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渝川:比起中情局,好萊塢更愿意和五角大樓合作
關鍵字: 好萊塢中情局cis意識形態(tài)特工公眾輿論刻板形象中央情報局2001年作出一項重要調整,即改變1947年成立之后一直延續(xù)的拒絕制片人咨詢請求的政策,“厭倦了在銀幕上被描繪成一個充斥著流氓特工的邪惡組織”。這實際上意味著這家情報組織將更為公開的參與意識形態(tài)宣傳,扭轉它認為在公眾輿論中廣泛存在的刻板印象。
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的很多影視作品中開始出現(xiàn)中情局前官員或者流氓特工的身影。如同美國片中對華人的一貫丑化一樣,中情局官員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非??贪?。
《好萊塢內部的中情局:中央情報局如何塑造電影和電視》
作者:(美)特里西婭·詹金斯 譯者:藍胤淇
刻板形象都是被歪曲的嗎?
美國影視研究專家、得克薩斯州基督教大學電影、電視和數(shù)字媒體系副教授特里西婭·詹金斯長期致力于對中情局影響好萊塢問題研究。她將中情局的影視負面形象概括為五類:
——中情局是暗殺專家。這倒不算是全盤歪曲。中情局1950年代就曾操縱了對危地馬拉總統(tǒng)雅各布·亞本茲的暗殺,之后還成功暗殺越南的吳庭艷兄弟,并一手組織了對智利的阿連德的暗殺。這些暗殺如此臭名昭著,因而大量出現(xiàn)在好萊塢影片中,例如《決戰(zhàn)星球》(1973)、《禿鷹24小時》(1975)、《暗殺指令》(1981)、《周末大行動》(1983)、《諜影重重三部曲》(2000)等。特里西婭·詹金斯指出,好萊塢影片中,中情局不僅是殺人犯,而且成功營造出一種該部門毫無顧忌暗殺無辜者、殺害僅僅是因為意識形態(tài)不同或被視為損害了美國道德尊嚴的對象這樣一種形象。影片中,中情局的暗殺對象大多會受到觀眾的同情。
——中情局由流氓特工組成。許多電影之中,中情局充斥著流氓特工,其職權和行動缺乏監(jiān)督,經(jīng)常不惜損害美國國家利益,傷害甚至殺害同事也沒有顧忌。
現(xiàn)實中的中情局受美國總統(tǒng)領導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監(jiān)督,美國參眾兩院的情報機構也定期監(jiān)督中情局。但一些個案暴露出中情局擁有極大的自由度,策劃暗殺、顛覆他國政權時不經(jīng)監(jiān)督機關許可。因而可以認為,好萊塢在電影中所描述的中情局缺乏監(jiān)督,并非全盤虛構,只是在具體人物的刻畫中,作了藝術上的包裝。
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長期以來,中情局坐視好萊塢的“藝術夸張”,跟影片描繪特工流氓化的意外效果有關。流氓特工顯得野心勃勃,很有能力,看上去相當“酷”,這樣一種印象有助于情報機構招募特定人群加入。
——中情局未能管好自身。電影中,特工、線人失去利用價值后,通常會被狙擊殺害。中情局歷史學家尼古拉斯·杜伊莫維奇認為,這樣的塑造純屬捏造,旨在讓中情局的公眾形象變得冷酷和不道德。
——中情局道德淪喪。中情局歷史上曾在不知情的美國公民身上實驗藥物,以考察該藥物在心理戰(zhàn)中的應用效果。20世紀70年代、80年代,中情局分別卷入水門事件和情報門。2001年后,中情局更是頻頻動用水刑和私人審訊室,采用非常規(guī)引渡,引發(fā)美國國內及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這些問題都戲劇化的進入美國的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
——滑稽而無效的中情局。概括起來,就是突出反映中情局及其雇工愚笨不堪。
在《好萊塢內部的中情局:中央情報局如何塑造電影和電視》一書中,特里西婭·詹金斯基于大量的樣本分析指出,中情局在影視作品中的丑陋形象,既是媒體娛樂產業(yè)從業(yè)者從新聞、歷史事實中得出的重要線索,以此為基礎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與好萊塢的運作方式有關。好萊塢對相關的人物、組織甚至國家進行標簽化,這種“短、平、快”的內容生產很受觀眾喜歡。
中情局為何決定與好萊塢合作
正如特里西婭·詹金斯所說,中情局的丑陋、刻板形象,并非好萊塢編劇憑空編造。但中情局自己并不希望公眾(無論是美國公眾還是外國公眾)這樣看自己。更重要的是,中情局認識到,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讓民粹主義力量更強大,必須讓情報經(jīng)營獲得公眾的支持,從根本上避免公眾力量推動國會監(jiān)督強化,避免公眾認為中情局等機構已經(jīng)過時。
部分影視制作機構也迫切希望與中情局合作,以劇本審查權換取對中情局真實情報經(jīng)營案例的調閱權。中情局還可以為這類合作伙伴提供后者作品根據(jù)真實案例改變的官方聲明。這樣的授權聲明顯得很有價值。
1994年,中情局為了“與美國公眾圍繞中情局展開一種更加友好和公開的交流”,一度制作《中情局機密檔案》。但因為中情局人事變更,該劇最終未通過內部審查上映。
1996年,中情局開始設立娛樂聯(lián)絡官,具體職責是仿效五角大樓同行的做法,為電影公司提供咨詢、建議、取景地、小道具和設備等支持,換取劇本和拍攝內容的審查權。經(jīng)過幾年的摸索,中情局已經(jīng)能夠像美國軍方那樣,嫻熟的控制以本部門為背景的作品的內容細節(jié)和風格。
9·11事件發(fā)生后數(shù)周,中情局資助的《特務威龍》和《中情局風云》上映,這些作品不僅起到了說服美國人對后冷戰(zhàn)時代該部門存在價值的疑慮,而且還幫助了針對中情局未能預見9·11恐怖襲擊的批評?!逗萌R塢內部的中情局:中央情報局如何塑造電影和電視》書中單辟一章,介紹了《特務威龍》和《中情局風云》兩部作品的制作過程。
在嘗到甜頭之后,中情局更為踴躍的介入影視作品生產。這種介入(或者說合作)將中情局塑造為一個無所不在和無所不能的機構的形象,跟小布什的“愛國論”結合起來,會讓一些美國人認為,反對中情局就等于反對美國。接受中情局資助及其他形式支持的影視機構和編劇作家,也接受了直接或其他間接形式的審查。
自此之后,好萊塢影片中的中情局的形象開始悄然發(fā)生變化,中情局官員和特工被描繪為無私的愛國者,加入其中的人不是為了名聲、權力和錢,甚至也不是為了愛國,而是“相信善惡并選擇了善。我們的事業(yè)是正義的?!敝星榫诌€鼓勵退休特工加入影視機構,扮演這些機構內部的審查官角色。
中情局變身好萊塢制片人,是不道德不合法的嗎?
特里西婭·詹金斯在《好萊塢內部的中情局:中央情報局如何塑造電影和電視》一書第五章中,深入分析了中情局介入好萊塢的道德和法律意義,認為這種介入是不合法及不道德的。
中情局對不能很好貫徹自己宣傳、形象包裝意圖的影視作品,拒絕提供協(xié)助。這被認為是對影視制作機構的一種誘導和壓制。美國一些法學家也認為,中情局不是私人企業(yè),不能只向有利于自身形象的作品及制作機構提供支持,否則就是濫用公共撥款。書作者引述了這些觀點,也提出了一個設問: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美國五角大樓一直在以歧視性方式與好萊塢合作,并未引發(fā)太大的爭議,為什么中情局的效仿卻會面臨更多爭議?答案是,五角大樓的支持,例如提供航空母艦作為拍攝背景,選派軍人充當群眾演員,這樣的支持更顯寶貴,相比之下,中情局的財力和支持條件更顯寒酸。
美國司法部曾作出過界定,政府部門可以教育人們有關它的政策和實踐,但不能進行自我吹捧。特里西婭·詹金斯據(jù)此指出,中情局介入好萊塢,已經(jīng)突破“教育”的層次,違反了公共宣傳法的原始意圖,不具有合法性。
書作者還認為,包括中情局、五角大樓等機構,利用好萊塢實現(xiàn)自夸,實質上已經(jīng)形成了喬姆斯基所說的思想控制。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來來來,歡迎好萊塢制片人中央情報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1“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0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12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1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