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士存:美國搞南海臺海聯(lián)動,中美關系的“護欄”要怎么裝?
觀察者網:確實,如今經常擺在我們面前的局面是,中國一再強調自己的合作共贏態(tài)度,但這種經濟、治理等層面的利益似乎無法打動對方;包括在“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中,中方強調擱置爭議,著眼于海洋治理、合作開發(fā)等,再比如這些年中國對菲律賓等國給予的巨大支持,但在面對各自重大利益時,雙方關系仍會反復,經濟利益往往不是核心問題,所以您怎么看待我們的策略,是否為長久之計?
吳士存:我們要從兩個層面來看東盟。一是大國博弈主導了東盟的政治議程。雖然中國一直強調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及維持東盟的主導性和中心地位,“駕駛員”的位置應該屬于東盟,而不是其他大國。但像美國等大國都在東盟地區(qū)論壇(ARF)、東亞峰會(EAS)等機制下爭奪對地區(qū)事務的主導權。
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主要是美國在這一地區(qū)謀求東亞事務的霸主地區(qū),中國是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被迫做出反應的,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大國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導著該地區(qū)的地緣政治格局走向。
二是東盟內部受到“大國平衡戰(zhàn)略”的驅動,東盟既保持自身影響力,也不會因為大國競爭、在大國之間選邊而導致東盟利益受損。東盟在面對大國時保持中立平衡,這一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比如中國和東盟達成共識在2018年舉行海上聯(lián)合軍事演習,但與此同時,東盟也跟美國達成協(xié)議,在2019年雙方展開聯(lián)合軍事演習。東盟承諾跟中國搞聯(lián)合軍演,就也要跟美國搞平衡,以安撫對方,而避免在安全領域的合作與中國走得太近,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
可見,大國圍繞地區(qū)事務主導權之爭和東盟“大國平衡戰(zhàn)略”的內生動力,是影響東盟地區(qū)格局演變的兩條主線。
就中國和該地區(qū)國家的關系而言,中國從2010年開始連續(xù)成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從去年開始東盟也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當然出現(xiàn)這個情況是有原因的。一是英國退歐,原來英國在歐盟的貿易份額就被排除出去了,使得歐盟與中國貿易的總量下降。第二,一些行業(yè)的供應鏈轉移到東盟,但由于其自身產業(yè)鏈并不完整,很多東西仍需從中國進口,促使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加。再從東盟內部來看,越南又是東盟國家里面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這幾年,中菲之間的貿易累計也迅猛增長,已經超過1000多億美元。
我們常講經貿是雙邊關系的“壓艙石”“穩(wěn)定器”,但當涉及到國家核心利益、領土主權等爭議時,可能這樣的描述還不夠全面。
其實,中美關系也是如此,美國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但這也僅僅是“壓艙石”,一旦出現(xiàn)跟國家核心利益相關的問題時,經濟還是要讓位于其他戰(zhàn)略利益。
無論是中菲關系還是中越關系,從中都可以看到,雖然這幾年雙邊貿易投資發(fā)展很快,但當南海問題浮出水面時,雙邊的政治互信都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甚至引發(fā)雙邊關系一定程度的倒退。
所以,經濟關系并不是雙邊關系的全部,尤其在涉及領土爭議等核心利益時。同樣的,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也是這一立場,假如菲律賓因為明年總統(tǒng)易人而在南海問題上重提南海仲裁案裁決,其他國家在南沙進行島礁建設,中國也會堅決果斷地采取必要措施。事實上,通過近期的事態(tài)就能看得出來,菲律賓在仁愛礁的所作所為,中國無疑會采取反制措施,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是我們目前在南海問題上面臨的一個困境,地區(qū)國家至今仍未找到一個有效的路徑來管控分歧、推進合作。爭議并沒有擱置下來,反而隨著美國南海政策的調整,再加上南海仲裁案裁決在其中產生的負面效應,另外“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的窗口期日益臨近,只會促使這些國家采取更加緊迫的單邊行動,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既得利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南海是平靜不了的。
· 南海與臺海的聯(lián)動,是否成為新趨勢?
觀察者網:南海與臺海局勢的復雜聯(lián)動,能否視為南海局勢的一個新趨勢?“臺獨”勢力與美國里應外合,試圖將臺灣問題國際化。拜登政府的表態(tài)來回橫跳,軍艦穿過臺灣海峽等挑釁舉動也增加,兩岸情緒又很高漲,怎么解讀當下各方傳遞出來的復雜信息差,如何預判未來走勢?
吳士存:這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南海問題是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之間涉及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領土主權和海洋管轄權爭議問題,而臺海局勢的本質是兩岸在同屬“一個中國”前提下“統(tǒng)”與“獨”的核心利益問題。
這兩個問題的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美國遏制中國發(fā)展的一張牌或“抓手”,美國有時單獨打,有時同時打,現(xiàn)在看來同時打概率越來越大了。例如美軍艦艇穿越臺灣海峽之后進入南海進行航行自由行動就是例證,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和臺灣海巡署的合作也有向南海延伸的趨勢。
觀察者網:那么,中國在面對美國同時利用這兩張牌的復雜局勢時,有些什么應對方式?
吳士存:首先,因為這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所以我們的處置應對方式也不一樣。
在臺海問題上,臺灣背后的支持因素是美國,但我們打擊的對象是“臺獨”勢力,這一點很明確。美國一旦在臺海問題上做文章,與島內“臺獨”分子里應外合,那么我們就會出動解放軍軍機繞島飛行等等。
目前采用這種處置方式,旨在向國際社會、向“臺獨”分子發(fā)出一個信號:如果你們走得太遠,明目張膽做得太過,我們也不排除通過武力方式來解決臺海問題。雖然我們在很多場合一再重申希望以和平方式來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但眼下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地表明,恐怕非和平方式是阻止“臺獨”勢力有恃無恐的有效手段。
前些天,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在答某外國記者問時承認,中國大陸通過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可能性始終存在。可見,我們向臺灣方面?zhèn)鬟f的信號,對“臺獨”勢力的遏制應當說是有效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牽制著美國,為什么美國現(xiàn)在繼續(xù)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因為它們也知道這是中國的底線,對美國來說觸碰了這條底線就會事與愿違。。
什么樣的兩岸狀態(tài)是符合美國利益的?“不統(tǒng)”“不獨”。幾十年來,美國的對臺政策始終如此。兩岸統(tǒng)一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臺灣獨立”則給了中國大陸一個以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機會,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拜登這次在視頻講話中表示反對“單方面改變臺?,F(xiàn)狀”的行為,他所謂的“現(xiàn)狀”就是既“不統(tǒng)”也“不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普京接種加強針,還希望參加鼻噴疫苗試驗
2021-11-22 07:2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北京冬奧會將永遠地改變冬季運動的風貌”
2021-11-22 06:48 北京冬奧會 -
默克爾退休進入倒計時
2021-11-22 06:38 德意志 -
歐洲多國反防疫示威,世衛(wèi)警告:再增50萬死亡
2021-11-21 22: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認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還不夠,這個國家還要建“比特幣城”
2021-11-21 22:03 瘋狂比特幣 -
剛果(金)5名中國公民被綁架
2021-11-21 22:03 海外華人 -
法國:決不放棄在英國水域的捕魚權
2021-11-21 20:52 -
澳媒開始反思:莫里森為選舉挑釁中國,后果會是啥?
2021-11-21 19:57 -
中方重大信號:觸碰紅線,必將付出代價
2021-11-21 19:05 臺灣 -
俄羅斯決定仍與美國合作探測金星
2021-11-21 18:10 航空航天 -
基辛格稱:中國大陸10年內不會武統(tǒng)臺灣
2021-11-21 14:25 臺灣 -
朝鮮舉行宇宙科技研討會:進一步發(fā)展衛(wèi)星技術
2021-11-21 14:00 朝鮮現(xiàn)狀 -
美防長向中東保證:維持軍事存在,不會“只對抗中國”
2021-11-21 13:53 -
“他的故事,是美國困境的縮影”
2021-11-21 11:59 美國一夢 -
中方宣布和立陶宛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
2021-11-21 11:31 中國外交 -
美國新增確診65163例、死亡843例
2021-11-21 07:5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布林肯人在非洲,想躲“中國”也躲不掉
2021-11-20 23:29 中美關系 -
狂妄!被中國外交官批評后,澳防長竟反唇相譏“愚蠢好笑”
2021-11-20 19:21 -
-
美議員放話“將不承認普京連任總統(tǒng)”,俄羅斯回應
2021-11-20 17:14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366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54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66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96“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401最新聞 Hot
-
克宮回應:支持30天?;?,但得妥善安排“細節(jié)問題”
-
特朗普:鮑威爾不愛我
-
“講真,印巴打仗我們管不著”
-
普京:welcome,盧卡申科:現(xiàn)在都用英語了?
-
X平臺: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個當?shù)刭~戶,否則重罰
-
4月中國對東盟出口激增20.8%,美媒驚了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