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斯·杜塔特:美國的危機不是彗星撞地球這類天災,而是美國的愚蠢
最后更新: 2022-01-18 09:18:22【文/羅斯·杜塔特 譯/觀察者網 寧櫟】
新片《不要抬頭》的故事是要毀滅地球的彗星和愚蠢的美國之間的沖撞。對該片的評價并不高,在爛番茄網站上新鮮度評分只有55%。但是,它在文化上卻很成功。在不講超級英雄的電影就很難有熱點的現(xiàn)在,該片在網飛上打破了收視紀錄,引起了許多影評人的爭論和權威人士的注意,還有左派的批評和右派的贊賞,這些在政治上是出人意料的。
按照官方說法,該片是一個講氣候變化的寓言。導演亞當·麥凱在網上與批評者辯論時,就這么說的。麥凱在推特上說:“如果你對氣候崩潰或‘崩潰’的美國沒有焦慮,我不知道《不要抬頭》還能傳遞什么。就像機器人看愛情片時問:‘他們?yōu)槭裁匆涯樫N臉?’”
然而,藝術總是能逃脫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盡管有導演的官宣,但該片的彗星鏡頭是對氣候變化的糟糕比喻?!都~約》雜志的埃里克·萊維茨試圖闡述其原因,他的文章是對該片意圖干預政策的最佳回應之一。但事實上,在該片開拍之前暴發(fā)的新冠疫情更適合這個比喻,疫情是一場迅速爆發(fā)、出人意料的威脅,而不是令人痛苦的長期挑戰(zhàn)。最終,《不要抬頭》作為一部影視作品,只有在表現(xiàn)導演推特里插入的那個詞——“崩潰”的美國時才最有效果。相對于片中對美國系統(tǒng)性危機的描述,具體的生存威脅只能算小問題了。
《不要抬頭》劇照(來源:網飛)
我想,這就是該片被關注的最大原因,即使不喜歡它的人也會談談它。因為它打開了《火線》和《黑道家族》以來,關于美國衰落的最廣泛視角之一。
然而,很多批評者認為本片總的來說失敗了,我也這么看。因為它充滿了指責所有人的沖動,從電視新聞到社交媒體,同時又想傳遞“相信科學”的信息,這兩者存在矛盾。后者確保它對專家階層、學術和工業(yè)綜合體的諷刺是最溫和的。它的情節(jié)最終聚焦一位民粹主義總統(tǒng)的糟糕決定,從而放棄了系統(tǒng)性的批評,換成了意識形態(tài)攻擊。
該片有對衰落的全面描繪,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在此基礎上,我打算改改劇本。如果有人請我做該片顧問的話,這部片子可能會是這樣:
第一幕:業(yè)余天文愛好者檢查了一些望遠鏡拍下的照片,發(fā)現(xiàn)了這顆彗星。這些照片由政府收集,卻根本沒有檢查。這個發(fā)現(xiàn)被一些末日生存愛好者和科技公司的人炒作,而學術權威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推特對堅稱彗星即將撞擊地球的用戶進行審查。
第二幕:哈佛大學的一群天文學家證實了彗星的危險軌跡,突然間,媒體開始大肆宣傳這一威脅。但是,想連任的右翼民粹主義總統(tǒng)更愿意推遲應對,所以她力捧一位不知名的圣經學院天文學家,后者認為撞擊的可能性低于10%。
第三幕:抗議活動爆發(fā)并席卷全國,總統(tǒng)改變了政策,宣布進行大規(guī)模核打擊。然而,被媒體熱捧的美國宇航局負責人,卻堅持認為炸毀彗星會使碎片墜落并殺死太多人。他主張按照他此前論文的研究進行更有限的打擊,好讓彗星偏離軌道。??怂剐侣務u謗他,但主流媒體堅稱他的策略是科學,正經人都不應該反對。因此,美國嘗試了他的計劃,但完全失敗了,因為他的論文實際上是基于欺詐性實驗,從未在他的實驗室之外實現(xiàn)過。
第四幕:于是總統(tǒng)下令進行徹底的打擊,但也失敗了,因為大多數核武器都失效了,軍方沒有檢查自己的儲備庫,因為錢花在了雇傭TikTok網紅來招募Z世代入伍上。無奈之下,政府求助于一位馬斯克式的技術奇才,他的“大家伙”鉆頭有望將一枚彈頭送入彗星中心。不幸的是,他親自監(jiān)督這項任務,在他為推特上的爭吵分心時,任務出了致命的差錯。
第五幕:無路可走,美國的一部分人假裝彗星不會來,另一部分人加入了一個為白人父權制罪惡舉行大規(guī)模懺悔儀式的邪教組織。最后一刻,一組中國無人機升空迎接彗星,將其分解,其碎片落入太平洋,由中國的深海機器人打撈開采——但一批碎片“意外”擊中了美國大陸,打掉了美國的基礎設施,讓這個前世界超級大國陷入黑暗。
最后,片尾滾動的演職員表會用中文。我們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見。
(本文發(fā)表于2022年1月8日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諶海濱 
-
外國舞者突然“失聯(lián)”,中國導演驚了
2022-01-14 14:28 文化 -
西藏考古發(fā)現(xiàn)史前聚落遺址,距今約4000年
2022-01-13 14:44 考古 -
定檔大年初一
2022-01-13 10:38 -
湖南衛(wèi)視新節(jié)目官宣,《快樂大本營》沒了?
2021-12-29 18:16 -
靳東、劉昊然去的文工團,到底是啥?
2021-12-28 17:15 明星那點事兒 -
第十一次文代會港澳臺代表: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
2021-12-19 08:54 -
鄭淵潔:對三個商標維權32年未成功,將??锻挻笸酢啡S權
2021-12-16 09:11 -
甘肅武威吐谷渾王族墓葬:墓志刻有未能釋讀文字
2021-12-14 21:48 考古 -
抗美援朝中的“戰(zhàn)俘營奧運會”,姜文要拍?
2021-11-26 16:13 -
網信辦整治“飯圈”亂象:已清理負面有害信息40余萬條
2021-11-16 18:48 -
網民建議標識靖康之變宋欽宗陵墓,鄭州回應
2021-11-15 14:15 考古 -
風險已來,個人如何應對?專訪《灰犀牛2》譯者馮毅
2021-11-13 10:11 美國經濟 -
《天書奇譚》重映,是“炒冷飯”?
2021-11-05 20:07 -
《這!就是街舞》第四季總決賽終極狂歡落幕 王一博蟬聯(lián)冠軍隊長
2021-11-01 11:50 -
25歲女子假扮“大粉”詐騙,13名飯圈女孩損失超十萬
2021-10-26 11:09 -
畫“虛弱妝”,被緝毒警察盯上了
2021-10-20 15:33 -
河南衛(wèi)視傳統(tǒng)文化DNA又動了…
2021-10-14 15:42 -
中國反邪教,美國保護邪教,為什么?
2021-10-13 07:34 -
美國最高法院門楣為何有孔子像?
2021-09-26 13:36 文化 -
上海月亮憑什么爆紅?看了這臺晚會才明白
2021-09-22 18:36
相關推薦 -
“中國打樣后,印度突然硬氣了” 評論 139“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評論 88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評論 147“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評論 146“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國打了個樣”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這不是復古是犯罪”,德國取締一極右翼組織
-
“中國打樣后,印度突然硬氣了”
-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沙特對美投資6000億?“實際一半都不到”
-
印度還慶祝上了,全國大賀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轉,特朗普中東行大撒先進AI芯片
-
跟著特朗普去中東推銷星鏈,馬斯克賺大發(fā)了?
-
美國特務們的“噩夢”…
-
“好萊塢都是騙人的,真后悔…”
-
歐盟:中美邁出正確一步,但…
-
“英美貿易協(xié)議這項‘毒丸’條款,中方狠批”
-
眼瞅著中美談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間飛機別在釣魚島飛了,不要“刺激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