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爾圖諾夫:俄朝合作,會帶來哪些變量?
【文/安德烈·科爾圖諾夫,翻譯/觀察者網 彭宇萱】
最近關于俄羅斯和朝鮮合作的消息很多,從西方媒體爆出朝鮮特種部隊出現(xiàn)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qū),到俄朝兩國簽訂《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條約》,許多政客和分析人士又開始拱火,認為俄朝之間新興的合作伙伴關系不僅給西方或烏克蘭帶來了新的問題,也給中國帶來了重大挑戰(zhàn):從今往后,中方將更難對朝鮮施加政治壓力,因為朝鮮會利用其與俄羅斯新建立的聯(lián)系作為工具,來減輕對中方的依賴。
6月19日,在朝鮮平壤,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右)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簽約儀式上握手。 新華社
俄羅斯和朝鮮真的是這么想的嗎?讓我們先仔細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在過去12-18個月里,俄羅斯與朝鮮之間的經濟合作迅速擴展??紤]到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三年多時間里,朝鮮基本上對國際合作保持封閉,雙邊貿易幾乎降至冰點,這一現(xiàn)象并不令人意外。
如今,俄羅斯正試圖迎頭趕上,盡管從相對值來看,貿易額確實增長迅速,但從絕對值來看,這一數(shù)字仍然較為有限:2023年,雙邊貿易額僅為3500萬美元,而今年可能達到5000萬美元或略高于此。
畢竟俄朝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存在天然局限,因為兩國的國民經濟并不像俄羅斯和中國那樣具備互補性。朝鮮能提供的煤炭、海鮮、金屬等大宗商品,俄羅斯本身也儲量豐富。雙方在機床制造或信息技術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工業(yè)合作并非不可能,但要實現(xiàn)成熟和繁榮發(fā)展,還需假以時日。
或許再過幾年,我們會看到俄羅斯與朝鮮之間的貿易大幅增加,但中國始終是、并將繼續(xù)是朝鮮的主要經濟伙伴。此外,就朝鮮而言,國際貿易從未被轉化為外交影響力——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無法聲稱自己在平壤擁有決定權。對朝鮮領導層來說,國家主權和獨立一直是朝鮮的首要任務,無論朝鮮的生活多么艱難,這一點都不太可能改變。
至于軍事技術合作方面,我們只能猜測其真實規(guī)模和范圍。西方媒體和學術界經常使用一些龐大的數(shù)字來描述朝鮮的軍力,但這些數(shù)字不能輕易相信。根據(jù)我們對朝鮮的了解,所有關于朝鮮向俄羅斯提供“大規(guī)模軍事援助”的猜測都顯得夸大其詞。事實上,朝鮮是一個相對較小且并不富裕的國家,其2023年的國防預算總額不到15億美元,國防生產能力本就有限。相比之下,美國在2022-2023財年僅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就高達520億美元。相比之下,朝鮮向俄羅斯提供的任何援助都不過是杯水車薪。
那么,朝鮮直接卷入俄烏沖突又會是怎樣的情況呢?這是否會成為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關鍵,導致局勢不可避免地升級,使全球戰(zhàn)爭的風險變得更加真切?目前,我們尚不清楚朝鮮是否有直接參與俄烏沖突的軍事計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這些計劃的具體任務又是什么?
然而,有兩件事我們非常清楚。首先,這場沖突已經涉及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其中大部分支持烏方。據(jù)西方消息來源稱,自沖突開始以來,已有超過13000名雇傭兵加入了烏克蘭軍隊。其次,很明顯,即使有10000至13000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士氣高昂的軍人,也不足以徹底改變這場雙方各自投入數(shù)十萬人的沖突的勢頭。
即便新的條約已經生效,也不太可能期望俄羅斯會刻意助力朝鮮的核項目或彈道導彈項目,或徹底改變俄羅斯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上長期以來的立場。任何形式和任何地方的核擴散都不符合俄羅斯的戰(zhàn)略利益。同時,俄方必須保持清醒,認清當前形勢下哪些事情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一年前,金正恩對朝鮮憲法進行了修訂,明確強調核武器作為“國家生存”手段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美國、日本和韓國在東北亞地區(qū)挑起的安全局勢變化,并沒有激勵朝鮮朝著核裁軍的方向邁進。
在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時,必須牢記和平比朝鮮的核裁軍更為重要。朝鮮和韓國士兵在非軍事區(qū)意外沖撞可能會引發(fā)無意的沖突,因此,在朝鮮半島采取各種建立信任的措施將有助于克服危機,這些措施包括信息交流、觀察員互訪、軍事接觸等。除此之外,這些建立信任的措施還將逐步促使朝鮮軍事精英參與合作,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參與,半島的可持續(xù)和平便難以實現(xiàn)。
此外,完全拒絕承認朝鮮為“核俱樂部”的正式成員,并不意味著必然拒絕與作為事實上核大國的朝鮮進行談判。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不必從議程中移除,而應將其視為一個長期目標,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找到解決方案。同樣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即使在這方面邁出非常微小的步伐,也將對半島局勢的穩(wěn)定作出重大貢獻。必須放棄“全有或全無”的做法,因為國際社會無法向朝鮮發(fā)出最后通牒。
俄羅斯是否會像美國在2018年5月退出聯(lián)合國批準的《聯(lián)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也稱為《伊朗核協(xié)議》或《伊核協(xié)議》)那樣,突然退出聯(lián)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的制裁機制?在我看來,這種可能性幾乎難以想象,因為這將會樹立一個危險的先例,將給聯(lián)合國的未來帶來更多疑慮。
特朗普宣布美國于2018年5月8日退出《聯(lián)合全面行動計劃》。 圖源:美國白宮
此外,俄羅斯領導層似乎并未完全放棄未來與韓國和解的希望,這也將是一個緩和因素,降低俄羅斯在朝鮮問題上的立場發(fā)生根本性轉變的可能性。更可能的情況是,俄羅斯將推動聯(lián)合國安理會作出決定,以緩和已經實施的聯(lián)合國制裁,并反對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可能提出的任何新制裁提案。可以預料,俄羅斯在聯(lián)合國宣布任何針對朝鮮的新倡議之前,俄方與中方會先進行適當?shù)拇枭?,隨后中俄將在投票中保持一致。
更籠統(tǒng)地說,我們可以認為,與朝鮮的關系將是俄羅斯與中國之間詳細且持續(xù)討論的話題之一。顯然,俄羅斯在其與朝鮮的關系中,將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在理論上危及中國在該地區(qū)乃至更廣泛地區(qū)合法利益的行動。然而,即便中俄攜手合作,它們也無法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朝鮮——朝鮮民族為其獨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這種態(tài)度深深植根于朝鮮國家的本質之中,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里不太可能發(fā)生改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彭宇萱 
-
決勝的關鍵,搖擺州怎么樣了?
2024-11-06 11:22 美國大選 -
境外發(fā)行的銀聯(lián)卡全面支持綁定微信支付和支付寶
2024-11-06 10:53 金融觀察 -
美國大選前夕,拉夫羅夫談俄美關系
2024-11-06 10:45 俄羅斯之聲 -
他“綁架”東盟:“東南亞版北約”行不通,但對華可以這么干…
2024-11-06 10:37 南海局勢 -
世界首顆木殼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
2024-11-06 10:20 航空航天 -
特朗普:若拿下賓州,我們將贏得一切
2024-11-06 10:09 美國大選 -
特朗普指責費城底特律舞弊,當?shù)毓賳T否認
2024-11-06 09:52 美國大選 -
美佐治亞州稱遭“俄羅斯炸彈威脅”,12個投票站延長投票
2024-11-06 09:33 美國大選 -
美大選密集開票,214-179特朗普暫時領先
2024-11-06 09:14 美國大選 -
首份出口民調:民主、經濟成美國兩黨選民最關心的問題
2024-11-06 08:59 美國大選 -
中國將在沙特發(fā)行美元主權債券,“兩國在金融領域日益加深”
2024-11-06 08:52 -
“拜登認為自己本來能贏的”
2024-11-06 08:50 美國大選 -
以色列政壇地震,他突遭內塔尼亞胡解職
2024-11-06 08:40 觀察者頭條 -
“人為失誤”,美威斯康星州一市重新統(tǒng)計3萬張選票
2024-11-06 08:09 美國大選 -
特朗普稱費城“大規(guī)模作弊”,當?shù)鼗貞?/a>
2024-11-06 07:29 美國大選 -
烏國防部長:烏軍與朝軍發(fā)生“小規(guī)模沖突”
2024-11-06 06:44 烏克蘭之殤 -
攜帶信號槍,美國一男子在國會大廈游客中心被捕
2024-11-06 06:39 -
美佛羅里達州選民信息網站出現(xiàn)“技術問題”
2024-11-06 06:38 -
美國艾奧瓦州部分選區(qū)投票機出現(xiàn)故障
2024-11-06 06:32 美國大選 -
立陶宛“準總理”也表態(tài):“絕對”想讓中國大使回來
2024-11-05 23:17 臺灣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5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0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7“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