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特薩拉·卡馬特:“印度制造”向中國取經
關鍵字: 印度印度制造中國制造中印比較印度崛起印度基礎設施印度投資莫迪自去年(2014)年底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啟動 “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計劃以來,這一計劃就成為了最具爭議性的話題。印度已經具有一種韌性十足的國內消費驅動型經濟,也經受住了全球經濟衰退的逆境,或許,此刻向中國等國家取經,集中發(fā)展本國制造業(yè)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顯得恰逢其時。
“印度制造”會是一個切實的想法嗎?一般人起初覺得這一規(guī)劃好高騖遠,而產業(yè)經營者則無法確定政府是否有能力實現愿景?;A設施瓶頸、政策僵局以及通關障礙早已讓印度落后于其亞洲競爭者了。
但在2月最后一天,印度聯邦預算案出臺了一套明確以國內經濟增長為導向的戰(zhàn)略。在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特里的財政預算案演說中,“印度制造”這一詞組出現了大約10次,而“制造業(yè)”一詞則出現了不下13次。
莫迪提出“印度制造”概念,形勢和神色一樣嚴峻
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預算案的中心計劃是以公私合營的形式來重點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此舉不但能帶來收益,還能盤活停滯兩年多的投資,使其按周期正常運作。
眾所周知,在亞洲兩個大國印度與中國之間,后者有條不紊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其成就足以讓諸多發(fā)達國家汗顏。相形之下,印度薄弱的基礎設施網絡,不論是港口、機場還是公路、鐵路,一直以來都飽受詬病。新政府為基礎設施撥出了史無前例的高額預算,主要投入在公路建設上。在外圍運輸物資與勞務的“輻射式物流網絡”中,公路是薄弱的一環(huán)。
嚴重的資金緊縮是近三年來基建工程萎靡不振的禍根,它導致了項目的延期和訂單的減少。如今財政部撥出82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819億)的預算,希望以此緩解資金危機。除去這種即插即用的模式外,新政府還推出了公私合營的混合經營模式,政府參股40%,這也充實了基建工程的發(fā)展前景。再者,到2016財年,政府征得的道路和燃油附加稅預計將大約翻一番,這部分資金也將投入基礎設施工程。港口建設和五個巨型發(fā)電項目也各自得到了一筆數量相似的巨額資金。政府致力于在公共開支上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比重,這從政府的資本性支出(國防類并不包括在內)增加了三分之一就能看出。
印度政府的熱心參與預計將為印度帶來海外投資,以及吸引中國、韓國甚至日本等亞洲經濟強國在印度建立合資企業(yè)。作為“印度制造”項目的參與方,印度政府還放寬了基建領域的投資上限。
作為印度工業(yè)的代表,印度工業(yè)聯合會(CII)為該預算案的經濟增長的導向歡呼雀躍。但為滿足這一預算,財政部長不得不犧牲本年度的財政赤字目標。外國公司已表現出對政策的信任,簡化房地產投資信托的稅收規(guī)范將把外國投資者吸引到極度渴求資金的印度房地產市場上來。
印度通過簡化程序大力促進資本流入,使另類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連同債權投資一道涌入印度市場。
力推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舉措合乎邏輯——它會對許多行業(yè)產生級聯效應(觀察者網注:cascading effect,由一個動作影響系統(tǒng)而導致一系列事件發(fā)生的效應),比如資本貨物、建筑、勞動就業(yè)和鋼鐵水泥。
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很好地進行平衡,削減了那些會吸干國庫的補貼。石油補貼大幅下降。國際油價下跌恰逢印度國內通貨膨脹,可以說正當其時。
近幾個月的風向一直有利,對“印度制造”項目的樂觀情緒也在上漲。1月份時通脹率放緩至5.1%——從過去兩年的高位下降到了個位數,并且仍有下跌的趨勢。
為刺激消費和提高借貸,中央銀行在一個月內降了兩次息(0.5個百分點)。分析者認為今年還會再降0.5個百分點。
盡管國內需求強烈,流動性約束(觀察者網注:Liquidity constraints,指經濟活動主體[企業(yè)與居民]因其貨幣與資金量不足,且難以從外部[如銀行]得到,從而難以實現其預想的消費和投資量,造成經濟中總需求不足的現象)仍然是推動投資與制造業(yè)發(fā)展的阻力,而隨著利率開始下降,這一阻力也會緩和。計劃經已展開,企業(yè)所得稅當從30%的現行稅率下調到25%,那些節(jié)外生枝的免稅規(guī)定也會被取消。
壯大國內市場
一個常常爭論的問題是:“印度制造”本質上是否是“為印度制造”。答案很簡單。沒幾年前,當全世界都在與經濟大衰退作戰(zhàn)時,是印度國內堅韌的消費者們保住了這個國家。畢竟,出口份額只占了國家總產值的一小部分?!坝《戎圃臁钡臉嬒氩皇菃渭円蕾嚦隹?,而是滿足國內經濟的需求——隨著印度國民實際收入的增長,內需還會進一步擴大。印度央行行長在近期接受某家一流財經日報的采訪時說,預算案能幫助印度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預算案的目標就是要使印度的產品和服務在本國和海外都具競爭力。聯邦預算案一舉調低了22種制造業(yè)重要原材料的進口稅,同時也合理化了消費稅,使產品在市場上更具價格競爭力。預算案中降低技術轉讓稅和專利轉讓稅,加速先進理念和技術流入印度的舉措,也得到了產業(yè)經營者的贊賞。
盡管印度仍掙扎于宏觀經濟問題,投資周期卻似乎已經啟動了。韓國三星電子正在印度設立其第三個電子廠,這很值得注意;而大部分歐洲投資生產商也在把印度變?yōu)橐粋€制造中心。據說,中國公司正在信息技術、電子、汽配等類似領域尋求投資印度的機會。
就連那些早已熟悉印度市場的本國汽車公司和汽配公司也計劃投資更多,不久,資金就會被投入到油氣、制藥、采礦、皮革以及無數消費品領域。
與此同時,政府將從2016年4月起統(tǒng)一征收商品與服務稅(GST),也喚起了人們對統(tǒng)一成本結構、實現各邦間商品與服務自由流通的希望。
批評者指出印度缺乏有效的社會措施。但訓練全國勞動大軍,使其掌握相關技能,以及為小企業(yè)融資,一直都是政府的目標所在。印度政府逐步支持農業(yè)信貸與農村財政措施,并在聯邦結構之下提高各邦政府的財政能力,都不過是往這個方向邁出了第一步。另類投資基金也已得到了刺激。
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所有這些舉措會有助于印度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嗎?當前的情勢并不樂觀,最新數據顯示了制造業(yè)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從18%跌到了17%。出口貿易總額同樣處于萎靡狀態(tài)。
據一位在印度數一數二的企業(yè)家所說,現在,許多通過大規(guī)模生產方式產生的商品,比如織物、成衣、玩具、手提包、行李物品、手機、電視機、空調或者鞋,主要都是進口的。這些東西多半產自中國。上個世紀,印度還是一個生產率極高的國家,但隨著貿易自由化的到來,情勢開始轉變,此時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
預算案為“印度制造”計劃奠定了框架,而基礎工作正要從中展開。目前,它解決了融資的難題,為在印度經商提供了便捷。其實最大隱患在于,這些戰(zhàn)略步驟也許不能如期展開,就像行進中的車輪又卡入了一枚螺絲釘,經濟增長又會受到阻滯??焖賳油顿Y周期,是將這個國家拉出遲鈍狀態(tài)的關鍵舉措。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54“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31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389“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破局時刻 評論 127“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205最新聞 Hot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稀土協議
-
特朗普祝賀:歷史性時刻,美國的莫大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