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度利潤超400億,豐田還有三大隱患
關鍵字: 豐田財報利潤隱患本文來自中國汽車報,記者/張冬梅,編輯/李沛洋
近日,豐田汽車發(fā)布了2018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6月30日)財報。在此季度內,豐田汽車售出223.6萬輛,較上一財年同期增加了2萬輛;營業(yè)利潤達到6826億日元,同比增幅達18.9%;凈利潤達657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3.7億元),同比增幅為7.2%。
隱患一:特朗普及高額進口關稅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面對一季度的佳績,豐田并不能完全放下心來。令其不安的因素還不少,其中之一就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掀起的風風雨雨。
眾所周知,自特朗普上臺后,其行事頗為“任性”,攪得汽車廠商心神不寧。逼迫汽車廠商在美建廠、將產能自墨西哥等地轉移回美國等暫且不提,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征收25%高額關稅的計劃讓不少汽車廠商頗為“頭疼”。從目前的情況看,特朗普對于此項關稅政策仍未“松口”。
在公布財報時,豐田汽車表示,美國提高汽車和零部件關稅將導致美國生產的車輛成本上漲,同時從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成本也會上漲,其盈利能力將受到“重大影響”。
豐田高級總經理白柳正義透露:“如果關稅上漲,每輛美國當地生產的汽車成本大約會上漲1800美元,而進口到美國的汽車每輛成本大約會上漲6000美元。”在這種情況下,豐田有可能提高在美產品售價。不過,目前豐田在北美市場的表現并不算很好。由于促銷補貼費用高昂,今年4~6月,豐田北美的營業(yè)利潤大幅下滑29%。
除了豐田外,因擔憂美國加征關稅會損害銷量和利潤率,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廠商均下調了全年盈利預測。據統(tǒng)計,美國政府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收25%關稅將造成美國汽車價格每年上漲830億美元。
隱患二:原材料價格上漲
除了汽車進口關稅外,美國政府對鋼鐵和鋁征收關稅的做法同樣讓車企叫苦不迭。鋼鐵和鋁都是汽車的重要原材料,征收關稅后價格勢必會上漲。豐田曾公開表態(tài)稱,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對汽車廠商有不利影響,將提高在美銷售的轎車和卡車價格。
特朗普政府對多國實施鋼鋁關稅以來,對鋼鋁有著巨大需求的汽車制造商正在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局面。福特日前表示,鋼鋁價格的大幅上漲可能導致其成本增加16億美元;通用汽車則表示其成本會增加6億美元,其中一半和特朗普政府的鋼鋁關稅直接有關。
隱患三:匯率變動
對于跨國車企尤其是日本汽車廠商來說,匯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豐田認為,日元、美元、歐元、澳元、盧布、英鎊等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到豐田的盈利情況。據白柳正義介紹,從整個財年來看,匯率變動會讓豐田的營業(yè)利潤減少2250億日元。
豐田預測,2018財年(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全年,其新車銷量將為890萬輛,營業(yè)利潤為2.3萬億日元(同比下滑4%),凈利潤為2.12萬億日元(同比下滑15%)。(基于匯率假設:106日元=1美元,126日元=1歐元。)
此外,會給豐田經營帶來影響的因素還有:金融市場的變動、政府燃效及排放法規(guī)的更改、自然災害等等。
盡管有種種不利因素,但對于未來,豐田還是充滿信心。在財報發(fā)布會上,豐田副社長吉田守孝表示:“在汽車產業(yè)百年一遇的大變革中,豐田握有很大的機遇?!?
- 原標題:季度利潤超400億,豐田還有三大隱患
- 責任編輯:程北墨
- 最后更新: 2018-08-08 10:34:45
-
特斯拉要私有化?市場驚呆了
2018-08-08 08:37 股市 -
行駛中熄火抱死嚇得車主不敢再開,攬勝新能源陷“電力系統(tǒng)故障”風波
2018-08-08 06:10 汽車 -
DS真的“涼涼”了?故事要從DS5說起
2018-08-08 05:56 汽車 -
特斯拉:“以三倍薪資搶上汽人才”系謠言
2018-08-07 22:02 汽車 -
董明珠挺鈦酸鋰儲能技術 專家稱銀隆缺失制造型企業(yè)文化
2018-08-07 20:35 汽車 -
原材料上漲成為利潤增速下滑最大掣肘 未來深度影響車企利潤
2018-08-07 20:30 汽車 -
特朗普高舉關稅大棒 汽車出口國抱團抗美
2018-08-07 20:30 汽車 -
威馬EX5最終配置公布 全系標配電池碰撞強制斷電保護
2018-08-07 19:04 新能源汽車 -
廣汽本田召回15.8萬輛冠道汽車 因設計原因或致制動距離變長
2018-08-07 14:36 汽車 -
李斌說的“200億”及格線,造車新勢力們達標了沒?
2018-08-07 09:33 汽車 -
吉利汽車稱7月份總銷量同比增長約32%至12萬余輛
2018-08-07 09:29 汽車 -
部分東風標致新408因輪胎問題被召回 涉及10萬多輛
2018-08-07 09:18 車市曝光臺 -
本田中國公布1-7月銷量 同比微跌
2018-08-07 09:09 汽車 -
6月進口車市場巨降87.1% 中汽協稱“歷史少見”
2018-08-06 22:38 汽車 -
鈴木2018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業(yè)利潤達1165億日元
2018-08-06 22:19 汽車 -
楊裕生院士:電池安全性被誤導淪為次要位置
2018-08-06 21:27 汽車 -
何小鵬:新造車今年沒人能交付1萬臺車 李斌:我能!
2018-08-06 16:08 汽車 -
受關稅影響 上半年進口車同比下降22.1%
2018-08-06 11:44 汽車 -
股權評估值288.5億元 北汽新能源即將借殼上市
2018-08-06 08:29 汽車 -
李斌打賭何小鵬:今年交不了1萬臺車賠你一輛ES8
2018-08-06 08:01 新能源汽車
相關推薦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27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185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89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0“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
面對中國和拉美,美國還停留在200年前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
哥倫比亞總統(tǒng)在華表態(tài):確認加入!
-
以色列要求國際刑事法院撤銷對內塔尼亞胡逮捕令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