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使講壇| 黎巴嫩駐華大使米莉亞·賈布爾:殖民者用尺子劃分中東,卻無視民族與信仰的脈絡
編者按:黎巴嫩地處地中海盆地、阿拉伯半島與歐洲三大板塊的交匯要沖,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宗教結構,使之始終處于各大強國與地區(qū)勢力博弈的漩渦中心,成為各方競相施加影響力的戰(zhàn)略支點。
4月2日,人大重陽區(qū)域國別論壇之“大使講壇”邀請黎巴嫩駐華大使米莉亞·賈布爾訪問中國人民大學并發(fā)表演講,從歷史、政治、地緣三個維度介紹黎巴嫩以及中東地區(qū)復雜的地緣政治變化。人大重陽已授權觀察者網全文刊載。
黎巴嫩駐華大使米莉亞·賈布爾:
謝謝中國人民大學、謝謝王文教授的邀請和介紹。最近陸續(xù)有一些外交使節(jié)來人大重陽?區(qū)域國別論壇之“大使講壇”開講,給大家分享各自國家和區(qū)域的情況,介紹關于世界的一些相關重要問題。非常榮幸我能夠成為今天的演講嘉賓,也非常高興能夠見到這么多的人大的同學們。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希望同學們珍惜這段時光。今天,我將從歷史、政治、地緣三個維度介紹我的祖國黎巴嫩,并分析中東地區(qū)的復雜局勢。
一、引言
一講到黎巴嫩,大家想到更多的是戰(zhàn)爭。這不完全錯,也不完全對。中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地區(qū),我希望給大家解釋一下到底中東彼此之間是如何相互聯系在一起的。
黎巴嫩位于地中海黎凡特盆地,在阿拉伯半島和歐洲之間,毗鄰敘利亞與以色列,面積雖小,卻是西亞地緣政治的重要支點,處于各大國和地區(qū)勢力尋求影響力的利益交匯點。
我們的現代政治體系是實行議會制政府、單一制、多黨制的共和國。為了能夠維護黎巴嫩國內18個官方承認的宗教團體之間的平衡,我們于1943年達成了一項不成文的“國家公約”,它對于權力的分配如下:共和國總統始終由馬龍派基督徒擔任,總理由遜尼派穆斯林擔任,議會的議長來自什葉派穆斯林。這種體制在本質上決定了我國的政治格局通過宗教團體間的權力分配維系穩(wěn)定,但也導致解決經濟社會問題的決策效率受限。
在整個現代歷史中,地區(qū)沖突和內部緊張局勢都對黎巴嫩政治結構產生影響。如發(fā)生在1975年-1990年的黎巴嫩內戰(zhàn),1989年黎巴嫩沖突各派的領導人在沙特阿拉伯歷史名城塔伊夫簽署的《塔伊夫協定》,這些都深刻影響了黎巴嫩的政治。
黎巴嫩駐華大使米莉亞·賈布爾做客“大使講壇”
二、中東的地緣政治
黎巴嫩的歷史、宗教多樣性與政治制度,從根本上影響著黎巴嫩在中東地區(qū)的角色和國際關系。黎巴嫩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國內政治極易受到地區(qū)局勢波動的影響。若要理解黎巴嫩過往的苦難歷史,我們必須探究中東的復雜性。
中東歷來是帝國、殖民列強以及地區(qū)勢力爭奪的戰(zhàn)場,為該地區(qū)埋下了根深蒂固的沖突種子。殖民勢力隨意劃定的邊界忽視了民族、宗教和部落歸屬,往往播下了不和與不穩(wěn)定的種子。
例如,巴以沖突是中東地區(qū)最持久、最有爭議的歷史遺留問題。1948年以色列建國后,數十萬的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由此引發(fā)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沖突。沖突的主要特征為領土爭端、暴力事件、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以及與鄰國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互不信任,黎巴嫩也遭受波及。數十年的和平談判失敗之后,以色列在被占領區(qū)擴建定居點的行為引發(fā)巴勒斯坦人的強烈不滿,使得這場沖突長期存在,加劇了緊張局勢,阻礙了和平與和解的前景。
傳統上,美國與歐洲國家主導了中東的政治和經濟以及安全格局。但隨著中國逐漸成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大國,以及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三十年衰落后又重新崛起,兩者無疑改變了地緣政治動態(tài),重塑了聯盟、利益和權力格局。俄羅斯與中東的歷史聯系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其特點是文化、外交和經濟交流。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近期也加強了在中東地區(qū)的一些參與,并將中東地區(qū)視為中國重要的經濟機遇。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了與中東的經貿往來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此外,中國還推動沙特-伊朗和解、巴勒斯坦內部團結,進行了中俄伊北京會晤等外交努力,一系列外交舉措增強了中國在中東地區(qū)的影響力,促進該地區(qū)穩(wěn)定。
近幾十年來,中東深陷沖突、內戰(zhàn)、恐怖主義、人口流離失所等社會經濟挑戰(zhàn)?!鞍⒗骸薄O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崛起、核武器擴散等事件都加劇了中東地區(qū)的動蕩,嚴重威脅地區(qū)安全和全球穩(wěn)定。
2023年10月以來,中東地區(qū)發(fā)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包括加沙沖突再次爆發(fā)——這標志著該地區(qū)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以色列對加沙持續(xù)的軍事行為被廣泛描述為“系統性暴力”,甚至被部分國際觀察者稱為“種族滅絕戰(zhàn)爭”。與此同時,在黎巴嫩南部,以色列無視?;饏f議,持續(xù)進行軍事行動,并以犧牲敘利亞領土為代價進行非法擴張,這些行為都助長了以色列對于本應是各國主權和平與安全的保障的國際法的侵蝕。
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出現重塑,最顯著的趨勢之一就是一些聯盟和伙伴關系方面的重新調整。美、歐等傳統大國影響力的相對削弱,而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新興力量中心加速崛起,這些都使地區(qū)大國平衡更加復雜。
2024年11月,以色列對黎巴嫩發(fā)動恐襲
三、黎巴嫩的困境與轉機
自2019年以來,黎巴嫩遭受了政治、人道主義、金融、經濟等方面的多重危機考驗,堪稱“近百年現代史上最黑暗的時刻之一”。2010年開始的“阿拉伯之春”,加之從2011年敘利亞危機開始,陸續(xù)有150多萬敘利亞難民涌入黎巴嫩,使得黎巴嫩的處境更加艱難。
當前黎巴嫩國內正面臨著嚴峻的金融、社會經濟和政治挑戰(zhàn),我們急需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這場廣泛席卷中東的變革加劇了中東內部的斗爭。因此,有必要達成新的共識,使得黎巴嫩的未來與不斷變化的地區(qū)格局相契合。
2023年10月后,以色列對黎巴嫩的持續(xù)攻擊已造成數千人傷亡、基礎設施被毀、很多村莊被夷為平地,本就非常嚴峻的政治經濟和人道主義的危機雪上加霜。但是,也有一些好消息,2025年初,經歷了兩年多的總統空缺之后,黎巴嫩軍隊總司令約瑟夫·奧恩就任總統,為恢復基于團結的國家治理模式提供了契機。當前,黎巴嫩的關鍵任務是呼吁各方落實和全面執(zhí)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以及以色列和黎巴嫩最近簽署的停火協議。在這樣兩份文件基礎上,我們能夠解散民兵組織,并確保在新總統領導之下,通過新組建的武裝部隊實現對國家安全的保障。
在過去一年半以來,黎巴嫩經歷了一系列權力結構的重大調整,到現在為止有了一些積極變化。例如,我們和以色列簽署了?;饏f議,同時在黎巴嫩南部以及沿岸地區(qū)實現了權力的變更。
當前,黎巴嫩仍深陷復雜的不確定性中,包括后阿薩德時代的敘利亞、伊朗與以色列持續(xù)敵對的狀態(tài)、加沙戰(zhàn)爭、西岸土地掠奪問題、胡塞武裝的激進活動和美國新一屆政府的不可預測性等,所有這些變量都將重塑未來中東地區(qū)的地緣政治走向。
在更廣泛的地區(qū)層面,今天中東面臨許多不確定性。例如,2023年10月7日開始的加沙沖突和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崩潰,標志著敘利亞局勢進入轉折點。這種變化進一步改變了中東地區(qū)的格局,權力真空促使鄰國(如土耳其、伊朗)和大國(如俄羅斯、美國)重新評估戰(zhàn)略和聯盟,爭奪地區(qū)影響力。中東地區(qū)的重塑結果充滿不可預測性。在過去一年中,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一些暗戰(zhàn)也直接導致了國與國之間的對抗,使得中東地區(qū)陷入更高程度的不可預測性和危險之中。
四、中東的未來:危機中的機遇
展望2025年,中東地區(qū)最棘手的動態(tài)之一,是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敵對關系進一步的升級,這種對抗若失控,或將牽動其他大國卷入其中。
我們仍然有一些機會終結所有挑戰(zhàn),中東的危機具有多面性、歷史根深蒂固性及復雜的相互關聯性,因此這些危機很難通過快速和簡單的方法來應對。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采取的是包容性治理的方法,即通過對話推動和解,并解決社會經濟差距這一矛盾。對于建設一個更加和平和穩(wěn)定的中東而言,國際合作、外交以及對于國家主權和自治權力的尊重至關重要。盡管現在黎巴嫩面臨著非常艱巨的挑戰(zhàn),但追求和平與正義仍然勢在必行,這也是為了中東地區(qū)乃至全世界的福祉。
巴以沖突的核心問題也不可忽視,阿以沖突(阿拉伯國家—以色列沖突)仍是中東地區(qū)穩(wěn)定、安全、和平面對的非常大的挑戰(zhàn)。對這個地區(qū)內外都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最后,我們要從現實中找到未來發(fā)展的道路,需要我們更好地理解中東地區(qū)的情況、歷史以及多重因素。我們要實現中東地區(qū)更和平、穩(wěn)定、繁榮的目標,為當下和我們子孫后代塑造未來,就需要重塑該地區(qū)的地緣政治,讓地區(qū)和全世界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中國長期以來堅持通過領導力、政治意愿、對話、和解和相互認可的堅定承諾,來推動解決包括領土、爭端、難民的權利、安全的關切等沖突的根源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們期待中國更多積極地投入和參與,助力解決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帶著石破茂的親筆信,他來中國了
2025-04-22 16:34 中日關系 -
斗爭升級!哈佛大學起訴特朗普政府
2025-04-22 16:25 美國一夢 -
日本炒作中國社會治安形勢不佳,中方:嚴正交涉
2025-04-22 16:14 中日關系 -
外媒緊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國,特朗普恐難如愿
2025-04-22 15:5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外交部:對等反制
2025-04-22 15:54 -
外交部:中方于近日派出?;鸨O(jiān)督組,監(jiān)督緬軍和果敢同盟軍?;?/a>
2025-04-22 15:52 緬甸局勢 -
教皇方濟各去世,外交部回應
2025-04-22 15:47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2025-04-22 15:29 美國一夢 -
挑釁!英軍高官:臺海問題,準備好了
2025-04-22 15:29 不列顛 -
特朗普稱未來三天公布俄烏和平方案,美媒曝細節(jié)
2025-04-22 15:26 烏克蘭之殤 -
石破茂再發(fā)狠:不打算唯命是從
2025-04-22 15:19 日本首相 -
誰將繼任教皇?
2025-04-22 15:13 -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將訪華
2025-04-22 15:12 -
美國試圖在俄中之間“打楔子”,我駐俄大使回應
2025-04-22 15:04 中俄關系 -
林毅夫:中美“完全脫鉤”可能性不大
2025-04-22 15:01 中美關系 -
王毅:跟東南亞達成共識,對美國說不
2025-04-22 13:47 中國外交 -
最高竟達3500%!劍指中企,美國又動手了
2025-04-22 13:23 中美關系 -
“美國自毀前程,中國肯定樂壞了”
2025-04-22 11:38 中美關系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將損害蘋果和英偉達”
2025-04-22 11:1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朗普再次抨擊鮑威爾:美國幾乎沒有通脹,他總是降息太遲
2025-04-22 10:1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54“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31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389“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的破局時刻 評論 127“印巴沖突是敘事之戰(zhàn),中國裝備重要性凸顯” 評論 205最新聞 Hot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稀土協議
-
特朗普祝賀:歷史性時刻,美國的莫大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