特朗普 -
美疫情惡化,他找原因:美國人疲了
2020-11-15 20:2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蓬佩奧抵法 法媒:“尷尬之旅”開始
2020-11-15 17:18 美國政治 -
RCEP成員國瘋狂暗示印度
2020-11-15 17:03 觀察者頭條 -
“以為是中國,結果是日本”
2020-11-15 16:20 日本 -
“CNN必須立刻道歉”
2020-11-15 13:40 美國大選2020 -
-
巴方拿出證據(jù):印度策劃恐襲,針對中巴經(jīng)濟走廊
2020-11-15 11:58 印巴沖突 -
美代理防長首封公開信:是時候讓士兵們回家了
2020-11-15 11:57 美國一夢 -
他揮了揮手,然后去打高爾夫了
2020-11-15 11:18 特朗普 -
特朗普鐵粉進軍華盛頓,“百萬傻瓜游行”上熱搜
2020-11-15 11:18 特朗普 -
美媒繪聲繪色寫這么個故事 伊朗打臉
2020-11-15 10:52 伊朗局勢 -
我使館:健康碼審核不再接受英國NHS檢測報告
2020-11-15 10:2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振華7號”中國籍船員遭海盜襲擊 意大利護衛(wèi)艦實施援助
2020-11-15 09:42 -
首次!美股成交額前十有5只中概股 蔚來第1
2020-11-15 09:08 股市 -
總統(tǒng)、議長、防長、財長、衛(wèi)生部長…相繼確診
2020-11-15 08: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是農業(yè)社會的制度,出現(xiàn)“憲政危機”很奇怪嗎?
2020-11-15 08:38 這就是中國 -
被問是不是“戰(zhàn)狼”之一?我駐瑞士大使回應有意思
2020-11-15 07:58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5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0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7“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