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木:認定明清“閉關鎖國”的人,你們才是“閉觀鎖國”
最后更新: 2023-01-16 10:04:29波士頓商船拿著珍貴的海獺皮,不遠萬里來廣州是找對了地方。但是那些海獺不是美國人發(fā)現(xiàn)的,最先在那一帶倒手海獺皮的,其實是俄國人。俄國在北邊占著那么大一塊地,背后有一條經(jīng)濟因素。
那里是高寒地帶,人煙稀疏,農(nóng)業(yè)出產(chǎn)很低,工業(yè)化之前開發(fā)礦產(chǎn)也很不容易。但是從高寒地帶的哺乳動物身上扒下來的皮,也就是所謂的皮草,不但披著很保暖,看著色澤光潤,摸著也很柔軟,在歐洲、中東、中國都很搶手,算是北方絲綢之路周邊的交流上一件很珍貴的商品。
蒙古帝國崩潰之后,俄國開始向西伯利亞擴張,主要的動機就是搞皮草。只是高寒地帶的動物數(shù)量有限,而且捕少見少,俄國人的搜索范圍因此越來越大,到十七世紀中期來到中國邊境,開始與清朝發(fā)生沖突與交往。而后他們又進一步走過冰天雪地,摸到太平洋的東頭,到十八世紀中期在阿拉斯加建立落腳點,其后繼續(xù)向南,一直摸到舊金山。從白令海峽到加州的范圍,他們發(fā)現(xiàn)大量的海獺,開始在那一帶捕捉,海獺皮可是比貂皮貴好幾倍。
海獺
這一發(fā)現(xiàn)的消息后來走漏出去,在加拿大的英國人、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還有剛獨立不久的美國人,也就跟著過來摻和一把。這才有了波士頓商船那條繞著地球兜一圈的“黃金航線”,但是皮草貨源的大頭卻還是掌握在俄國人手里。走的是冰天雪地之中的馬幫商隊,主要的貿(mào)易點在蒙古的恰克圖,當時在大清與俄交界的地方;大量屬于奢侈品的皮草從那里流入中國,換取我們的茶葉、絲綢等貨品。
所以不管是南邊、北邊還是東邊,都跑來跟中國貿(mào)易。
但是在歷史敘述之中占位置最重的,還是西邊來的帆船,特別是荷蘭、英國那兩家東印度公司。雖然總體來說,歐亞的貿(mào)易量遠比不過亞洲地區(qū)之間的貿(mào)易量,但歐洲人與中國的貿(mào)易有兩處特別。
第一是他們基本上無法出產(chǎn)任何在亞洲暢銷的產(chǎn)品。不但對中國是這樣,對印度、日本、東南亞也是一樣。他們能與亞洲貿(mào)易,主要靠的是從美洲流入歐洲的白銀。
第二是到十八世紀,他們進口的貨品也有些特別,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節(jié)節(jié)高升。在十七世紀,被東印公司帶回歐洲的茶葉,本來只是給貴族嘗一嘗鮮。到康熙開海之后,購買茶葉變得容易,喝茶竟然在歐洲普及開來,從王公貴族到中產(chǎn)階層再到一般百姓,都有了這樣的需求。
只是在當時茶葉是中國的特產(chǎn),只能在中國買到。歐洲新生的消費需求,得用大量白銀的輸出來滿足。到接近十九世紀的時候,英國人看著買茶葉的白銀越花越多,覺得要維持不下去了,開始向中國輸運毒品,最后導致鴉片戰(zhàn)爭。
十八世紀畫作之中,拿著中國進口的瓷器喝中國茶的英國貴族
當然,朝廷對外國商人、水手的確有許多限制。
比如,帆船進入廣州,必須得到官府的批準;通常每年在夏末歐洲帆船乘南風到達廣州,入冬刮北風的時候離開,其后不許任何外國人留在廣州。這樣的規(guī)定在現(xiàn)在來說看著奇怪,但是歐洲人來到中國沿海,帶來過不少沖突、騷擾,官府有防備之心是自然的事。
到達廣州之后,歐洲人只能待在黃埔,不許隨意進城,隨船不許帶女子,據(jù)說是為了讓他們無法在廣州久留。在黃埔期間,他們也不許逛窯子、上花船,違者會被送進大牢。還有,他們也不許學中文,顯然是防備他們套取情報。這幾項規(guī)定其實與日本長畸港將洋人限制在出島上的做法相似,只是日本準許當?shù)責熁ㄅ舆M入隔離區(qū)為外來水手服務。
在貿(mào)易淡季離開廣州的歐洲人,一般是去澳門歇腳。葡萄牙人仍然以租用的形式管理澳門,但是已經(jīng)沒有跑貿(mào)易的資本,當?shù)氐慕?jīng)濟失去了十六世紀下半葉的繁榮。不過,它卻一直是歐洲人進入廣州之前等待允許的停靠點。
朝廷也利用澳門,對外來的帆船進行過濾。歐洲帆船要在澳門找向導、翻譯,歐洲水手若是行為不軌,朝廷也會找澳門問責,到澳門拉人。在法律上,澳門仍然歸香山縣管轄。鬧出什么人命案子,特別是有中國人牽涉其中的時候,必須交給香山縣衙門審理。
十九世紀歐洲人畫筆下的澳門
康熙開海給了澳門又一次機會,幾家東印度公司都要在當?shù)叵蚱咸蜒廊俗夥孔?。生意做大之后,這些房客可是要比房東富裕得多。與沒落時期相比,澳門有了不小的起色。它這個落腳點的角色要一直扮演到鴉片戰(zhàn)爭之后,英國人割走香港,另立門戶。在那以后,葡萄牙人才借著歐洲列強炮艦的威風,壓迫清政府,將澳門變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從洋人的角度來說,廣州的貿(mào)易安排自然很不如意。除了那些限制規(guī)定之外,負責貿(mào)易的戶部官員不直接跟洋人打交道。有什么事情,從買賣、上稅到糾紛,都要通過公行來代理。其中最有名的是廣州十三行,即十三家專門當買辦的公行。到十八世紀下半葉,清政府規(guī)定只有廣州作為開放口岸,十三行實際上是壟斷了相關的貿(mào)易。公行買辦在外商之中的口碑很好,做事有信用,有效率,不耍那些短斤少兩的小滑頭[5],但是澳門、廣州黃埔之外的廣大地區(qū)對歐洲人禁足,十三行的壟斷讓歐洲人覺得很不滿意。
但是總體來說[6],這些限制并沒有阻礙中國與各地的海上貿(mào)易往來。就貿(mào)易量來看,廣州的地位尤其特別,在當時的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在現(xiàn)代國外歷史學者的筆下,清代的中國是世界貿(mào)易的中心[7]。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秦始皇帝陵發(fā)布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fā)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劉統(tǒng)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審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踐行“茍利國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jié)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wǎng)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xù)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fā)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diào)查工作今年將繼續(xù)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lián)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wǎng)直播間:蘇聯(lián)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俊比毡镜臍v史虛無主義很“優(yōu)雅”
2022-01-04 07:51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a>
-
流浪53年后,蘇聯(lián)金星探測器墜落地球
-
伊朗官員:美國不真誠,一開始就設陷阱
-
?;鸬谝灰?,印巴互相指責
-
為什么選出美國籍教皇?梵蒂岡消息人士:還不是因為特朗普
-
普京提議:15日,俄烏直接談
-
王毅分別同印巴雙方通話
-
印度稱“不想升級”,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領導人訪問基輔,將與澤連斯基共同討論停火問題
-
印軍否認S-400防空系統(tǒng)被摧毀
-
印度前高官:勸巴基斯坦,中國的話好使
-
空中爆炸!巴軍通報7日空戰(zhàn)細節(jié),含擊落“陣風”錄音
-
要松口了?印官員稱將“適時”公開
-
印度32座機場暫停對所有民用航班運營
-
英官員承認:美英貿(mào)易協(xié)議這條款,沖中國來的
-
巴外長:印度讓巴基斯坦別無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