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燕婷:伊朗總統(tǒng)萊希墜機可能影響接班,但難改伊朗保守化與“向東看”
【文/劉燕婷】
5月19日,一架載有伊朗總統(tǒng)萊希(Ebrahim Raisi)、外長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的直升機,在伊朗東阿塞拜疆?。‥ast Azerbaijan)“硬著陸”(hard landing),同機還有東阿塞拜疆省長馬利克·拉赫馬蒂(Malek Rahmati)、伊朗最高領袖駐東阿塞拜疆代表阿亞圖拉·穆罕默德·阿里·阿勒哈謝姆(Ayatollah Mohammad Ali Ale-Hashem)。
雖說事件發(fā)生后,伊朗軍隊、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IRGC)、伊朗紅新月會迅速動員,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拉克、卡塔爾、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歐盟委員會也協(xié)助搜救,但大雨大霧的惡劣天氣嚴重干擾救援。伊朗法爾斯通訊社(FARS)雖在事件后公開呼吁民眾為萊希祈禱,但隨著搜救隊發(fā)現(xiàn)直升機殘骸,伊朗媒體最終還是官宣了萊希死訊。
2024年5月20日,土耳其無人機曾在事故區(qū)域檢測到一個熱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為穩(wěn)定局勢,高齡85歲的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公開喊話,“伊朗人民不必擔心或憂慮,國家工作不會受到干擾”,德黑蘭檢察官辦公室則發(fā)出聲明,稱已警告部分“擾亂公眾心情、發(fā)布虛假新聞”的人士。伊朗第一副總統(tǒng)穆罕默德·穆赫巴爾(Muhammad Mukhbar)也準備暫代總統(tǒng)職責,同時成立臨時總統(tǒng)委員會(由議長、司法部長、第一副總統(tǒng)組成),預計在50天內舉行新選舉。
但即便伊朗官方極力維穩(wěn),此次事故還是一次各方缺乏預期的突發(fā)事件,再加上伊朗近期高調介入以巴沖突,不僅調動黎巴嫩真主黨、胡塞武裝、伊拉克親伊朗民兵發(fā)動攻勢,還一度與以色列互射導彈,如今突發(fā)總統(tǒng)墜機事故,當然引爆了“伊朗被滲透”、“以色列下毒手”等各種陰謀猜想。
不過各方最關注的,或許還是德黑蘭即便痛苦、也必須面對的問題:萊希的不幸墜機,會讓伊朗走向何方?
伊朗第一副總統(tǒng)穆罕默德·穆赫巴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萊希的政治角色
首先是內政,萊希的逝世將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后哈梅內伊時代”的政治布局,包括培養(yǎng)一支結合技術官僚、神職人員、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的保守派接班團隊,以及萊希本人作為哈梅內伊接班人的潛在可能。
從個人政治歷練來看,現(xiàn)年63歲的萊希過去主要耕耘司法系統(tǒng),例如擔任德黑蘭檢察官、伊朗副首席法官(2004-2014年)、伊朗總檢察長(2014-2016年)和伊朗首席大法官(2019-2021年)。2017年,萊希曾代表保守派“伊斯蘭革命力量人民陣線”競選總統(tǒng),但以38.3%對57%的得票率輸給溫和派的魯哈尼(Hassan Rouhani)。2021年,二度挑戰(zhàn)總統(tǒng)的萊希終于以61.9%的得票率獲勝,只不過這次勝選明顯來自哈梅內伊“欽定”,方式就是利用最高領袖能夠影響的“憲法監(jiān)護委員會”。
在架構設計上,憲法監(jiān)護委員會由12人組成,而最高領袖有權任命其中6位。這個組織不僅審查議會法案“是否違反革命精神”,也審查候選人的選舉資格,同時負責解釋憲法,基本上可以視作“憲法層級的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任務就是捍衛(wèi)1979年的革命成果,以及貫徹最高領袖的政治與宗教意志。
已故伊朗總統(tǒng)萊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以2021年伊朗總統(tǒng)大選為例,憲法監(jiān)護委員會先后取消了600多位申請人的參選資格,包括立場保守、出身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的阿里·拉里賈尼(Ali Larijani)。最終,憲法監(jiān)護委員會雖批準7位候選人參選,卻有3人在選前幾天“自行退出”,所以最后只剩4人競選。
萊希雖然勝出,卻有不少伊朗民眾對于“被操控的選舉”意興闌珊,這場大選因此創(chuàng)下伊斯蘭共和國史上最低投票率(48.48%),空白票、無效票和丟失選票的比例同樣來到史上新高(13%)。
而正因憲法監(jiān)護委員會明顯主導了總統(tǒng)大選、一路為萊希披荊斬棘,所以有不少分析認為,哈梅內伊不僅屬意萊希擔任總統(tǒng),也有意讓萊希接班最高領袖,這才如此大刀闊斧剔除“不適任人選”,以確保萊希能在接任最高領袖前,先有總統(tǒng)的政治歷練,正如哈梅內伊1989年接任最高領袖前,也曾在1981年至1989年擔任伊朗總統(tǒng)。當然,“接班哈梅內伊”的猜測不易證實,如今看來也永遠無法證實,但萊希確實是哈梅內伊屬意的總統(tǒng),這是板上釘釘?shù)默F(xiàn)實。
再從伊朗本土政治脈絡來看,萊希的崛起,關鍵還是其背后的保守派勢力復起,且哈梅內伊顯然希望延續(xù)這一態(tài)勢,來對過去的改革派勢大進行“撥亂反正”,就像前任領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也在1989年取消主張改革的蒙塔澤里(Hussein-Ali Montazeri)的接班資格、轉而提拔哈梅內伊,目的同樣是要確保伊斯蘭革命路線的延續(xù)。
而萊希上任后,確實也在各領域提拔保守派精英,尤其重點任命立場親保守派的專業(yè)技術官僚,來打造官僚、神職人員、革命衛(wèi)隊并肩的保守派接班梯隊。
例如外交副部長阿里·巴蓋里·卡尼(Ali Bagheri Kani)就被指派負責《伊朗核協(xié)議》(JCPOA)談判,萊希也任命了經濟部長埃桑·坎多茲(Ehsan Khandoozi)、合作社和勞工和社會福利部部長霍賈圖拉·阿卜杜勒馬勒基(Hojjatollah Abdolmaleki)、伊朗副總統(tǒng)行政及招聘事務組織負責人梅薩姆·拉蒂菲(Meysam Latifi)、伊朗國家廣播局局長佩曼·杰貝利(Peyman Jebelli)、伊朗央行行長阿里·薩勒哈巴迪(Ali Salehabadi)。
當然,由于伊朗經濟情勢嚴峻、政府派系斗爭劇烈,這些新崛起的保守派精英沒能全數(shù)幸存,例如合作社、勞工和社會福利部部長霍賈圖拉·阿卜杜勒馬勒基就在2022年6月下臺。不過萊希的人事工程還是揭露了一個重要趨勢:意識形態(tài)技術官僚的崛起。
過去魯哈尼執(zhí)政時期,伊朗技術官僚被視作國家的“非意識形態(tài)”分支,與神職人員、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形成對比,前者視后者為意識形態(tài)狂熱分子,后者則懷疑前者心向西方、不支持國家的伊斯蘭革命立場。
2024年5月19日,伊朗德黑蘭,伊朗人為總統(tǒng)易卜拉欣·萊希和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祈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萊希就職后的一系列人事安排顯示,總統(tǒng)希望安排具有“意識形態(tài)忠誠”的技術官僚進入團結,來彌合前述內部分歧,同時打造神職人員、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意識形態(tài)技術官僚間的“三方聯(lián)盟”,來最大程度支撐“后哈梅內伊時代”的政經秩序,既為最高領袖的逝世做準備,也確保1979年后的伊斯蘭革命路線不受推翻。
所以也可以發(fā)現(xiàn),萊希上臺后不僅在外交、經濟場域任命保守派官員,也在內政上強化了伊斯蘭教法的實踐,例如對愈發(fā)寬松的婦女頭巾進行“矯正”,宣布女性公務員若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不符合伊斯蘭法律”的照片,將會面臨解雇;非公務員婦女在網(wǎng)路上發(fā)布不帶頭巾的照片,也將被“排除在某些社會權利外一年”;伊朗也開始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識別不確實遵守頭巾法的女性;宗教警察取締寬松頭巾的力道也加大許多,“阿米尼之死”便是這一脈絡的產物,結果引爆了2022年的頭巾示威。
無論如何,萊希上臺后的伊朗,確實照著哈梅內伊希望的,與魯哈尼時代形成社會氛圍的區(qū)隔,也促成了一波保守派官僚崛起,革命衛(wèi)隊的角色更是愈發(fā)活躍,這點從這次伊朗高調動員“抵抗軸心”、策應加沙戰(zhàn)爭就能看出。整體來說,萊希不僅是哈梅內伊的可能接班人,也是近年伊朗保守派壓制改革派的時代注腳,如今一朝猝逝,確實會對哈梅內伊的政治布局形成沖擊。
- 原標題:劉燕婷:伊朗總統(tǒng)萊希墜機可能影響接班,但難改伊朗保守化與向東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中國之行,美好而難忘”
2024-05-21 08:30 俄羅斯之聲 -
伊朗副總統(tǒng)公布萊希葬禮安排
2024-05-21 08:10 -
美方稱伊朗罕見請求援助,“但因后勤原因無法提供”
2024-05-21 08:10 伊朗局勢 -
看到安理會默哀,他又發(fā)飆了
2024-05-21 07:44 伊朗局勢 -
“中吉烏鐵路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希望三國早日啟動建設”
2024-05-21 07:14 中國外交 -
馬朝旭同伊朗代理外長通電話:中國人民同伊朗人民堅定站在一起
2024-05-21 07:11 中國外交 -
-
伊朗定于6月28日舉行總統(tǒng)選舉
2024-05-21 06:52 伊朗局勢 -
-
“內塔尼亞胡多次阻止以情報人員會見美國官員”
2024-05-20 23:02 巴以恩仇錄 -
我使館: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臺灣問題上越線挑釁搞政治操弄
2024-05-20 22:40 兩岸關系 -
伊朗總統(tǒng)葬禮明日將在大不里士舉行
2024-05-20 22:10 伊朗局勢 -
-
伊朗前外長:萊希遇空難與美國長期制裁有關
2024-05-20 21:45 -
陸慷已任中聯(lián)部副部長
2024-05-20 21:43 高層人事 -
王毅:普京在勝選后講話中特別強調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方高度贊賞
2024-05-20 21:15 中國外交 -
“涉嫌戰(zhàn)爭罪”!內塔尼亞胡等被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申請逮捕令
2024-05-20 21:00 巴以恩仇錄 -
涉金融、稅收、海關和投融資等,中沙舉行財金分委會第三次會議
2024-05-20 20:53 -
伊朗官方通訊社稱萊希直升機事故系“技術故障”
2024-05-20 20:34 伊朗局勢 -
阿塞拜疆總統(tǒng)悼念萊希,事故當天兩人曾共同出席活動
2024-05-20 20:12
相關推薦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評論 98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57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86“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90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407最新聞 Hot
-
真急了!“請求中國取消限制”
-
嚴管執(zhí)行!中方再出手,美媒發(fā)愁
-
俄副總理: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談判取得進展
-
“歐洲在華企業(yè)偷著樂:機會來了”
-
歐盟多國大停電,“我們需要中國技術”
-
普京閱兵式演講,特別提到中國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