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十六期:解構(gòu)“西方中心論”
關鍵字: 西方中心論啟蒙運動現(xiàn)代性中國文化我們可能都聽到過一個概念,叫做“西學東漸”,就是西方各種各樣的學問源源不斷地傳到東方,傳到中國,影響了中國的方方面面。其實歷史上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中學西漸”,中國各種各樣的學問,源源不斷地傳到西方,影響了西方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國有一位很優(yōu)秀的歷史學家,叫朱謙之,早在上世紀40年代他就著書立說,指出歐洲文藝復興發(fā)生在意大利不是偶然。為什么?因為在當時歐洲國家中,和中國接觸最多的是意大利。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物質(zhì)商品和文化思想傳到了意大利。他認為從13世紀到16世紀,許多重要的中國發(fā)明,通過阿拉伯世界傳到了歐洲,為歐洲的文藝復興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
另外大家也知道威尼斯的旅行家、商人馬可·波羅在中國待了17年,回到歐洲之后出版了《馬可·波羅游記》,一時洛陽紙貴。歐洲人通過這本游記了解到了原來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如此富庶的大國,商人從中發(fā)現(xiàn)了財富,哲學家從中發(fā)現(xiàn)了思想。
《馬可·波羅行紀》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我們現(xiàn)在講,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數(shù)人說是林則徐,也有人說是魏源。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魏源的《海國圖志》對當時的中國,對當時的日本,都產(chǎn)生了一種震撼。特別是日本的崛起,應該說這本書發(fā)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一下子讓很多亞洲的知識界人士,發(fā)覺歐洲已經(jīng)明顯地領先亞洲了。
作為比較,我們也可以說《馬可·波羅行紀》在歐洲出版的時候,給14世紀的歐洲人帶來震撼。這種震撼,可能會大于《海國圖志》給亞洲人帶來的震撼。《馬可·波羅行紀》出版后,翻譯出了無數(shù)版本,歐洲人突然意識到,原來在東方還有這么發(fā)達,這么了不起的文明和國家。從此,歐洲人開始了各種各樣的探險,想到中國來追求財富,也有些人想追求思想。
17、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一大批思想家,對中國文化和思想充滿了敬意。他們對中國文化和思想的研究和傳播,對歐洲的啟蒙運動,對歐洲方方面面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大家一定知道,法國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之一是伏爾泰,他是中華文明的鐵粉,說過很多贊美中國文化的話。他曾經(jīng)這樣寫道:“中國是舉世最優(yōu)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國家”。
伏爾泰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我們一些學者說,伏爾泰可能對當時中國的真實情況不了解,所以有一種浪漫主義的向往。其實如果我們還原歷史,采取歷史唯物主義的態(tài)度,回溯到伏爾泰所生活的歐洲和那個時代的中國,進行客觀的比較,這兩者最大的差別是什么?整個17世紀,乃至18世紀上半葉,歐洲一直在進行戰(zhàn)爭。有學者做過統(tǒng)計,整個17世紀的一百年內(nèi),歐洲大約只有三年時間,沒有大的戰(zhàn)爭。德意志民族經(jīng)歷了三十年的宗教戰(zhàn)爭,沒有形成統(tǒng)一,死亡人數(shù)不計其數(shù)。一般認為至少1/4的人口,由于戰(zhàn)爭而消亡。
當時的中國是什么情況?正是康乾盛世。17世紀下半葉,到18世紀上半葉的一百多年內(nèi),不管當時的中國存在多少問題,但中國是規(guī)模最大的統(tǒng)一國家,實現(xiàn)了總體上的和平,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經(jīng)濟體。而當時的歐洲卻天天在打仗,所以伏爾泰把他的目光投到遠方的中國,我想這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欽佩。另外當時歐洲多數(shù)國家,還在采用政教合一的政體,戰(zhàn)亂不斷的原因就是宗教之間或者同一宗教下不同教派之間無休止地打仗。而中國早已是一個世俗國家,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
德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歌德也贊美中國和東方。他說在那可愛的東方,我感到月的光輝,樹枝飄動的湖面上的幽光,在夏日中帶來沁人肺腑的清涼。中國古代月光的意境就這樣傳到了歐洲。伏爾泰當時也說過這么一句話,可以看作是對歌德詩句的注解,他說歐洲的君主和商人在東方發(fā)現(xiàn)的僅僅是財富,而我們哲學家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道德,一個新的物質(zhì)的世界。
可以說整個16世紀到18世紀期間,我們看到的是“中學西漸”,也就是中國的哲學、文學、藝術等,隨著中國的物質(zhì)文明不斷涌入歐洲,影響了歐洲人的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
剛才提到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他就非??释玫疥P于中國的各種信息和知識。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他準備在自己的房門上貼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中國知識中心”,所有關于中國的信息都匯總到這兒。他認為中國有著令人贊嘆的道德,有著自然神論的哲學。這種極富權威的哲學的創(chuàng)立,在希臘人的哲學以前就形成了。萊布尼茨還認為,中國在實踐哲學方面是占有明顯優(yōu)勢,但他也覺得歐洲在思辨哲學方面還是領先的,所以他覺得可以雙方優(yōu)勢互補,組成一種世界文化。
萊布尼茨的著作《中國近事——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提到:“中國人以觀察見長,而我們以思考領先,正宜兩好合一,互相取長補短,用一盞燈點燃另一盞燈”。這句話也被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在布魯塞爾出席中歐工商峰會時所引用。
政治方面,啟蒙運動提倡理性主義和人本主義,而啟蒙思想家理性主義和人本主義的偶像,往往就是孔子。中國學者樓宇烈這樣概括,他說從某種角度來講,現(xiàn)在西方的人文主義或者人本主義,正是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精神而發(fā)展起來的。它促使西方社會,從中世紀的神本主義,轉(zhuǎn)向以人為本。
在伏爾泰眼里,理性使中國擺脫了戰(zhàn)亂。與頻繁戰(zhàn)亂的歐洲相比,中國當時的社會安定,令人羨慕,令人崇拜。所以他認為中國是由哲人哲人進行統(tǒng)治。哲人王的統(tǒng)治,實際上是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他覺得理想的國家應該哲人來統(tǒng)治。
中國學者朱謙之經(jīng)過考證也認為,從16世紀到17世紀,歐洲來華許多傳教士,特別是耶穌會士,把中國的宋儒理學傳入歐洲,影響了一大批歐洲啟蒙思想家,為他們反對宗教,主張理性提供了強大的武器。從歐洲啟蒙思想家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大一統(tǒng)與戰(zhàn)亂頻繁的歐洲形成鮮明對比。所以他們把中國的理性,把中國的大一統(tǒng)看作是中國和平強大的根本原因。
- 原標題: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十六期:解構(gòu)“西方中心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徐楊
- 最后更新: 2019-05-05 07:35:37
-
11歲中國男孩問巴菲特:變老學到了什么
2019-05-05 07:16 -
肅立唱國歌竟遭詆毀,香港抗日老兵親自“教做人”
2019-05-04 23:10 香港 -
德云社回應:家屬將公開花費,郭德綱將提供幫助
2019-05-04 22:22 明星那點事兒 -
花重金送女上名校 步長制藥又被曝17年前老板行賄丑聞
2019-05-04 21:38 -
“干脆面”都被喂成“大碗寬面”了,還喂呢?!
2019-05-04 20:32 中國游客 -
100年,致青春!
2019-05-04 20:26 -
中國游客巴厘島遭性侵:教練在摩托艇培訓時就動手動腳
2019-05-04 19:23 中國游客 -
臺當局稱大陸“干涉”選舉,淘寶躺槍
2019-05-04 17:17 臺灣 -
有車有房都不能賣?德云社演員眾籌100萬治病引爭議
2019-05-04 15:41 明星那點事兒 -
奔馳維權女車主:壓力大時想自殺 有人找代言價碼隨便開
2019-05-04 15:33 奔馳車主哭訴維權 -
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習近平
2019-05-04 15:0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習近平向泰王國國王致加冕賀電
2019-05-04 15:08 中國外交 -
“買短乘長”致超員退款,鐵總道歉
2019-05-04 14:23 觀察者頭條 -
網(wǎng)傳轎車“飛下”大橋,交警回應
2019-05-04 14:14 網(wǎng)絡謠言 -
女子高鐵拒絕查票氣哭乘務員,旁邊小孩說了句大實話…
2019-05-04 13:51 -
-
夜晚公交車瘋狂“飛站”,乘客卻瘋狂叫好?
2019-05-04 13:34 暖心聞 -
吳謝宇的男模人生:長相中上,每晚都有客人點
2019-05-04 13:21 -
河北灤平命案致4死,嫌犯畏罪自殺
2019-05-04 13:10 -
“女副局長耍官威”續(xù):未道歉,群眾問題也沒解決
2019-05-04 12:45 基層治理
相關推薦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1“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評論 70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評論 212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1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311最新聞 Hot
-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
“特朗普已經(jīng)毀掉了圣誕節(jié)”
-
特朗普突然提“統(tǒng)一”,臺當局緊急回應
-
“顯然特朗普先退一步,雖尷尬但有用”
-
變調(diào)了,“印度這次要對美國來真的”
-
“澤連斯基堅持只跟普京談”,俄方最新回應
-
面對中國和拉美,美國還停留在200年前
-
歐盟深吸一口氣:這也太荒謬了
-
美企開啟瘋狂囤貨,問題又來了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美國這就期待上了
-
日本:中美聲明,在研究了
-
120%→54%,這項對華關稅也改了
-
“特朗普敗了,更像是投降”
-
“美國技術封鎖迫使中國全速發(fā)展”
-
迷之自信、張口就來:更愿意和中國打,而非巴基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