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雨子:《白雪公主》撲街,因迪士尼的“政治正確”藏著三種“不正確”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聆雨子】
真人版《白雪公主》上映一周,市場收益與風評雙雙慘淡:
首周末北美市場僅售得4300萬美元,創(chuàng)下經典動畫翻拍史上最低紀錄;主流評分網站IMDb僅得1.6分,成為迪士尼改編電影中口碑最差作品;在中國內地,它首周640萬人民幣的票房也全不足觀,當前豆瓣平臺評分已跌至4分,更是與這個童話在幾代人心中的地位烙印形成鮮明反差。
《白雪公主》真人版電影在IMDb僅獲得1.6分
《白雪公主》真人版電影在豆瓣僅獲得4分
考慮到它是迪士尼投資2.5億美元、全力宣發(fā)推介的2025年最重頭項目,也是國內春季檔的電影空窗期里最值得關注的一部進口片,此番黯然現(xiàn)狀,愈發(fā)讓人唏噓。
當然,比唏噓更重要的,肯定是思考與剖析。
失落的“歷史正確”
迪士尼近年的動畫真人版經典翻拍,確已屢戰(zhàn)屢敗,但這回落差尤為劇烈、打擊尤為沉重。因為“災難集群”里添上的,是理論上名氣最大、“經典”程度最高的那個。
1937年,正是迪士尼制作出首個版本的《白雪公主》,享譽全球,讓人類擁有了第一部長篇動畫,讓億萬觀眾在全新的視覺體驗和媒介奇景面前,如癡如醉。
為這部意義非凡的開創(chuàng)性作品,第十一屆奧斯卡甚至專門為其制作了特殊獎杯:一座全比例小金人和七座大小遞減的小金人,象征著“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造型。
有趣的是,在輝煌的起點上,它就與中國產生過莫大淵源。
1938年《白雪公主》被引入上海,獲得空前熱度:連續(xù)兩月滿場,放映持續(xù)近一年,票價翻到兩倍,創(chuàng)下當年最高紀錄。
也就是在這個范本的鼓舞啟迪下,新華聯(lián)合影業(yè)公司決定成立卡通部、制作自己的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承擔該任務的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大鬧天宮》導演萬籟鳴、萬古蟾兄弟。
《鐵扇公主》1941年底完成,開啟中國動畫藝術序幕,成為亞洲第一部、世界第四部長篇動畫,反響熱烈,一票難求。歐洲媒體甚至發(fā)表評價說:東西方兩位“公主”,在動畫舞臺交相輝映。
萬氏兄弟執(zhí)導的《鐵扇公主》
日本現(xiàn)代動漫鼻祖、“鐵臂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蟲先生,看了《鐵扇公主》后深為所動,方才立志放棄學醫(yī)、改為從事動畫創(chuàng)作。
回溯這段往事,再看今昔,《白雪公主》在中國的乏人問津,面對的恰是《哪吒2》的高歌猛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真正的攻守易勢。
這背后,是迪士尼,是整個好萊塢,乃至是整個歐美商業(yè)電影文化,在大方向上日益陷入的失措。
這失措,除去固步自封吃老本,更明顯也更嚴重的體現(xiàn),即為大家頻繁吐槽的四個字:政治正確。
因為“政治正確”,卡司陣容必須兼顧和突出少數(shù)族裔與有色人種,所以選擇拉丁裔演員瑞秋·齊格勒出演白雪公主,選擇猶太裔的蓋爾?加朵出演反一號。后者的以色列身份所引發(fā)的巴以問題相關爭論,給片方平添了許多不必要麻煩。前者的膚色則與普通人心目中、記憶中的白雪公主差得太遠,為自圓其說,編劇不惜篡改核心設定,把“白雪”二字來源,從“肌膚潔白若雪”置換為“風雪中的幸存者”,以至網友們群嘲說,電影該更名作“暴雪公主”。
因為“政治正確”,新版白雪公主必須是一個覺醒的獨立女性、擁有自己的成長動機、遠離對男性的依賴,于是,幾乎作為童話必備元素的“王子”和愛情戲,被刪除殆盡,男主角純工具人化,設定為等待公主救贖的綠林怪盜,其存在感極為莫名其妙。
因為“政治正確”,須破除“服美役”的物化女性誤區(qū),故事最膾炙人口的場景——魔鏡對“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的評判標準,調整成一句特別雞湯的“內在美”,以至于王后幾乎徹底失去了對付白雪的行為動機,二人之間的關系,淪為特別膚淺的嫉妒大戰(zhàn)。
因為“政治正確”,讓存在生理缺陷的角色出鏡等同于“消費他人的苦難”,七個小矮人被使用計算機CG制作,效果堪比劣質網游,而好萊塢一眾侏儒演員更是不買賬不領情,控訴此做法剝奪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凡此種種,都讓人哭笑不得:病態(tài)苛求“政治正確”所引發(fā)的蝴蝶效應般的癥候,正撕開迪士尼最后的遮羞布。
圖自《白雪公主》真人版電影……
跑偏的“追捧正確”
其實,迪士尼的“政治正確”進化史其來有自,絕非一朝一夕的猝然走火入魔。
單從它最具代表性的“公主形象”演變就可看出:
若說20世紀前半葉,白雪公主與灰姑娘們還持守著最傳統(tǒng)的美麗溫柔人設,造型也無一例外是金發(fā)碧眼的芭比娃娃模式,那么到90年代,迪士尼的女主角已經開始發(fā)生由內而外的顯著裂變。
1992年《阿拉丁神燈》里的茉莉是阿拉伯人,1995年《風中奇緣》里的寶嘉康蒂是印第安人,1998年《花木蘭》里的木蘭則是咱們中國人。到2009年《公主與青蛙》里,更是出現(xiàn)了第一位黑人公主蒂安娜,聯(lián)系時事不難發(fā)現(xiàn),那剛好是奧巴馬當選總統(tǒng)之年。
除去族群歸屬,上述女主們更在性格上日益呈現(xiàn)美式平民文化的氣質,更像青春叛逆期里,個性十足的現(xiàn)代女孩:不再待字閨中,開始主動出擊尋找夢想與愛情。
到了2013年名滿天下的《冰雪奇緣》,則連“愛情”也不用找了:在姐妹情而非男女情支撐的主線上,王子已成了要齊心協(xié)力去克服的分心干擾項——最后,安娜加冕為女王,艾莎進階為女神,她們理直氣壯地擁有著權力和神力,也理直氣壯地不需要戀愛和婚姻——在第二部中,她們還找到了自己母系的淵源,注意,是母系而不是父系,她們的能力、天賦,都只和上一代女性有關。
你瞧,種族平權、性別平權,迪士尼就這樣在雙重正確的道路上發(fā)足狂奔。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對話《黃雀》編劇:不會美化罪犯,創(chuàng)作應有底線
2025-03-31 08:23 新潮觀魚 -
英軍戰(zhàn)俘后人:終于明白父親為何不讓買日貨
2025-03-19 15:23 新潮觀魚 -
斯內普也變黑人了?那他被霸凌的情節(jié)……
2025-03-17 11:30 新潮觀魚 -
花14億,他還是救不了韓國人的科幻夢
2025-03-15 14:39 新潮觀魚 -
春季檔期能靠“她們”盤活嗎?
2025-03-07 13:35 新潮觀魚 -
毒梟、變性、出軌、同性戀…要素拉滿的《艾米莉亞·佩雷斯》和奧斯卡
2025-03-06 14:14 -
《生息之地》柏林電影節(jié)獲獎,為什么又是農村片?
2025-02-26 15:40 新潮觀魚 -
哪吒“出海踏路”,好萊塢發(fā)行壟斷如何破?
2025-02-20 20:30 新潮觀魚 -
對話陳思誠:這一次,我想撕開“文明”的虛偽
2025-02-18 14:31 新潮觀魚 -
《哪吒2》破百億了,我們都參與了這個大項目!
2025-02-12 19:35 新潮觀魚 -
這是演技綜藝還是“劣跡演員洗白大會”?
2025-02-12 12:36 新潮觀魚 -
《哪吒2》《唐探1900》都在諷刺它?
2025-02-07 14:59 新潮觀魚 -
我想拍中式超級英雄,但……
2025-01-27 08:22 新潮觀魚 -
訪談︱浦嘉騏、林黎:勿使前輩之遺珍失之我手、勿使國術之精神失于我身——趙堡太極拳的文化傳承
2025-01-23 20:59 -
被指“抄襲”的《漂白》為啥那么“硬氣”?
2025-01-23 19:42 新潮觀魚 -
《漂白》陷“漂白”爭議,影視行業(yè)成“洗稿重災區(qū)”?
2025-01-21 22:11 新潮觀魚 -
“原來他們精神狀態(tài)領先好多年……”
2025-01-20 09:56 新潮觀魚 -
據(jù)說,這是小紅書現(xiàn)狀……
2025-01-17 11:38 新潮觀魚 -
74歲空腹在高原狂奔找飯店,她震驚了年輕人
2025-01-15 12:05 新潮觀魚 -
連續(xù)爆……綜藝最大贏家是它?
2025-01-14 08:45 新潮觀魚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已經輸?shù)袅藢θA貿易戰(zhàn)”
-
“收到中方警告”,韓國業(yè)界:后果很嚴重
-
中企直說了:不會妥協(xié),現(xiàn)在是美國人沒的選
-
“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處”
-
“中國知道,特朗普何時會眨眼”
-
美財長不痛快:IMF和世界銀行,與中國走太近
-
“前220名持幣大戶可與總統(tǒng)共進晚餐”,特朗普幣飆升60%
-
六大重磅團體罕見聯(lián)名抗議,“特朗普考慮豁免中國汽車零件”
-
“臟話滿天飛”,馬斯克與貝森特被曝激烈爭吵
-
在中美之間二選一?韓國表態(tài)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來談吧,簽個“特殊協(xié)議”
-
又發(fā)癲!“沒了中國,英國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魯多說了,沒美國就沒加拿大
-
“就算加100%關稅,中國口罩也比美國貨便宜”
-
暴跌71%!馬斯克嘆氣:我勸過特朗普,聽不聽由他
-
12州聯(lián)合起訴:特朗普,收手吧
-