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濱:希拉里這個時候發(fā)文談國防改革,什么意思?
最后更新: 2021-11-05 16:58:48防長希拉里?
2020年選戰(zhàn)最后沖刺,“10月驚奇” (October surprises) 接踵而來:特朗普公開拒絕服從競選結果,公開呼吁白人武裝分子“常備不懈” (stand by);特朗普本人戲劇性的陽轉陰,三天入院出院;拒絕參加第二次辯論;解密希拉里數千份電子郵件,拜登兒子的“電腦門”“偶然”曝光……如此眾多不測風云,以至10月9日《外交事務》網站發(fā)表的希拉里的5000余字長文,美國主流媒體居然毫無感覺。
然而希文所透露的不僅僅是民主黨的富國強兵之路,還包含未來拜登內閣組成的重要信息,即希拉里·克林頓極有可能出任拜登政府的國防部長。原因至少有三:首先,希文聚焦美國的國安政策,即傳統(tǒng)的軍事和外交領域,而非眼下選戰(zhàn)中像防疫、種族、醫(yī)療、就業(yè)等熱門議題。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拜登主內,希拉里主外的分工問題,而是拜登競選團隊與美國龐大的國安體系溝通和聯手的重要紐帶。
數月來美國疫情施虐,族裔動亂,經濟崩塌, “美國第一”成為美國倒數第一,特朗普還要美軍參與“平亂”;國際上退群毀約,“孤立”而不“光榮”(此處對比英國19世紀的所謂“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即“splendid isolation”),美國冷戰(zhàn)后苦心經營的國際體系已經支離破碎,建制派早已忍無可忍,9月24日500余名前國安高官簽署公開信支持拜登。10希文顯然不可能是希拉里本人的一廂情愿,而是反特朗普勢力在國安問題上的共識和宣言。
第二,希文的整軍方案可謂大刀闊斧,不僅涉及各軍種的武器系統(tǒng)的研發(fā)、采購和部署等技術性問題,而是在更高的戰(zhàn)略層次,針對崛起大國的能力和特點,對美國的國安政策和國內復興進行統(tǒng)籌調配,美軍的硬實力必須作為“巧實力”的一部分,即與外交與發(fā)展將結合,而不是取代外交。比之拉姆斯菲爾德20年前的整軍方案,希拉里的綜合性建議更為全面,更為深入。相比之下,拉姆斯菲爾德僅僅是在美軍內部施展拳腳,小打小鬧。
改革總是要得罪人的,尤其是龐大的軍工集團。在21世紀的頭十年,美國由于反恐軍費開支占聯邦總支出的比例大幅增長,到奧巴馬時期開始下行,特朗普時期又再度走高。然而疫情期間經濟嚴重下滑,國債飆升,財政前景堪憂(見圖1),美軍龐大的開支已無法持續(xù),美軍也必須有所取舍。作為局部的利益集團,美軍也必須服從全局的統(tǒng)籌安排。9/11以后美軍在世界范圍內的征戰(zhàn),耗費巨大,無論是美軍和美國社會,反恐“疲勞癥”都日益明顯,而美國欲重回大國競爭,美軍的轉型勢在必行。
圖1:21世紀美國軍費支出及未來走向 (2000-2030, as a % of the GDP)
Sources: Statista,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17581/outlays-for-defense-and-forecast-in-the-us-as-a-percentage-of-the-gdp/
盡管如此,美國的軍改難度極大。特朗普執(zhí)政以來,美國的政軍關系(civil-military relations) 的天平已大幅度地傾向軍方:一方面,特朗普為了取悅軍方,將大量現役和退役高官安插在國安系統(tǒng),而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如2017年12 月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和2018年的國家防務戰(zhàn)略,更多地反映了軍方狹窄的、技術性的零和觀點,并以此界定與中俄等大國的復雜關系。另一方面,特朗普在操作層面權力下放,允許軍方在戰(zhàn)區(qū)和戰(zhàn)術層面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掌握使用武力的范圍和力度,白宮不必事無巨細、遙控指揮。11對此,希拉里在《外交事務》雜志的長文中引用了艾森豪威爾1961年著名的關于“軍工集團”的警告,似乎在修正她多年的鷹派立場,致力于糾正失衡的政軍關系。
第三,希拉里擔任防長的最大資本,是她在美國政治生態(tài)中特有的生存之道。從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到首位女性總統(tǒng)競選人,希拉里所積累的政治資源遠遠超出她曾經效力的奧巴馬的團隊和民主黨范圍。多年來,希拉里一直是美國軍工集團的愛將,在擔任紐約州參議員時,已經是美國軍工集團資助最多的十位參議員之一。12在伊拉克戰(zhàn)爭、阿富汗增兵、干涉利比亞、敘利亞、朝核、南中國海、釣魚島等問題上,希拉里均持鷹派觀點,其強硬的對外政策甚至得到美國保守派巨頭、前眾議院議長金特里奇(Gingrich)的首肯。十年前奧巴馬政府物色時任國防部長蓋茨的接班人時,金特里奇就力挺當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認為她作為國防部長,會成為軍方利益最強悍的保衛(wèi)者(a very aggressive defender)。13
當時的奧巴馬政府正在積極插手阿拉伯世界的顏色革命、利比亞的政權更迭和敘利亞動亂,對此即將離職的蓋茨在西點軍校的演講中直言不諱:“如果未來任何國防部長敢向總統(tǒng)進言,要求再向亞洲、中東或非洲派遣一支龐大的地面部隊,那么正如麥克阿瑟當年所說,‘這個人的腦子肯定有病?!?sup>14蓋茨是否是在告誡可能接班的希拉里,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總之,無論希拉里最后能否入閣,或在內閣中擔任其他職務,其資歷、能力和變通力都無人可及。拜登本人從政近50年,而希拉里2001年才當選紐約州參議員。但后者左右通吃、黑白兼顧,在內政外交、軍界政界之間游刃有余,與軍工集團交往密切,在美國國家戰(zhàn)略轉型、內部撥亂反正的關鍵時刻,掌管占美國政府支出一半 (見圖2)、統(tǒng)管遍布世界各地近千個軍事基地、已經被特朗普特朗普放縱慣了的國防部,希拉里也許是唯一可以獨當一面的人選。
圖2:2019年美國聯邦政府可支配支出中的軍費比重(深藍部分)
Sources: National Priorities Project, June 22, 2020, https://www.nationalpriorities.org/analysis/2020/militarized-budget-2020/
結束語:2020到2024
如果拜登獲勝,希拉里有望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防長。不管這位七十有四的老人如何整軍,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都會更為強悍銳利。希拉里非常了解中國,作為防長的她,肯定是一位難纏的對手,尤其是在美國綜合國力下降、內部矛盾重重之際。
然而希拉里的政治視野,也許不會止于五角大樓。在操作層面,78歲入主白宮的拜登,肯定會將將國安事務分權下方,而有望出任國務卿的蘇珊·賴斯(Susan Rice)雖然年輕有為,但與曾經宦海、數次沉浮的希拉里相比,仍顯青澀。在拜登班底中,希拉里既是元老,也很容易成為事實上的二把手。而四年后(2024年)拜登放棄連任,78歲的希拉里再度沖擊總統(tǒng)寶座,也不是完全離譜的選項。
當然,這一切推測,取決于最后幾天內中規(guī)中矩的拜登與特不靠譜的現任總統(tǒng)的對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德記者三問“會不會出兵保臺”,美國務院繼續(xù)打太極
2021-11-05 16:58 臺灣 -
中美兩國或宣布重開領事館?外交部回應
2021-11-05 16:19 中美關系 -
外交部:再次敦促美方詳細說明情況
2021-11-05 16:18 中美關系 -
他批莫里森“撒謊成性”,澳防長回懟:回家?guī)O子去
2021-11-05 15:35 -
新加坡防長:臺灣問題是“深紅線”,美國應避而遠之
2021-11-05 14:50 臺灣 -
美國又一州曝光258起教會性侵丑聞,九成受害者為男孩
2021-11-05 14:06 美國一夢 -
美海軍部長又來:大陸意圖接管臺灣,威脅美國經濟安全
2021-11-05 12:06 中美關系 -
僅花153美元,新澤西州共和黨新人爆冷擊敗民主黨大佬
2021-11-05 11:32 美國政治 -
美軍核潛艇南海撞山事件問責,艦長等三人被解職
2021-11-05 10:12 南海局勢 -
路透社:英國將重啟生產稀土磁鐵,減少對華依賴
2021-11-05 09:37 不列顛 -
立陶宛副外長妄稱中國對立的方式為歐洲敲響“警鐘”
2021-11-05 09:18 -
美媒:拜登隨行助手,陽性
2021-11-05 08:1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北約秘書長無端抹黑攻擊中國,中方回應
2021-11-05 07:08 -
美國新增確診90658例、死亡1293例
2021-11-05 07: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世衛(wèi)組織:歐洲區(qū)域再次成為疫情“震中”
2021-11-05 06: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俄白簽署落實聯盟國家一體化法令
2021-11-05 06:54 -
伊朗:豐度為60%的濃縮鈾儲量已達25公斤
2021-11-05 06:54 伊朗局勢 -
日增9萬例!疫情不見起色,拜登再次坐不住了
2021-11-04 23:12 美國一夢 -
大喊“減碳”,可不到50公里都要坐私人飛機…
2021-11-04 23:01 -
WTO:二季度全球中間產品出口漲47%,中國漲42%
2021-11-04 22:23 中國經濟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65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10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8“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