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年后 阿根廷將重回國際債券市場
關鍵字: 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阿根廷主權債務違約阿根廷債務危機據(jù)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8日報道,阿根廷計劃下周在美國和英國推銷一筆125億美元的發(fā)債交易,這是該國在2001年債務違約來首次重回全球債券市場發(fā)債。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僅僅意味著,“國際投資人”重新允許阿根廷發(fā)行新債償還舊債。
華爾街日報援引德銀向潛在投資者發(fā)出的一封信稱,阿根廷財政官員路易斯·卡普托(Luis Caputo)計劃下周在紐約、華盛頓和洛杉磯會見投資者。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是此次發(fā)債交易四家承銷行之一,其余承銷行為匯豐銀行(HSBC Bank PLC)、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以及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 Group)。
自由派總統(tǒng)馬克里果然與“禿鷲”基金達成了協(xié)議
今年2月,阿根廷總統(tǒng)馬克里和美國“禿鷲”對沖基金達成協(xié)議,同意在4月14日前向包括艾略特資產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 Corp)在內的四家“釘子戶”債權人支付46.5億美元,以和解(并非還清債務,46.5億美元為債權人訴求的75%)這些基金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對阿根廷作出的指控。阿根廷參議院3月31日批準此項協(xié)議。
認識“禿鷲”對沖基金
“禿鷲基金”往往是從事投機行為的對沖基金,他們在市場混亂時刻,以極低價格買入當事國的問題債券,之后,在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法院起訴當事國,以凍結或執(zhí)行當事國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其他資產為要挾,要求當事國全額支付其低價購買的債券,獲得高額回報,此類債權人幾乎從不接受債務重組,故也被稱為“釘子戶”債權人。
最初,2001年,阿根廷爆發(fā)金融危機,國家陷入債務違約,總額高達千億美元。為了盡快擺脫經濟困境,阿根廷前總統(tǒng)基什內爾分別在2005年和2010年兩次對違約債務進行“砍頭式”重組,折價高達70%(在此過程中,對沖基金又趁機低價買入大量新債),當時約92%的債權人接受重組,但仍有8%的“釘子戶”債權人要求全額還債,其中包括億萬富翁保羅·辛格爾(Paul Singer)管理的對沖基金公司艾略特資產管理公司,而由此展開了長達多年的討債紛爭。
美國法院多次支持對沖基金,判處阿根廷政府敗訴
2005年,“禿鷲”對沖基金之一,艾略特公司旗下的NML資本管理公司等向紐約地區(qū)聯(lián)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阿根廷政府償債。但因種種原因,美國法院擱置了此案。直到2010年,美國法院以阿根廷債務重組過程中的存在一個法律問題為由,將阿根廷央行在紐約聯(lián)儲的資產凍結。
2011年7月,由于阿根廷政府強烈反對,以及國內美聯(lián)儲和財政部的介入,上訴法院駁回了地區(qū)法院的凍結裁決,使得阿根廷央行在紐約聯(lián)儲的資產獲得豁免。艾略特再次向最高法院上訴,但最高法院在2012年6月25日決定維持上訴法院的豁免裁決。但遷延日久的訴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評級機構的推波助瀾,使阿根廷的國家信用受到極大影響。
最終,阿根廷政府還是敗訴,被要求全額支付債務。沒有成功凍結阿根廷央行資產的對沖基金再度向地區(qū)聯(lián)邦法院控告阿根廷政府,并要求全額支付13.3億美元的債務本息。2012年11月21日,紐約曼哈頓下城聯(lián)邦法院判決阿根廷必須全額償付,NML資本管理公司勝訴。阿根廷進行上訴,2013年8月23日,聯(lián)邦第二巡回上訴法院駁回阿根廷政府的上訴申請,維持原判。阿根廷最后將希望寄托在美國最高法院,但在2014年6月16日,美國最高法院要求:無論何時,阿根廷在支付重組債務時都要全額支付債權人持有的違約債權;同意違約債務債權人通過司法途徑清查以至凍結阿根廷政府除豁免之外的海外資產并獲得支付。
在美國最高法院的支持下,艾略特為討要債務與阿根廷政府多次“開戰(zhàn)”,甚至曾經要挾在加油站扣下阿根廷總統(tǒng)專機,也曾嘗試要求法院沒收阿根廷海軍軍艦。
只許州官放火?
2001年阿根廷爆發(fā)金融危機,國家陷入債務違約時,債務總額為約千億美元。而據(jù)華盛頓時報2015年11月報道,截至2015財年結束時,美國債務規(guī)模約為18.1萬億美元,而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爆發(fā)同期的2001年,美國小布什政府約欠債5.8萬億美元。
“于是我爭取自由,大聲疾呼,一切無足輕重,并非意料中事。”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自由派總統(tǒng)上臺,開放外匯管制
2015年12月10日,阿根廷25年來最“自由派”的總統(tǒng)毛里西奧·馬克里宣誓就職。上臺后,他大幅改變前任的做法,宣布取消實行了近四年的外匯管制措施,開始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外匯管控、征收農業(yè)出口稅和限制工業(yè)產品進口是阿根廷前政府最受國民詬病的三大弊政,也是其倒臺的主要原因。新任總統(tǒng)馬克里在其競選綱領中明確提出了當選后將取消上述三個政策,讓超過半數(shù)阿民眾給其投了支持票。或許,這才有了本文開頭,“國際投資者”允許阿根廷重回全球債市的一幕。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周遠方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36“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