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語道破:時代變了,我們要學會與一個“四無美國”打交道
最后更新: 2024-05-09 06:10:42觀察者網(wǎng):俄烏、巴以、緬甸、半島……在緩和地區(qū)沖突、推動和平進程方面,世界各國對中國的努力予以高度認可,未來中國外交將如何進一步發(fā)揮積極作用?
沈逸:這部分實際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曾經(jīng)在國際關系的學者圈子中,討論過有關形成一條中國特色的對外干涉道路的研究:中國身處當今世界中,尤其是現(xiàn)如今實力成長起來之后,不可能置身事外:
第一,很多熱點事件跟中國相關。第二,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即使主觀上不想管,也會有人問及中方的看法和想法。第三,類似于巴以沖突擴散,胡塞武裝卷入,在紅海發(fā)生襲擊,哪怕不是巴以沖突的當事方,也跟我們航行、船運、經(jīng)貿(mào)活動等等都有高度相關。
所以在回答編輯關于推動沙伊建交緩和緬北局勢進行外交斡旋時——不是干預,是外交斡旋——有不少人說只有中國才能做到,能否介紹一下中國斡旋外交的成功之道。這個問題之前中國一般不太觸及,因為些許敏感。但是這次王毅外長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點,要從國際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從中華文化中汲取智慧,找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熱點問題解決之道。
這是一個非常贊的概念,意味著我們沒有一頭栽到國際法里面,陷入“干預”、“干涉”這種存在既定游戲規(guī)則框架的概念當中,而是開始提出中國特色的自主知識體系支撐的概念。而且前面王外長還講了一句,建設性參與國際熱點及參與解決國際熱點是中國作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理事國的應盡責任。我們迎難而上,沒有退縮,大大方方承認了這就是我們的大國責任。
具體而言,排第一位的是不干涉內(nèi)政。干預但不干涉意味著中方堅持正當?shù)慕槿?。所謂正當?shù)慕槿?,就是在尊重當事國領土和主權完整,根據(jù)當事國的需要和愿望,遵循聯(lián)合國憲章來發(fā)揮斡旋作用。不是我來主觀臆斷,而是建立在當事國真實的需求和殷切的需要。
第二,堅持政治解決,面對爭端和矛盾不能動輒使用武力,更不能迷信制裁施壓。國際社會中,誰動輒使用武力,誰迷信施壓制裁,換句話說,誰打著外交斡旋的旗號,通常卻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親自下場拱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這個對比組就是美國,我們從它身上得到經(jīng)驗,堅持政治解決,而后以最大耐心推動對話協(xié)商,找到兼顧各方訴求的最大公約數(shù)。在所有熱點問題上,中國都愿意勸和促談,不火上澆油。
第三,堅持客觀公正,堅持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立場。后面有幾個“不”的具體解釋:第一不搞雙重標準,第二不拉偏架,第三不謀取地緣私利。同樣暗指對比組的那位。
中國介入為什么能取得成功?王毅外長有一句話:各國人民心中自有一桿秤,有了公信力才有影響力。對于當事各國,也許現(xiàn)如今實力相對較弱,但是他們的人民與領導人并不如美國所預設那般無知愚蠢。美國在那邊拉偏架,讓沖突各方矛盾升級,話說得很好聽,公文寫得很漂亮,但是各國人民心中自有一桿秤,如此行徑勢必拉低其自身的國際政治地位。
第四,標本兼治。既通推動熱點問題的盡快降溫,防止升級外溢,又系統(tǒng)性地、辯證地分析根源,綜合施策化解矛盾,不能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更不能短視功利,內(nèi)病外治。這可能是中國傳統(tǒng)智慧和歷史文化所形成的戰(zhàn)略文化,在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上和美國最大的差異。
美國關注什么?我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這次巴以沖突的激化,就是美國要介入調(diào)停,要為所謂中東和平進程作出貢獻。第一,貢獻的原因是因為選舉年到了,拜登要借以賺取選票。第二,貢獻的方式就是:“來,你搞一個政績工程,唱個樣板”,“你沙特跟他簽個約”。具體簽的是什么約?不知道。反正簽了約之后我覺得我可以申請諾獎,然后參選總統(tǒng)了。
有沒有關注根源?有沒有找到矛盾的化解?顯然沒有。20世紀70年代那個被吹上天的戴維營協(xié)議,埃及和以色列簽署之后看似是取得了進展,可結果上中東問題矛盾反而加劇了。這就說明美西方這種建立在大國強權基礎之上的強制干預治標不治本,甚至有時候連標都不治好。短視功力,內(nèi)病外治,不懂這句話的西方政客可以自己去學中文,好好理解一下中國智慧和東方處世哲學,這是中國給世界做出的貢獻。
1978年9月17日,在美國的調(diào)解下,埃及和以色列在華盛頓簽署了《戴維營協(xié)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因為基于這四項原則,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熱點問題解決之道。沙特和伊朗的和解就是典型的例子,一個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一連串的外溢效應,讓和解之風漫延到一個地區(qū)。如果不是美國大興介入之事,中東地區(qū)現(xiàn)在會是另外一片局面。
面對如此鮮明的對比,國際社會自然會形成明確的偏好和選擇。倘若真有國家喜歡家里變成全世界最新式武器的試驗場,被人當成活靶子演練,問題加劇后人家拍拍屁股走人,留下自己和人民收拾爛攤子,你大可找美國來解決問題。但凡你想切實解決問題,過上好日子,那就來找中國。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這一點,這會是世界的未來,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從實踐中看清這些現(xiàn)象和背后問題的成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德力格爾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頗老矣”嗎?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優(yōu)缺點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觀方車訊 -
試駕極越01:誰說智能和操控是矛盾體?
2023-12-05 21:24 -
當“汽車”變身“機器人”,算不算擁有了靈魂?
2023-10-25 17:36 觀方車訊 -
鐵西區(qū)帶給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來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關系怎樣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關系 -
陽邏,走訪大藍圖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 -
在上海車展感受車界變化,德國專家怎么說?
2023-05-22 10:23 觀方車訊 -
110萬輛!特斯拉中國近年賣出的車,幾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再砸一萬億日元,豐田“死磕”電動車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保時捷國產(chǎn)提上日程?最新回應來了
2023-05-10 17:56 觀方車訊 -
國六b即將全面實施,約百萬庫存車受影響
2023-05-10 17:55 觀方車訊 -
廣汽月度產(chǎn)銷快報,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觀方車訊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這種車企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汽車價格戰(zhàn)持續(xù),吉利、上汽“卷起來了”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360八年來首虧,哪吒汽車成“元兇”
2023-05-06 18:14 觀方車訊 -
德產(chǎn)特斯拉,用上了比亞迪電池
2023-05-06 18:13 觀方車訊 -
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雙雙”破百萬,這家中國車企創(chuàng)造歷史
2023-04-28 17:50 觀方車訊 -
外地車輕微交通違法,多地“五一”期間不處罰
2023-04-28 17:11 觀方車訊 -
進口車一季度暴跌30%,日系車最慘
2023-04-27 18:07 觀方車訊
相關推薦 -
“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88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0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6“中國猛龍首露利爪,實戰(zhàn)證明自身價值” 評論 262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幫忙”,印度拒絕了
-
“他想在大馬士革建特朗普大廈”
-
中美日內(nèi)瓦經(jīng)貿(mào)會談聯(lián)合聲明
-
中方嚴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獄中贏得市長選舉”
-
石破茂再強硬表態(tài):美國,還不降
-
美方吹風會:中美都不想“脫鉤”,同意稅率下調(diào)115%
-
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
美國小企業(yè)苦苦掙扎:利潤蒸發(fā)甚至變?yōu)樨摂?shù),最糟的時刻還未到來
-
特朗普施壓后,澤連斯基表態(tài):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車企利潤暴跌超20%,“與中國競爭加劇”
-
中美會談結束后,美國股指期貨應聲上漲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問題比想象難得多”
-
靠岸中國貨船數(shù)“歸零”,美西港口官員驚到了
-
“出軌女下屬”,英國海軍一把手被免職
-
“聽加州的,否則美國最大經(jīng)濟體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