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14期:中美舊金山峰會的意義
圓桌討論
主持人:對于中美元首會晤,因為關注度很高,普通老百姓也在看,剛才說到美國國內(nèi)的復雜性,政府、軍方、國會可能代表的就是不同的視角,態(tài)度不一樣,做法也不一樣。像這種復雜性,普通老百姓怎么去把握它、理解它?
金燦榮:坦率講,挺難的。咱們網(wǎng)上就挺分歧的,有人看好的一面,有人看壞的一面。其實大國內(nèi)部都挺分歧的,我在美國住過,美國也是分歧得不得了,這是常態(tài)。
張維為:關于外交,你可以把握它一些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比方說,燦榮老師剛才提到的,中國從宏觀戰(zhàn)略角度出發(fā),美國更偏向討論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問題,但實際上雙方都沒有公開否定對方,這兩者之間的空間就是外交的空間。
主持人:外交不管從專業(yè)的角度還是民間外交的角度,它其實都是具有極大的空間性、豐富性的,在這個空間里頭,我們可以想辦法相向而行,關鍵就是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做工作的對象,這個就需要細致地觀察,還要積累,這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事。這次習主席去會晤的時候也特別提到,未來要擴大民間交流,包括青年之間等等。所以金老師您覺得從民間交流的角度,中美之間還能做些什么?
金燦榮:這些年因為疫情影響,民間交流受很大的沖擊,直接原因就是(當時)航班沒有了——不是我們停的,是美國停的;后來(陸續(xù))恢復到現(xiàn)在(每周)70班,可是2019年之前每周是320班,如今跟原來比還不到1/4。這是個現(xiàn)實問題,就是我們很重視民間交往,但是得有物理基礎,物理上減少這么多,所以交往就很困難。
資料圖來源:新華社
當然還有政治問題了。美國現(xiàn)在有一點高度政治化,把所有問題政治化,誰給中國講公道話就會(被)邊緣化,所以現(xiàn)在政治氣氛又不太好。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另一方面政治氣氛不好,所以坦率講現(xiàn)在中美的交流是很困難的,很有限。但是我相信兩國元首見面以后,中美交流的條件會好一點,習主席已經(jīng)邀請他們五萬中學生過來了,如果能實現(xiàn),那還是有效的,因為百聞不如一見——現(xiàn)在外面對我們妖魔化得很厲害。
張維為:這次在習主席訪問之前,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到上海、蘇州、深圳、廣州去了一圈,一路贊口不絕,沒有辦法,他被震驚了。實際上我一直覺得不要太擔心交流一時減少了,因為交流慢慢總會恢復的,因為交流少而被忽悠、欺騙的越多,最后他來中國的時候就越會被震撼。根據(jù)購買力平價,中國是事實上的世界最大的經(jīng)濟體,如果對這樣的國家你不愿意了解,最后肯定是你吃虧的。
主持人:我在節(jié)目里也講過,中美之間,包括中國跟其它國家的交往,我們都是說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眾之間的彼此交往、彼此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中美之間這些年因為種種原因,民間交往也大幅地降低。現(xiàn)在兩國元首會晤了之后,民間交往可以繼續(xù)往前發(fā)展,可以比讓它自然地發(fā)展起來再快一點,因為有力量在推動,有項目、平臺在搭建。
張維為:我再補充一個案例,前面金老師提到的15號晚上那個招待商業(yè)界人士的晚宴,我看《紐約時報》的評論挺酸的,說有好幾次中國領導人講話的時候,下邊居然起立并熱烈鼓掌,怎么能夠這樣?這也說明民間交往、社會層面的交往、企業(yè)界的交往,在美國都有巨大的動力。
主持人:對,就像剛才金老師演講也說的,習主席這次訪美,就是展現(xiàn)了一種自信的、開放的姿態(tài)。這樣的姿態(tài),美國的工商界人士和一些社會賢達人士他們是有直觀的感受的,就是感受到中國是開放的,有這個姿態(tài),也有這樣的一個做法,只不過愿不愿意看見、同時愿不愿意一起握手,這個取決于美方的態(tài)度。
剛才張老師在演講當中也說到了基辛格,他首先是充滿爭議的,他是一個很多面的美國知名的政治人物,但是對于中國來說,他又比較特別,因為他又是全程見證中美建交的這么一位外交人物。您剛剛說他對中國的文明是有點了解的,比如說他知道中國講究“勢”,他在《論中國》那本書里對“勢”這個字的闡述就比較充分。所以我想問一下,在美國政壇上還有沒有像基辛格這樣的,對中國了解得相對比較深的政治人物?或者說,這種意見還有嗎?是主流嗎?
張維為:現(xiàn)在像他這樣有影響力和地位的人,應該說是沒有了。他說中國是“下圍棋”的、西方是“下象棋”的——嚴格講是“國際象棋”,這本身就說明他已經(jīng)比很多所謂中國問題專家看問題看得更清楚一點。對中國來說,他確實是個比較特殊的人物,中美關系有他這么一個身影跟沒有相比,確實是不一樣的。另外他是講“均勢”的,什么都從“均勢”角度來看。當時中美蘇三國大三角關系,中國雖然是相對弱的一方,但是他覺得如果美國和中國某種意義上形成一種或多或少“同盟”關系的話,那么就可以壓倒蘇聯(lián)。
2023年10月24日,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中)出席在紐約舉行的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宴。(圖/新華社)
主持人:我也在這做個解釋,基辛格的這個“均勢”理念,不是軍事打仗那個“軍事”,而是平均的“均”,圍棋“勢”的那個“勢”,這個是基辛格的核心理念。
我前段時間讀了一本書叫《基辛格談基辛格》,作者是叫溫斯頓·洛德,第三任美國駐華大使。當時毛主席見基辛格的時候,基辛格身邊坐的那個人就是洛德,洛德當時是基辛格的特別助理,所以他也是全程見證了中美建交。他們倆有一個對話,對談中美建交前后美國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包括尼克松的想法,包括為什么要中美建交,因為他要結(jié)構性地解決美國跟蘇聯(lián)之間的問題,要構成一種“均勢”。
從這個角度來說,里頭確實是有一種戰(zhàn)略性的思想。剛才金老師也說,美國現(xiàn)在的外交,包括其國內(nèi)政治,考慮戰(zhàn)略的少,考慮戰(zhàn)術的多,解決眼前的多,著眼長遠的少。
金燦榮:那一代人可能是不可重復的。基辛格、布熱津斯基都是被大家公認的二戰(zhàn)后大戰(zhàn)略家,他們有一個特點,都是移民,都是歐洲人——布熱津斯基是波蘭人,基辛格是德國猶太人,都是年輕時候在歐洲吃了點苦然后跑到美國去的。純美國出來的人要簡單一點,我估計他們對歷史的理解要比基辛格這一代人差,這是一個現(xiàn)實情況。另外基辛格他們都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見過戰(zhàn)友的死亡,所以我覺得那代人不可重復。
現(xiàn)在我們要打交道的這批人都是冷戰(zhàn)后成長起來的,最典型的就是沙利文,1976年生人,1991年冷戰(zhàn)結(jié)束時才15歲,他有什么歷史感?他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甚至連冷戰(zhàn)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經(jīng)歷過。所以他們是有問題的,就是這一代人聰明,學歷好,但是現(xiàn)實感不是很好,歷史的厚度不是很高。這是我們要把握的一個方面。
主持人:對,所以我們剛剛也說要怎么來理解美國的復雜性,這些主要的政治人物他們的復雜性我們也要去理解。
剛才金老師演講當中也說到中美關系對中國跟其它國家關系的影響,我也想問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中國跟其它板塊如東盟、非洲、中東、歐洲這些關系的構建,反過來會對中美關系帶來什么影響?
張維為:如果用基辛格講的觀點——實際上這點我也是同意的——中國人是“下圍棋”的,講究通盤考慮、整體布局,然后“筑勢”,最后形成一個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而取勝。
從這個角度來看,光是過去的這一年:三月份是和俄羅斯普京總統(tǒng)的會晤,當時總書記公開地說,現(xiàn)在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讓我們一起推動歷史的變革;然后是伊朗和沙特的和解,中國促成的;然后是金磚峰會成了“金磚+”。實際上這三個事件,美國都挺害怕的。
中俄會晤不用說了,伊朗和沙特兩個世仇在中國斡旋下和解,美國很沒面子的,它要全面地針對伊朗進行封殺,結(jié)果看來有點難。對于“金磚擴員”,美國害怕得不得了。就是我上次講的,俄羅斯把“貨幣戰(zhàn)爭”變成了“貨”與“幣”的戰(zhàn)爭,今天的“貨”全在金磚國家和南方國家,包括“一帶一路”152個國家的加入,“貨”都在這些國家手里,其中包括真正的“貨”,如糧食、石油、天然氣、中國的制造業(yè)產(chǎn)品,甚至技術。前段時間歐盟外交代表博雷利就說了,實際上現(xiàn)在在“全球南方”,西方的任何一個東西,它都有替代品。這是他們所害怕的。某種意義上,這就是“筑勢”。
金燦榮:我再做一點補充,在黨的二十大以后到現(xiàn)在快一年,我們基本上在搞“去美化”外交,就是把美國先晾一邊。3月20日,習主席去莫斯科跟普京握手,這意味著中俄背靠背是安全的;另外就是周邊,搞中國-中亞峰會、拉東盟、上合組織擴容、金磚擴容,鞏固“一帶一路”成果,然后介入中東事務,應該講這一串下來還是有效果的;其中還有一點就是拉“老歐洲”,對西班牙、德國、法國還是挺客氣的。這樣一套布局下來以后,其實我們的談判地位是加強了的。
張維為:實際上美國的綜合影響力在下降。你可以看看幾個最近發(fā)生的事情,一個是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后,拜登打電話給沙特國王和阿聯(lián)酋領導人,對方都不接電話,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發(fā)生過的;這次巴以沖突爆發(fā)后,拜登已經(jīng)到以色列,他想在約旦開一個小范圍的會議,請埃及、約旦等國的領導人來,人家不來,會開不成,這對一個大國領導人來講是很丟面子的,說明人家把美國放在一個與過去不同的位置上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李強在甘肅青海災區(qū)檢查指導受災群眾過冬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等工作
2023-12-24 07:12 -
澳門特區(qū)政府捐款三千萬澳門元
2023-12-23 22:04 地震 -
反中亂港組織公民黨明年3月正式解散
2023-12-23 19:43 香港 -
國家新聞出版署回應了
2023-12-23 18:19 政策風向標 -
貴港紀委監(jiān)委成立調(diào)查組
2023-12-23 17:23 基層治理 -
東風集團原副總經(jīng)理退休六年后被查
2023-12-23 16:13 廉政風暴 -
全球首創(chuàng)工藝!百萬噸級氫基豎爐項目成功點火
2023-12-23 15:41 -
自然資源部:衛(wèi)片監(jiān)測是輔助,不能直接作為處罰依據(jù)
2023-12-23 15:20 基層治理 -
河南考古新發(fā)現(xiàn):中原禮制或在龍山文化中晚期形成
2023-12-23 15:13 考古 -
鐘南山:不主張長期戴口罩
2023-12-23 15:00 -
國產(chǎn)首艘大型郵輪啟航,開啟試運營航次
2023-12-23 14:06 -
愛爾眼科被曝賄賂公職人員,當?shù)丶o委回應
2023-12-23 11:09 -
網(wǎng)傳廣州“限制外賣”?官方回應
2023-12-23 09:34 -
一次性清退2263名學生,高?;貞?/a>
2023-12-23 08:37 中西教育 -
2024考研今開考:438萬人報名,三年來首次下降
2023-12-23 08:37 中西教育 -
東方甄選:對公司品牌及聲譽管理不善,孫東旭已辭任非執(zhí)行董事
2023-12-23 07:53 -
“因年齡原因,鄭強不再擔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2023-12-23 07:53 -
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加大存量隱性債務化解力度
2023-12-22 21:08 觀網(wǎng)財經(jīng)-宏觀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
2023-12-22 19:0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受賄超8373萬,劉宏武一審被判15年
2023-12-22 17:10 廉政風暴
相關推薦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38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29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jié)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