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旭東:馬克思對21世紀的世界意味著什么?
關鍵字: 紀念馬克思資本主義勞工運動共產主義資本論毛澤東剩余價值脫貧【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當天CGTN的《對話》(Dialogue)節(jié)目邀請了紐約大學比較文學教授張旭東教授,談論了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在21世紀的意義,以及對發(fā)展中國社會主義的意義等等?!?/strong>
楊銳(主持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了馬克思誕辰紀念大會。在過去200年里,卡爾·馬克思的理論——包括《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塑造了世界歷史。共產主義革命以及冷戰(zhàn)期間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競爭,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及相關理論、實踐的演化過程。
隨著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實踐的成功轉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出一條新的道路。馬克思和他所提出的共產主義理論對21世紀的世界意味著什么?為什么馬克思主義對發(fā)展中國社會主義的意義尤其重大?我們又應當如何區(qū)別其他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非常高興紐約大學比較文學教授張旭東能參與探討這些話題。這是今天《對話》節(jié)目的主題,我是楊銳。在開始之前,我們先看一條短片。
畫外音:兩個世紀以來,社會經歷了巨變,但卡爾·馬克思的名字仍然在世界各國受到銘記和尊重,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仍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會上作出以下評價:“當前,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zhàn)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要贏得優(yōu)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我們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绷暯交仡櫫诉@位偉大革命家、哲學家傳奇的一生,高度評價他為社會做出的重大貢獻。“馬克思一生飽嘗顛沛流離的艱辛、貧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成就了偉大人生。”習近平主席指出,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zhàn)斗的一生。
楊:歡迎加入討論,張教授。
張旭東:很高興來到這里。
楊:冷戰(zhàn)早已結束,你認為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國家,是否會對周五上午習近平主席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會上發(fā)表的主旨演講感到驚訝?
張:我一點不感到驚訝。我認為現在到了中國領導人展現某種集體自我意識的時候了,中國處于世界歷史性試驗的前沿。而如今恰好遇到合適的契機?;仡櫄v史尋根溯源,重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歷史和政治根源,是為了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
楊:卡爾·馬克思的夢想是什么?
張:馬克思代表了人類和人類所創(chuàng)世界之間的宏偉戰(zhàn)斗。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有生產力、創(chuàng)造力的體系,但同時它的物化作用、它的結構性、系統(tǒng)性矛盾也構成了對人類的一種束縛。我們如何通過這套體系的內在矛盾,而不是某種幻想或抽象的理想主義去超越它?這是馬克思提出的問題。
楊:時間過去了200年,你是否認為馬克思和他的同志們當年只了解英國工業(yè)化早期的不利因素,完全不了解在工業(yè)化促進下現代化進程帶來的各種好處?
張:我認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發(fā)展所帶來的物質、科技、智識甚至社會方面的好處都有很深刻的認識。這不是問題的關鍵,真正的問題在于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西歐和北美,是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政治對資本主義侵蝕的反抗的過程。我們今天從經濟和政治維度所理解的資本主義系統(tǒng),既是馬克思口中的資本主義,又是各種社會試驗、勞工運動、學生運動、反主流文化包括國際共運的結果,是過去200年來這場巨大斗爭的結果。
楊:你不覺得共產主義是烏托邦嗎?
張:它當然具有烏托邦色彩,但在這個語境下,我們應該將烏托邦理解為建立在對資本主義內在矛盾扎實分析之基礎上的某種對現實的批判性評價,它不是幻想,不是白日夢。烏托邦這個詞的意思是“烏有之地”,但在這個特殊語境下,它意味著對資本主義條件和可能性的批判性吸收與超越。
楊:冷戰(zhàn)結束后,我們每天都能從報紙頭版讀到關于種族沖突、宗教仇恨、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的新聞,而不是階級斗爭。馬克思和恩格斯用階級斗爭這個關鍵詞來描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的社會經濟發(fā)展。
張:這個問題恐怕得分兩部分回答。第一,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確實在處理民族主義、種族問題、發(fā)展不均等方面時比較乏力,因此在寬泛意義上的左翼思想中,出現了許多當代理論試圖填補馬克思主義的缺口。但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強調階級斗爭,我認為哲學意義上,它意味著不同生產模式之間的競爭。階級不是狹義上的階級,它是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位置定義和描述的,比如生產資料擁有者、國家政治權力擁有者、政治資本、文化資本擁有者,而另一面則是那些出賣勞動力的人,包括腦力勞動者。這是階級的理論性或者歷史性定義,但我認為今天我們不應再如此狹義地理解階級。
- 原標題:《對話》——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05-08 14:53:35
-
預告|這周六,看陳平老師如何對話經濟學的諸位大佬
2018-04-05 08:14 中國經濟 -
農村真有63%的孩子沒上過高中?羅斯高教授其實是這么說的
2017-09-29 09:38 觀網看片 -
馬云底特律演講:將中國視為機遇
2017-06-30 08:12 阿里帝國 -
與福山辯論6年后,張維為有話要說
2017-06-12 13:30 觀察者頭條 -
中信書院前沿論道 吳建民攜新書演講:世界的變化與中國
2015-12-26 01:16 中國外交 -
賈康:過去主流經濟學理論認知框架不對稱
2015-12-14 01:34 本土經濟學家逆襲 -
國家認證能力為什么重要?
2014-06-04 14:51 -
定制8枚金牌 讓他們放心中考
2014-04-18 15:28 -
南蘇丹武裝分子襲擊維和營地
2014-04-18 15:21 -
清政府為什么沒能識別大英帝國崛起
2013-12-07 08:08 -
國歌賦予自由
2013-11-26 17:43 -
陳寅恪是怎樣被送上神壇的
2013-10-13 08:04 -
上海租界:高級妓女的還是知識分子的?
2013-09-10 17:51 -
國信辦主任魯煒:自由意味著秩序
2013-09-09 22:18 觀察者頭條 -
如果愛惜言論自由,就要表現理性
2013-08-26 23:35 聽聽大V怎么說 -
中國已成名副其實“中央之國”
2013-08-05 20:52 -
“社會”的構成:自然法與現代社會理論的基礎
2013-06-20 11:28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鄧小平與中國改革
2013-03-29 15:57 觀察者網會客室 -
馬丁·雅克做客觀察者網
2013-03-26 17:45 觀察者網會客室 -
沈志華:朝鮮對抗心態(tài)從何而來
2013-03-19 11:10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