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榮祖:湖南是國家、蔣介石是新儒家…海外中國史研究有多離譜
最后更新: 2020-07-29 09:28:38【文/汪榮祖】
我國的史學(xué)界很重視海外的中國史研究,特別是美國的研究成果。美國自“二戰(zhàn)”之后,中國研究學(xué)院化,東岸的哈佛大學(xué),西岸的華盛頓大學(xué),成為兩大研究中國的中心;之后,至少有十幾所大學(xué)有規(guī)模不等的研究中國的項目。經(jīng)過70多年的努力,有了不菲的成果,出了許多名著與名家,包括不少知名的華裔史家在內(nèi)。
不過,我們在欣賞海外中國史研究的同時,不宜一廂情愿,認為海外的研究就比較高明,甚至不辨良莠,盡情翻譯,幾乎照單全收。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出問題的不盡然是三流出版社出版的無名小卒的作品,而往往是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大名鼎鼎的學(xué)者的著作。問題出在哪里呢?
問題之一:離譜的誤讀
研究歷史,文本為要;讀懂文本,才會有正確的研究成果。中外文字之間的鴻溝較大,學(xué)習(xí)不易。美國研究中國史的學(xué)者大多進研究所后才學(xué)中文,已經(jīng)錯過學(xué)習(xí)外語的最佳歲月,以至于往往一知半解,對晚清之前所用的古文,尤有捍格。當(dāng)今西方漢學(xué)家?guī)缀跻褵o人能用漢文著書立說,且他們也無此需要,因英文已成學(xué)術(shù)霸權(quán)語言,用他們自己的文字寫,似更有權(quán)威。但用外文寫中國歷史,至少要讀懂中文史料吧!
令我最意外、最始料不及的是,我發(fā)現(xiàn)享有盛名的耶魯大學(xué)教授、曾任全美歷史學(xué)會會長的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居然犯有離譜的誤讀錯誤。他著作宏富,英文寫得非常漂亮,得到西方讀者的激賞,我讀之也往往愛不釋手。不料當(dāng)我讀到他研究張岱的專著時,居然發(fā)現(xiàn)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謬誤。這些謬誤,西方讀者因不能復(fù)按原文,無法知曉;中文譯本讀者也不易察覺,因譯者已復(fù)原史料原文,也不會發(fā)現(xiàn)誤讀與誤解。我偶爾中英本對照閱讀,才發(fā)現(xiàn)他完全不解中文典故。如張岱說:“非頰上三毫,則睛中一畫”,是畫龍點睛的典故。顧愷之為裴楷畫像,在裴頰上加三毛,看到的人立刻說:“神明殊勝”,所以張岱是在比喻如何使文章傳神。史景遷竟然曲解為不倫不類的:“若不在臉上加上三根好毛,則在眼睛上輕輕一點,就夠了?!保╥f not three fine hairs on a cheek then one light dot on the eye would suffice)
張岱論史,認為“蓋傳神正在阿堵耳”?!鞍⒍隆笔菚x代俗話,意謂“這個”或“這里”。大畫家顧愷之繪像,數(shù)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傳神寫照,在阿堵中。”張岱用此典作為比喻,認為寫歷史也要能畫龍點睛,才能拾遺補闕,增加文字感染力。史景遷不解典故,只好胡說:“傳神寫照要能確認明顯的性格?!保╰he key to capturing the spirit of someone is to identify the salient characteristics)古典也許對他太難,但有些簡易的詞匯與句子,他都讀不懂。如張岱形容“仕女憑欄轟笑,聲光凌亂,耳目不能自主”,史景遷將“仕女”解作“年輕男女”(youngmen and women),竟不知“仕女”就是女士,男性無與也。至于史景遷將仕女們“星星自散”,說成是“天上的星星散去了”(thestars disperse),更是鬧了大笑話。
宋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圖自故宮博物院
他不知道西湖的岳王墳,誤認為是“古代越王們的墓”(saw her pass by the tomb of the ancient kings of Yue)。他也不知朱熹有百余卷之多的《通鑒綱目》這部書,說是“朱熹歷史文摘中所列舉的百余種書目”(the hundred or more titles listed in Zhu Xi’s historical digest)。我們都知道,莫逆之交,所謂“皆敬禮先子,稱莫逆”,難以相信史景遷會將“莫逆”(bestfriend)誤讀為“平定叛逆”(rebelpacifier)。因不知“杖履”一般是敬老語,他把張岱的族祖追陪張岱的祖父的所謂“杖履追陪”說成“他(族祖)拿起拐杖,穿上鞋子,隨他(祖父)而去”(he would grab a staff,puton his shoes,andbe off to join him)。張岱自嘲“書蠹詩魔”,指自己愛詩著魔,史景遷居然說是“書使他中毒,詩使他迷惑”(poisoned by stories and bewitched by poems),非常離譜。
張岱從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處得知,“其俗,凡讀書學(xué)道者不娶”,所謂“讀書學(xué)道者”,就是指像利瑪竇那樣的天主教神父,他們不能娶,史景遷毫不思索就說:“按照他們的習(xí)俗,凡讀書人皆不娶”(according to their custom,all those engaged in academic pursuits never marry),在中國雖有讀書學(xué)道者不娶之例,如何可能“凡讀書人皆不娶”。很普通的成語如“首鼠兩端”,他竟會理解為“平衡強烈的意見”(He did not tolerate extremism,always seeking a balance between strong views)。他連“卜居”“夏楚”“仲叔”等我們習(xí)知的名詞也茫然無知。這些錯誤不可能是偶然的失察,而是由于閱讀古文能力的不足。讀書須先識字,不識字,如何著史?
- 原標題:海外中國史研究值得警惕的六大問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zé)任編輯: 吳立群 
-
《北史》中鮮有美人故事,鮮卑人真的顏值不在線嗎?
2020-07-20 07:36 -
從全民族抗戰(zhàn)汲取復(fù)興力量,習(xí)近平這樣論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變”,聽習(xí)近平這樣論述“戰(zhàn)爭與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臺灣學(xué)者否認原住民來自大陸,然而我們有一個直接證據(jù)…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國歷史的“大一統(tǒng)”敘事,是關(guān)乎國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dāng)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guān)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xùn),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yōu)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漢景帝不吃老鼠嗎?我們?nèi)绾慰创^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zhàn)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
為什么我們總迷戀盛唐風(fēng)華?
2020-01-01 08:44 -
古裝劇里“劉海兒”泛濫,歷史上到底什么樣
2019-12-20 07:46 -
薛紹墓找到了,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
2019-12-19 08:03 -
歷朝歷代都禁酒,想要暢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隊罪行新史料首次公開
2019-12-13 20:55 國家公祭日
相關(guān)推薦 -
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0“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yù)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185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1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
-
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長和回應(yīng)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guān)系
-
中美會談結(jié)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
看看特朗普這一家,在中東全是生意
-
全球股市普漲,金價大跌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yù)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
推遲半天后,印巴軍方通話了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nèi)瓦經(jīng)貿(mào)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