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逼得奇瑞賣身?
關鍵字: 奇瑞控股權股權轉(zhuǎn)讓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口中的“胡說八道”似乎正在成為現(xiàn)實。
據(jù)車東西5月31日消息,5月30日,國內(nèi)媒體財新撰文報道,稱奇瑞汽車大股東——奇瑞控股擬以不低于200億元的價格轉(zhuǎn)讓對奇瑞汽車的控股權,奇瑞已于5月29日在職工代表大會上投票通過上述事項,且已經(jīng)授權管理層就股權轉(zhuǎn)讓事項與資方進行談判。而蕪湖地方政府也在希望能夠保留一票否決權來保證奇瑞不匯搬離。
隨后,車東西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奇瑞汽車公關,但對方稱這是集團層面的事情,自己目前尚不知情。
財新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目前有復星、寶能等投資方正在參與競購。此前,復星內(nèi)部的心里價位在200億元左右,但是隨著寶能的入局,迅速將報價抬高至250億元,超過了復星的預期,因而該機構(gòu)曾一度退出競購。但由于奇瑞所在的蕪湖市政府對寶能態(tài)度不甚明朗,外界盛傳的寶能入股奇瑞尚未成定局。
雖然目前奇瑞官方并未就“賣身”一事發(fā)表評論,但車東西查閱奇瑞汽車的財報等資料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自主“標桿”目前確實面臨著一系列深刻的危機:前幾年布局觀致、凱翼兩個新品牌虧損巨大;奇瑞控股及子公司從奇瑞汽車抽血超過100億元;奇瑞品牌銷量微增,但是市場占有率跌至2%,主營業(yè)務直接虧損3000萬…奇瑞的的確確,已經(jīng)到了需要戰(zhàn)略性出讓股權來重獲新生的局面。
奇瑞賣身:輸血觀致深陷資金困局
盡管一再否認,奇瑞目前確實壓力不小。而奇瑞汽車要賣掉自己的原因很簡單:自己發(fā)展不順利的情況下,還要為觀致輸血。而觀致的失敗導致奇瑞整個集團財務狀況長期不良。而2017年,奇瑞控股(出讓業(yè)務之前其下包括奇瑞汽車、觀致汽車、凱翼汽車、奇瑞商用車等子公司,以及合資品牌奇瑞捷豹路虎)整體銷量下滑,在長期的負債壓力下,奇瑞終于繃不住了。
根據(jù)乘聯(lián)會的數(shù)據(jù),2017年,奇瑞控股整體銷量為68萬輛,相較于2016年其70.54萬輛的銷量不升反降。盡管奇瑞汽車的銷量從2016年的36萬增加到了41萬,但奇瑞汽車市場份額卻降低至2.28%,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六。
奇瑞汽車在盈利上也未能有所斬獲。奇瑞汽車2017年財報顯示,其營業(yè)利潤為虧損3764萬,是靠近3億的營業(yè)外利潤,才將其凈利潤勉強拉升到了2.14億的水平。
與此同時,奇瑞汽車經(jīng)營活動產(chǎn)生的現(xiàn)金流卻是-31億。
財報還顯示,在奇瑞體系下,奇瑞控股及其子公司形成對奇瑞汽車159.23億元欠款。其中,奇瑞控股欠款112億。而在2016年,奇瑞控股對奇瑞汽車的欠款是121億。而奇瑞控股從奇瑞汽車抽調(diào)的資金大頭,是向曾經(jīng)的觀致輸血。
截至2017年3月,觀致由奇瑞及以色列股東累計出資104.25億元,而奇瑞占了一半,超過50億。而隨著觀致賣身寶能,奇瑞從寶能收到了16.25億。僅是觀致一例,就凈虧超30億。
同樣,凱翼汽車在投入20億資金的情況下,2017年年銷量也只有4.3萬輛。
奇瑞兩大拓展版圖的品牌雙雙失利,占用乃至消耗了大量資金。而通過奇瑞控股為它們輸血的奇瑞汽車卻承擔了巨大的債務壓力,資產(chǎn)負債率長期保持在75%高位。
▲奇瑞汽車2017年資產(chǎn)負債表
合資品牌奇瑞捷豹路虎,雖然在去年售出了超過8.4萬臺車,銷量相較2016年大漲,但這卻是通過降價換來的,對奇瑞控股整體的利潤貢獻并沒有那么好看。車東西隨手一手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一例:例如路虎的明星車型極光,200PS版本指導價38萬,但汽車之家統(tǒng)計的車主實際價格卻為31萬。
核心業(yè)務盈利能力不足,開拓新品牌的幾十億巨資打了水漂,奇瑞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
今年3月,華泰證券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成為奇瑞汽車第三大股東,一度引人懷疑為寶能系入主奇瑞代持,事后華泰證券內(nèi)部人士澄清是華泰證券背后的工行對奇瑞進行了債轉(zhuǎn)股,以緩解其資金壓力。然而華泰證券注入的9.87億資金對奇瑞依然龐大的債務仍是杯水車薪。
在資金困局下,奇瑞仍然不斷嘗試在企業(yè)轉(zhuǎn)型上自救。今年4月,奇瑞提出雄獅戰(zhàn)略,要在車聯(lián)網(wǎng)與自動駕駛領域上進一步發(fā)力。而在新能源領域,奇瑞也有較長時間的布局,2010年奇瑞新能源成立,而到現(xiàn)在,其補貼后售價9萬多的瑞虎3xe 480續(xù)航做到400公里,也證明其在新能源領域擁有不錯的技術積累。
然而,對新技術的持續(xù)加注意味著更多的資金需求,如今奇瑞賣掉了觀致、凱翼過后,最終只剩下自己可賣。
- 原標題:誰逼得奇瑞賣身?
- 責任編輯:何書睿
- 最后更新: 2018-05-31 09:22:29
-
出海記:滴滴又投出一家10億美金獨角獸公司
2018-05-31 08:16 汽車 -
因網(wǎng)關控制單元隱患 保時捷召回部分Macan
2018-05-31 07:09 汽車 -
奇瑞200億轉(zhuǎn)讓51%股權 寶能成最大競爭者
2018-05-31 06:25 汽車 -
李書福談為何大肆收購:希望通過股權投資團結(jié)眾廠商
2018-05-30 22:35 汽車 -
政策風向調(diào)整,插電式混動汽車發(fā)展或受限
2018-05-30 22:34 汽車 -
?大眾加速在華擴張 連建天津佛山青島3座新工廠
2018-05-30 22:34 汽車 -
交付慢悠悠,上市急吼吼,李書福批評的就是蔚來?
2018-05-30 17:22 汽車 -
寧德時代憑何成為眾多車企的“寵兒”?
2018-05-30 15:20 -
凈虧損達27億元 優(yōu)信二手車赴美IPO
2018-05-30 14:08 汽車 -
奇瑞200億“賣身”寶能入主機會有多大?
2018-05-30 13:29 汽車 -
競爭對手倒閉,停車位稀缺,摩拜該如何做共享汽車?
2018-05-30 09:05 汽車 -
探營銀?。弘姵貥I(yè)務停滯 公交司機吐槽充電太麻煩
2018-05-30 08:35 汽車 -
特斯拉又雙叒叕出事 這次撞的是警車
2018-05-30 08:23 汽車 -
讓比亞迪和戴姆勒很尷尬 虧損1.5億的騰勢再獲注資
2018-05-29 19:10 汽車 -
“炮口”指向誰?李書福:光靠炒作不可能成功
2018-05-29 14:25 汽車 -
長安斷崖式暴跌的背后:投訴量居自主品牌首位
2018-05-29 14:06 汽車 -
押寶增程電驅(qū)動力,正道汽車在“正道”上嗎?
2018-05-29 11:19 汽車 -
尹同躍掌舵奇瑞汽車14年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018-05-29 09:00 汽車 -
騰勢資金壓力難緩解,再獲母公司救援增資8億元
2018-05-28 22:01 汽車 -
陳旭加盟紅旗, 一汽紅旗再現(xiàn)人事變動
2018-05-28 21:54 汽車
相關推薦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1“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0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12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1最新聞 Hot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jīng)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diào)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
面對中國和拉美,美國還停留在200年前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