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元海:不吃中國食品,日本人還指望吃啥?
關鍵字: 日本中國食品中國食材工業(yè)化痛痛病水俁病JAS法規(guī)食品安全
作為后發(fā)工業(yè)化國家的日本,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xiàn)較之歐美國家要晚。早期的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工業(yè)污水對農業(yè)和漁業(yè)水源的污染?,F(xiàn)在已知最早的食品安全案例是1910年發(fā)生在富山縣神流川流域的“痛痛病”。當時,在這一區(qū)域的居民中大量出現(xiàn)了原因不明的“骨疼病”。癥狀嚴重的患者骨質變得非常脆弱,略微受一點力便會造成骨折(往往是一蓋被子就腿斷骨折)。在日后被視為日本現(xiàn)代四大公害事件之一的痛痛病”,其真相在很長一段事件內卻不為人知?!巴赐床 钡脑獌词侨饘偕駥I(yè)開采銅礦時隨意排放的富含鉛、鎘等重金屬的工業(yè)廢水。這些未經處理的廢水污染了整個神流川流域的地表水源和淺層地下水源。該流域的居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被重金屬污染的水源澆灌的有毒大米和蔬菜,導致了“痛痛病”的大面積蔓延。盡管日本政府很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直到1971年日本最高法院裁定三井的法律責任之前,沒有任何一屆日本政府認真地解決過這個問題。
日本的食品安全問題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談起。戰(zhàn)敗之后,由于糧食供應的極度緊張,日本長年實施了糧食配給制度(名義上持續(xù)到1982年)??墒牵趹?zhàn)后的頭幾年中,配給糧出現(xiàn)的各種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其中,尤以1951年發(fā)生的產自緬甸的配給米中三分之一發(fā)生霉變的“黃變米事件”的負面影響最大。迫于民意日本政府在1950年代初推出了以規(guī)范和約束食品生產廠商為目的的《日本農林規(guī)格》、即JAS法規(guī)。法規(guī)出臺之后,只有符合其規(guī)定的生鮮與加工食品才被允許進入日本國內市場。
圖為戰(zhàn)后初期吃代用食品的日本人
盡管有了JAS法規(guī)的約束,日本的食品安全問題依然沒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不僅如此,在上世紀5、60年代,日本接連發(fā)生了數(shù)起后果和影響均十分惡劣的食品中毒事件。在1955年的“森永毒牛奶事件”中,森永乳業(yè)生產的含砷“毒牛奶”奪走了131名消費者的生命(中毒12159人)。1956年熊本縣的“水俁病”事件,由CHISSO化工廠排放的污水所造成的當?shù)亟t~類的污染,造成了157人死亡、968人中毒的慘禍。1965年,新澙縣昭和電廠排放的含汞污水引發(fā)的淡水魚污染,1968年的“含鎘食用油事件”均造成了數(shù)十人死亡,成百上千人中毒的后果。
除了這些有毒食品的惡性事件之外,當時類似用鯨肉或馬肉冒充牛肉的假冒食品更是屢見不鮮。1968年,日本出臺《消費者基本保護法》,70年代后,日本各地開始紛紛設立消費者生活中心。至此,日本的食品安全問題略有改善,但惡性食品安全問題依然時有發(fā)生。
日本政府內部一直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優(yōu)先考慮食品生產企業(yè)的行政理念。以上述的JAS法規(guī)為例,在2000年前,農林水產省對于違規(guī)的食品生產和加工企業(yè)一直采取“行政指導整改”和“不公開批評”的基本方針。也就是說,為了保證企業(yè)的利益,農林水產省不向社會公開違規(guī)企業(yè)的信息。在這種“護犢子”心態(tài)的左右下,JAS法規(guī)在出臺后幾十年間基本無效。
直到近年,農林水產省的官僚們依然沒有改變這種心態(tài),例如,前農林水產相太田誠一就曾經發(fā)表過“日本國內的食品其實沒什么問題的啦,只不過消費者們大驚小怪,我只好管得再徹底些”。日本政府遲至2003年方才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建立直屬內閣的食品安全委員會(與之相對,我國在1996年既已制定相關的法律),同時確立了向社會公開違規(guī)違法食品企業(yè)信息的制度。
今天,根據(jù)修訂后的JAS法規(guī),在日本的超市和生鮮食品市場中出售的生鮮和加工食品都會明確標注“農藥殘留”、“原產地”和“添加成分”等等的產品信息。就普通日本國民的消費心理而言,除了部分農民特別青睞本鄉(xiāng)本土的食品之外,大部分的日本國民一般都認同“日本國產”和“大牌食品廠商”的食品讓人“吃得放心”的理念。但是,從上述案例可知,日本的“國產食品”乃至“大牌食品廠商”的“案底”并不令人滿意。但日本的媒體、食品企業(yè)和農民心照不宣,把矛頭指向進口食品,尤其是日本進口量最大的中國食品。在這股運動中,一個叫“農民運動全國聯(lián)合會”(簡稱“農民連”)的組織的活動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農民連”成立于1988年,其主要成員是日本全國各地的農業(yè)協(xié)會和農產品零售業(yè)者協(xié)會。最初成立的契機是在上世紀90年反對向美國開放日本大米市場的社運活動。但從2002年開始,這個組織開始將攻擊的矛頭直指中國農產品。其慣用的套路是,代表消費者向農林水產省檢舉中國農產品的各種超標和違規(guī)行為。為了獲得所謂的物證,這個組織還成立了自己的“農民食品分析中心”,對需要檢舉的中國農產品進行各種化驗和分析。
“農民連”在選定目標進行檢測之后,一方面將分析的結果公諸媒體,另一方面則會請求農林水產省對中國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和“轉基因農作物”等指標提出更高的要求。至于其目的是否真正是為了日本國民的食品安全,筆者借用“農民連”領軍人物石黑昌孝的話來加以說明,他在《食品安全的最前線》一書中,絲毫不加以掩飾地寫道:“對于這個食品自給率41%的國家來說,我一次次進行這樣枯燥的檢驗的目的,就是要減少違規(guī)進口的食品”。就這樣,為了保證日本農民的利益,中國的進口食品便成為可以被無情攻擊的替罪羊。在“農民連”這樣代表農民既得利益的團體和反華意識日漸濃厚的媒體的運作下,如今的日本社會對進口中國食品的目光恐怕只會越變越嚴厲。
近年來中國食品出現(xiàn)問題的幾率已經降到了美國進口食品的四分之一,可當媒體煽動群情激奮的時候,又有幾個日本人會冷靜地考慮一下,中國食品的進口難道真得可以被停止么?像日本這樣老齡化超過20%、農村老齡化更甚于此的超老齡化社會當真還能實現(xiàn)食品的完全自給么? 況且,安倍政府實現(xiàn)消費稅增稅至10%的政策很快就要出臺,面對日益沉重的稅賦和一天天癟下的荷包。筆者不知道,不吃物美價廉的中國食品,日本普羅大眾們還指望著能吃啥呢?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評論 0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評論 418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159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66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98最新聞 Hot
-
“跟巴西建這條鐵路,中國非常感興趣”
-
巴基斯坦發(fā)起“銅墻鐵壁”行動:已打擊20多處印度軍事設施
-
克宮回應:支持30天?;穑猛咨瓢才拧凹毠?jié)問題”
-
特朗普:鮑威爾不愛我
-
“講真,印巴打仗我們管不著”
-
普京:welcome,盧卡申科:現(xiàn)在都用英語了?
-
X平臺: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個當?shù)刭~戶,否則重罰
-
4月中國對東盟出口激增20.8%,美媒驚了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